恋上你看书网

繁體版 簡體版
恋上你看书网 > 番外篇 > 第18章 喇叭團

第18章 喇叭團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小娃娃們得了喇叭玩具,也就剛開始覺得新鮮,後來發現除了能讓自己的聲音大一些,也沒什麼用處,就把新玩具給放到了一邊。

陳今慶幸,他們要麼人小要麼不知道得不多,不了解喇叭可以錄音和無限循環播放。

大人們默契地沒提醒他們,喇叭還有這個有趣的功能。

但是,即使他們沒發現這個有意思的功能,光他們喋喋不休的話,湊在一起,已經有堪比一個大喇叭的威力了。

國慶期間,西溪古鎮和古村是最熱鬧的時候,比起其他節假日都還要熱鬧。

畢竟就這幾天假期,出遠門有點趕,光是在市區逛又逛不了兩天,而近些年開發得如火如荼的西溪古鎮,就變成了榕市人在小假期時的最好去處。

古鎮和古村的本地人,腦子靈活點的都會做些小生意,一年就靠節假日人多掙錢都夠了。

腦子差一些的,把自家的房屋租出去,也能收回來一筆出租費,這裡門面的價格都能和市區裡的一些老街道門面比一比了。

但來的人多,也可能會出現人販子什麼的,沒大人牽着出門,這幫小的也不準出去亂跑。最多就在周圍幾家裡轉一轉。

周大嬸在這兒開了個水果收購點,可欣姨在這建了個酒店,陳五嬸家的陳家欣來古鎮開了個攝影店......大家都沒少往這邊跑。

橋東村的人又在這兒紮堆了。

陳今和沈百川跟着大舅去村長家裡時,身後跟了一串的娃。

尤其是同一班上學的那四個,學了幼兒園的那一套,排成一排,後面的扯着前面的衣擺,唱着幼兒園裡教的:“門前大橋下遊過一群鴨,快來數一數,二四六七八......”

禾禾說他們唱的調不對,努力想給他們糾正,但把自己給繞了進去,跟着跑調了而不自知。

津津和聰聰顧不上這幫小的,對通往村長家裡的一座小木橋特别感興趣,趴在木欄杆上往下看清澈見底的溪水。

俊俊這個大孩子,快步跑在前面,混到了大人堆裡,最喜歡挨着陳永安。

在俊俊看來,開公司的、當老師的、當醫生的大人,都沒開網吧的小叔厲害。

現在的小孩,都喜歡玩電腦。

俊俊上初中後,收到了小叔送的禮物——一台嶄新的、配置很高的電腦。

他立志以後要讀南大的計算機專業。

嗯,那極有可能要當三姑丈的學生。

俊俊一會兒找小叔聊開網吧的事,一會兒找三姑丈聊學計算機的事,自認為已經是個大人了,和後面叽叽喳喳的小娃娃們不一樣。

但他不想和小的玩,可小的喜歡挨着大孩子玩,沒一會兒,四個大孩子就被動地參與到四個小的遊戲裡。

個個都想和年紀最大的俊俊哥哥一夥,為了這個,又吵起來。

小喇叭得意道:“我最小,我和俊俊哥哥一夥。”

小荔枝不滿地哼了聲,道:“你最小,那你喊我哥哥,你喊哥哥我讓給你。”

“不要!我不和三水一夥。”小喇叭吐着舌頭做鬼臉,略略略地氣自己親哥,但是沒一會兒就被自己親哥追着喊她四水......

大舅背着手走前面的,聽到他們的吵鬧聲,回頭看了一眼,無奈地歎了聲氣,但眼裡明晃晃的全是笑意。

陳今下意識地要伸手去扶他,就被瞪了一眼,大舅不滿道:“我沒老到需要扶,明年還能多種一畝地。”

陳今:“......”

轉頭過去攙扶大舅媽,道:“我想扶大舅媽來着,你自己擋中間了。”

“哼!你就會氣人。還好小荔枝和小喇叭不像你。”大舅哼哼了兩聲,又笑呵呵地叫顧敏敏和林森走近些,和他們說家裡種的田去年收成如何。

津津最後被分到了和小荔枝一夥,身後多了條小尾巴,拉着小荔枝追上來,道:“大舅公,我暑假要過來玩。”

“好啊,你暑假過來,多玩一段時間,舅公帶你割稻谷。”

小荔枝立刻跟上,道:“哥哥,還有劃船摘大荷葉。荷花很好看,龍眼很好吃。暑假,哦,暑假就沒有荔枝了,你吃不到了......”

