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网

繁體版 簡體版
恋上你看书网 > 烽火燃七星[戰國] > 第4章 縱橫

第4章 縱橫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得知義渠兵逼近鹹陽城,樗裡疾隻好棄魏韓,調轉兵戈反國解救王都,魏韓才得以免受滅頂之災。

義渠兵見秦軍班師回府,也不戀戰,見好就收。

至此,長達半年多的五國伐秦之戰告終,秦軍大獲全勝,殲滅三晉大軍八萬多人,秦國重振威名,名震中原,山東六國談秦色變,不敢再公然挑釁秦國。

秦國舉國歡慶,秦王嬴驷再次堅定了東出的決心。

——

日子又恢複到了平靜。

一日,楚暄與林轍在相府書房内抄寫書文,二人已有數月未踏出府,成日悶在書房中,那抄寫的書文堆起來比二人都高。

楚暄伏在案上,百無聊賴地在絹帛上畫圈圈,突然聽對坐的林轍問了一句:“哥哥,都說先生是縱橫家,那縱橫是什麼意思?”

楚暄聞言,立馬來了興緻,站起身,拉着林轍走到列國地圖前,“你看地圖,秦國地處西方一帶,被崤山隔開,而崤山以東便是所謂的中原大地,亦是山東六國的所處之處。你仔細看,六國從北往南依次排列着燕、趙、齊、魏、韓、楚,這六國連成一條線便稱為‘縱’,若六國聯合則稱為‘合縱’。于他們而言,秦國地處西方,想要破合縱便要橫向攻破六國的聯合,這便是‘連橫’。就其本質而言,縱者,合衆弱以攻一強;橫者,事一強以攻衆弱。而促成各國合縱連橫局勢之人便稱為‘縱橫家’。”

楚暄手指指着地圖上的“秦”,自此處畫出一條橫線一路橫穿各國直至齊國東海。

林轍認真地看着,見他又指向地圖中秦嶺與崤山相對處的一道關卡——函谷關,繼續說道:“此次五國會合縱攻秦,正是受先生的對手——公孫衍籠絡,五國大軍中的魏、韓兩國率先攻至函谷關,這便是我們在關牆上所瞧見的情形。函谷關是秦國的東大門,亦是至關重要的關口,此地邃岸天高,空谷幽深,澗道之峽,車不方軌【1】,關口建于此處易守難攻,是秦國以一敵五最大的資本。然而秦軍雖勇猛,卻也不可敵多國攻勢,因此還需施計巧妙化解五國聯合的決心,這就是先生作為‘縱橫家’該做的事了。”

聽到此處,林轍有些疑惑:“可五國大軍上萬多人,先生又如何憑借一己之力擊退他們呢?”

楚暄道:“這便是縱橫權術的精妙所在,相傳縱橫家一張嘴可敵千軍萬馬!縱橫權術多為揣度人心之術,人有七情六欲,色欲、貪念、驕縱、膽怯這些皆可化為縱橫家的‘利器’,善于揣度便可左右他人的思想,并讓對方遵循自己的目的而行。五國雖為衆,卻是人心渙散,各國君王都是以自身的利益為主,時常舉棋不定,隻需稍作挑撥,便可令一方收兵,會盟旋即不攻自破。然秦國雖寡,舉國上下俱是萬衆一心,自然可以攻破列國!”

林轍聽得入神,兩眼放光,不由得心生崇拜:“先生當真厲害!”

楚暄眼中也滿是敬仰:“我希望長大後也可以成為像先生一樣的縱橫家。”

林轍不假思索道:“哥哥一定可以的!你那麼厲害!”

楚暄看着他一臉崇拜的表情,覺得十分有趣,伸出手輕輕捏了捏他的臉,笑道:“其實先生也不容易,當初遊說他國皆不得志,還在楚國被人構陷,險些喪命……”想到這些,他歎了口氣,“好在最後來到了秦國,秦王愛才,願聽先生之言采取伐交之策,并封先生為相國,待先生如知己,并且傾盡全力支持他,先生才得以有今日之成就。這世間才華橫溢之士多,能碰到一個慧眼識珠的明君則難,放眼當今天下各國,也隻有秦國君王才會做到禮賢下士了。”

林轍點頭,笑道:“哥哥以後也可以留在秦國輔佐秦王!”

楚暄莞爾:“等我們長大便是下一任秦王了,但世事難料,都說一朝天子一朝臣。”

林轍突然又問:“那哥哥,行軍打仗的話是要讀兵書嗎?同樣是抗敵,縱橫家和兵家有什麼聯系和區别?”

“軍事實力是國之命脈,行軍打仗要靠熟稔兵法的士卒将領。”楚暄說道:“兵書有雲: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伐謀為善之善策,此乃不戰而屈人之兵。縱橫家正是為國伐謀伐交之人,當伐謀伐交不可成時便要采取伐兵之策,伐兵攻城則是兵家的用武之地。縱橫為文伐,兵法為武攻,二者相輔相成,缺一不可成大計,這也正是為什麼國中需治國的良相亦需足智多謀的将軍,将相和國必強!”

林轍點點頭,一陣思考:“所以說兵家便是縱橫家的後盾,一個國家有賢能的君王,有戰無不勝的将軍,縱橫家便可放手去遊說天下。”

“正是如此。”楚暄笑着摸了摸他的頭。

林轍不作聲,若有所思,心中卻是亮起一道光,仿佛明确了自己的人生目标和方向,半晌他開口道:“哥哥,我兵家和縱橫家的書還沒看過,先生不是說要抄書嗎,我能不能……抄抄兵書?”

楚暄第一次聽到林轍主動提出要看書,當即樂了:“當然!往後熟讀了兵法再讀縱橫權術便會容易許多。”邊說邊牽着他走到東側最右邊的書架前。

這一列書架樣式與其他的不同,其架身光亮漆黑,不同于其他書架的原木棕色,更顯古老莊重。架上的書簡全由布囊包裹,且分為黑白兩色,每個布囊的系帶上皆垂着塊小木牌,純黑布囊懸挂的木牌上刻有:太公六韬、軍政、孫子兵法、司馬法、吳子兵法等。純白布囊則為:捭阖、内捷、抵巇、飛箝、忤合等。

楚暄從第三層中取下《孫子兵法》遞給林轍,說道:“《孫子兵法》為兵書之首,你可以先從這它看起。”

林轍如獲至寶,笑着點頭,眼中滿是喜悅:“哥哥,是不是熟讀兵法後便可上陣殺敵,保家衛國?”

楚暄道:“兵書隻是理論,上陣殺敵還需入軍營進行嚴苛的訓練,但并非隻有将領才需熟讀兵書,那些文伐的謀士也當對兵法了如指掌。”他頓了頓,微皺起眉頭,“行軍打仗太危險了,我隻要想到那日函谷關外的場景便覺得殘忍恐怖,還是做個文臣好。”

“哦。”林轍看着他的表情,笑容漸收,不再多問。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