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家的地鐵上,龍秉月把安宴的聯系方式存入手機,又打開浏覽器,在搜索引擎上檢索他的名字,Jens Andersen。
第一條結果就是他本人的百科頁。
有百科,看來不簡單?但也不是沒可能是他自己創建的條目。
【……是丹麥電影攝影師,畢業于法國電影學院La Fémis攝影專業,其擔任攝影指導的作品曾入圍柏林、洛迦諾、馬賽等國際電影節。】
手指向上滑動屏幕,來到參與的作品列表。
五年職業生涯,兩部電影長片,七部短片,兩部電視劇的其中三集,五支MV。
挺高産,但是隔行如隔山,何況還是外國的。
對她來說,這些作品都太冷門了。
簡介裡沒有出生年月,但他科班出身,可以推斷最早的作品來自大學高年級。這麼看,現在應該25歲左右。
龍秉月心情有些複雜,不知道該覺得他年齡大還是小。
說他大吧,被她當作三十歲女人的伊莎貝拉有個這麼大的兒子,是夠驚人的;說他小吧,人家也确實是正青春。各有各的道理。
點左下角後退到搜索引擎,下面的結果是IMDb和幾個電影節網站。不用猜,點進去是作品介紹,他頂多出現個名字。
她失去了探究的興趣,按下标簽頁右上角的叉。
地鐵無人駕駛,她站在車頭,透過窗戶看到天空隻餘地平線盡頭的一絲光亮,疾駛的列車像在追趕那道光,追趕時間。
她也在追趕時間。
不對,應該說是被時間追趕。
學生公寓到期的時間,8天;下一次發工資的時間,23天;照目前進度現金用盡的時間,15天。
某甲方已經消失的時間,3天。
【戚老闆,打擾啦,我想确認一下酬勞支付情況~我們之前約定的是上周支付,但是我至今沒有收到,可以麻煩你告訴我一下進展嗎?謝謝!】
【Hello在嗎?看到了請回複,如果遇到困難也可以說一聲的。】
【有問題我們可以溝通,請不要玩消失。好嗎?好的。】
不好。
回看這三天給戚星宇發的微信,龍秉月的大拇指不自覺摁緊了手機屏幕,像是把屏幕當作甲方的臉一般。
虧她一開始還真情實感擔心過他會不會出事了。
誰知道昨天用他之前給的美國手機号找到了他的instagram,發現人家24小時内還更新了快拍呢。不過怕留下痕迹,她沒點進快拍看。
龍秉月的臉色沉了一沉。再擡頭,最後一絲陽光也沉入地下,夜幕徹底降臨。
踏着清冷的月色從列車下到地上二層的露天站台,猛然一陣夜風吹來。她緊了緊外套,逆着風出站下樓,往公寓的方向走。
風來得急去得也急,可是平息之後,仍覺額前有強風吹拂。
不知怎的,她腦中浮現了去年秋假去巴黎旅行時,在盧浮宮欣賞過的一幅油畫。
普呂東的《驅除罪惡的正義與複仇之神》。
圓月之下,罪犯掠奪錢财,飛在空中的正義和複仇女神緊追不放。
那時她手頭尚還寬裕,經得起短途跨國旅行,有閑心和耐心徜徉在美術館,聽語音導覽介紹畫作表達的思想:多行不義必自斃,公正的審判終會降臨。
然而在現實裡,女神不會乘風而來,幫她審判消失的甲方、讨回應得的報酬。
龍不是正義的化身嗎?她隻能自己做自己的女神。
-
時間不早,天也黑了,挨過漫長的一天等來期盼的夜晚,卻沒有苦盡甘來的實感。
伴随着鑰匙在鎖孔中轉動的咔嚓聲,龍秉月想,也許她不是期待黑夜,隻是想給白天一鍵加速。
喻琳留了客廳的燈,聽她卧室傳來的聲音,應該是在打遊戲,和她往常一樣。
龍秉月放下包後,先去冰箱拿牛奶——這裡牛奶量大便宜,而且很多留學生堅持喝後都再發育長高了——卻發現冰箱門上貼着一張紙條:“月月寶貝,我水果買多了,幫我解決一些!mua”
一時愣怔住。
深呼吸後才打開冰箱門,裡面琳琅滿目:香蕉、葡萄、西瓜、藍莓、車厘子……
買多?她除非天天打遊戲沒空吃飯隻吃水果,才能勉強稱得上沒買多。
天哪,該死,她必須趕快把錢要回來。
回到卧室,龍秉月從手腕上取下皮筋,快速地紮起頭發,進入戰鬥姿态。
她再度點進戚星宇的ins,尋找蛛絲馬迹。
這人是個美國留子,之前在留學群裡找人幫忙潤色英語論文,被同群的朋友順手轉發給了她。
他要得急、開價高,還預付10%,需要賺錢的她欣然接受。
不料高價竟是受氣費,前提還得是成功要到錢。
龍秉月把他發在ins上的内容拿到微博和小紅書搜索,通過一個小衆歌手的演出帖子成功鎖定到他的小紅書賬号。
和ins上同樣的合照,昵稱是個星星的表情符号。進到個人主頁,更加确定是他,每天記錄精彩生活,毫不設防的樣子。
她不禁自言自語道:真是搞笑,大家都是伴随着互聯網成長起來的Z世代,你在網上留下這麼多蹤迹和個人信息,還想欠錢裝死。
我,和家裡鬥智鬥勇的消失學十級專家龍秉月,馬上不就利用反向技能把你揪出來了嗎!
仔細看完戚星宇發的東西和底下互動,龍秉月做出判斷:他是一個愛慕虛榮的人,玩社交媒體不是為了變現,而是為了向朋友顯擺。
顯擺什麼?比如家境,比如成績。
他肯定害怕朋友知道,他英語學術寫作沒那麼好,論文語言是找人潤色過的。
她不想直接挂人,和他起正面沖突,還是要用更巧妙一些的方法,讓他主動從裝死中複活。
公寓卧室是落地窗的設置,占據了半面牆,窗外則是狹窄到隻有三十厘米寬的小露台和欄杆。
對龍秉月來說,散步有利于整理思緒,便拉開窗簾打開窗戶,吹着夜風來來回回地走。
她在學生公寓的八樓,正對面是五層高的居民樓,那裡的陽台設計成了培養皿的模樣,一個個突出來的圓形半開放透明空間,在夜燈的照射下尤為詭異。
而它左右兩側的居民樓又各自是不同的風格,高低也各異,一起奇怪又和諧地并存着。
生活中沒那麼多茅塞頓開。她低頭望着“培養皿”,不斷頭腦風暴,在手機上記下各種點子,整理成思維導圖,謹慎地确定了方法。
現在對手在明她在暗,機會可能隻有一次。
套路戚星宇,且不給他時間猶豫——
龍秉月用丹麥手機号,在小紅書注冊了個小号,叫“七星留學論文輔導”。
先拿随便找點内容,發了幾篇帖文,《如何高效寫essay,看這篇就夠了》《留學生essay常用格式,碼住!》之類的,做做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