沒一會兒,其他三個小的紛紛抛棄自己的“大盟友”,跑過來和不常見面的津津表哥誇這裡的暑假多好。

連暑假下雪這麼離譜的話都能說出來,而且說得很認真,仿佛真有那麼一回事似的。

“真的!”小荔枝的大眼睛一眨不眨,十分認真地和津津再次說去年暑假下大雪了。

大人偷偷笑,決定不打破他們的想象。

陳今和沈百川小聲道:“六月飛雪,去年最冤的怕不是池塘裡的小魚小蝦?沒少被他們吃。”

眼尖的小荔枝看了過去,追着問媽媽和爸爸說什麼,是不是也在說去年的大雪。

陳今:“......”

去年暑假沒有大雪,但下了一場大雨,連着下了半個月。

村長陳光滿躺在在自家院門前的搖椅裡,晃晃悠悠的,收音機裡播着的節目,說的是南省方言。

小的那些從小都是學的普通話,方言也就聽得懂日常通用的幾句。陳今懷疑以後可能沒有年輕人說方言了。

見他們這一大家子浩浩蕩蕩地走近,村長眯着眼睛看了好一會兒,道:“文強,你們這一家夠熱鬧啊。”

尤其是現在的小一輩,差不多年紀的就好幾個,以後有得熱鬧了。

“哈哈,還成。孩子多了也吵。”大舅心口不一地道。

村長招呼他們自己進屋裡搬凳子出來坐,拄着拐杖進去翻找了好一會兒,拿了一籃子吃的出來,招呼幾個小的自己拿。

“謝謝村長爺爺。”拿到了吃的,一個比一個嘴甜。

他們幾個,算是生在了好時候,一出生就趕上了家裡的好日子,從小不愁吃不愁穿,吃飯都得考慮營養。

但家裡條件好,也沒讓他們嬌生慣養的,尤其是每次送到西溪古鎮這邊來,還帶着去幹點小活。

他們大人心大,孩子就不怎麼挑食,基本沒有忌口的,還要比賽吃東西。

看着就讓人有好胃口。

但是這個稱呼......

大舅笑着糾正道:“你們爸媽喊村長爺,你們得喊太公了。”

喊得都差輩了。

一個個地跟着改口喊太公,然後擠過來七嘴八舌地問村長家裡門口種的是什麼樹,還有前面的那一排花又是什麼花,他們沒見過。

簡直是行走的“十萬個為什麼”。

陳文豪開車過來的時候,見着自家老頭被一堆娃圍着,然後他家陳永涵的娃給提溜下去,讓她也跟着過去玩。

“文豪叔,難得你今天能休假啊。”

“再不休假還得了?我老骨頭都不用要了。”陳文豪笑着擺擺手,招呼二表哥幾個過來幫忙搬東西進去。

“還是你們家幾個好啊,放假了還有空過來陪老人。”

大舅生氣地瞪他,道:“什麼老人?我們幾個和你一輩,能差多少?”

文豪叔朗聲大笑,趕忙說自己說錯了話。

又道:“我這過一兩年也退休了,到時候咱們還有伴在這兒養老,挺好的。”

二舅道:“到年紀了該退就退,給年輕人騰位置,我們也多過幾天好日子。”

“你這也準備退了吧?”

“今年底就退了。”

二舅媽已經退休了,二舅打算也提前退了。到時候過來這兒住也好,有兄弟姐妹在這兒。或者去玫瑰園住也行,陳嘉也準備回來工作了。

大舅那輩的都在聊退休以後的事情,他們這輩的正在村長家門前的花圃這兒商量着這邊的下一步投資開發,還有一幫小的圍着村長叽裡咕噜地說話,時不時地發出哈哈哈的大笑聲。

如西下夕陽的、如正午烈日的、如初升朝陽的,這裡四代人,見證了一個世紀的發展。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