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親聽後笑罵道,說父皇這心都要偏到天上去了。
可父皇是個好皇帝,臨平出現旱災,他得去一趟。就是這一趟,他們失去了第一個孩子。是個男孩,可以給母親推秋千的男孩。
被一個妃子謀害,母親流産了。等父皇回來時,那個自知自己罪行敗露的妃子早已自盡了。母妃開始變得郁郁寡歡,哪怕見到父皇也很難再露出以往那般自在的笑。
于是父皇帶她出門,帶她回到她長大的地方,去看她的師父和同門。母親的情緒總算得到調整,見到母親再次露出往日的歡笑。父皇想,要是能留在這就好了。
可父皇是個好皇帝,他不能抛下滿朝文武和大雍百姓。
于是他打算放手,他不想讓自己的愛,困住了母親,她本就應該是自由的。
可就在他想趁着母親不在動身回宮時,卻看到母親突然出現,攔下了他的馬車。怒氣沖沖地沖到他面前,絲毫不管身邊的人,對着他大聲斥責:
“好你個宋嘉煜,就這麼把我撇下了。怎麼,翻臉不認人是嗎!”
母親常這般連名帶姓的喚他,除了她之外,從未有人這般喚過他。
父皇對宋時微說,他不知道該怎麼形容見到母親那一刻自己的心情。
他隻覺得,自己好像有救了。
回宮後母親不似之前那樣隐忍,有人要是找她麻煩,她定當場就報複回去。父皇則樂于給她兜底,他覺得母親開始适應皇宮了。
兩年後,母親再次有了身孕。這次父皇幾乎是整日裡守着母親,甚至快把宣和殿都搬到了母親的寝宮,好貼身照料。這一次也很順利,母親平安誕下了宋時微。
但是母親因為之前流産,身子早就落下了毛病。她沒有告訴父皇,隻是暗地裡吃藥調養。這次生育,差不多要走了母親半條命。自此之後,母親身體越發虛弱。
母親去世那天,父皇在外處理事情。他是一個好皇帝,為了百姓殚精竭慮的好皇帝。
那天母親是突然吐血暈倒的,太醫來看,說已是強弩之末。父皇得知消息後日夜狂奔,趕回宮中時,母親隻有一絲氣息了。她在強撐着,等着見父皇最後一面。母親見到父皇後,甚至已經擡不起手來了。
母親對父皇強撐着露出一笑,說了句,“你終于回來了。”便撒手人寰。那時的宋時微,還不足一歲。
後來父皇就和沒了半條命一樣,一直呆在母親的宮殿,像是失了魂。無論誰也喊不動,送來的飯菜也不曾動筷。
可他是個好皇帝,大雍需要他。他還是個好父皇,他還需要照料宋時微。
于是在母親下葬的第三天,他推開了大門。看似正常的走來出來,就和之前一樣。隻不過他開始沒日沒夜的處理公務,開始将宋時微貼身照料。
那天宋時微聽着父皇講了一整晚,她從未見父皇失控,可父皇中間幾度淚流。其實母親臨終前給父皇留下了一封信,但是父皇一直沒有打開。
直到父皇病重,有一天他當着宋時微的面,打開了這封二十多年未曾開封的信。看完後淚流滿面,反複觀看,直到去世時懷裡還緊緊抱着這封信。
宋時微看了那封信,信中沒有責怪,沒有怨恨,隻有愛。
母親在信中全篇寫了很多,也寫到了宋時微。母親還跟她道歉,說她不是一個好母親。字迹算不上工整,想來是母親臨終前擔心父皇趕不回來寫下的。身體虛弱,握筆都很是困難。
宋時微對一段話牢記于心,不是關于宋時微的。母親說,她從不後悔愛上父皇。當初父皇想放她自由,她其實早有察覺,但她還是選擇追了上來。
母親在信中對着父親寫道:“我當時在想,這皇宮這般可怕,要是隻留下你一個人,你該有多難過啊。”
這是宋時微第一次,被愛而震撼。
母親這人,敢愛敢恨。做的每一個選擇都是心之所選,事後也絕不後悔。宋時微看着父皇看信時,對于母親的毫無怨言也沒有絲毫意外。
她忽然就明白了。
父皇知曉母親不會後悔,他不看信也不是怕聽到母親責怪,他是無法原諒自己。他沒日沒夜的處理公務,日日夜夜被母親的死折磨。這是他對自己的懲罰,對自己打擾母親人生的懲罰。
以至于他在不到五十歲時就病重去世。
父皇修建望月樓,望月樓建成後,成了皇宮之中最高的一座樓。站在最高層之上,可以看到最熱鬧的京都城。
這是父皇為了母親修建的高樓,母親名喚楚月。
父皇提及母親時,從不說“母妃”。都是說,“你母親”。在父皇心中,母親是他唯一的妻。但他卻不願讓宋時微喊他父親,他說他需要這些東西提醒他,他身上擔着整個大雍。
父皇常在晚上的時候來望月樓,站在最高處,看着燈火闌珊的京都城。父皇去世的那天,宋時微來到這座高樓之上。同父皇一樣,看向這京都城。
她想,或許隻有看着百姓們歡聲笑語的時候,父皇心裡想着母親,才會覺得自己這一生也算有對得起她的事情了。
因為母親曾無數次對父皇說:
“宋嘉煜,你可一定要做個好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