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网

繁體版 簡體版
恋上你看书网 > 烽火燃七星[戰國] > 第6章 從軍

第6章 從軍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中秋佳節,桂花浮玉,銀月滿長空。

相府内的桂花開得正盛,清甜的香氣融于空氣中,流轉于每一個角落,沁人心脾。

張儀出使魏國數月後再次促成秦魏連橫,終于在中秋月圓之時回到了秦國,吃上了數年來難得的一次團圓飯。

酒足飯飽後,三人圍坐于前院的槐樹下共賞明月。

張儀飲了一口桂花酒,放下酒盞,含笑看向對坐的林轍:“小轍,書案上的數張陣形圖是你畫的嗎?”

林轍一怔,略帶緊張地回道:“是、是我……”

張儀笑道:“還有那份‘戰略書’也是你寫的?寫得不錯!論述精準,又能引經據典,分析到位。”

林轍臉頰泛紅,不好意思道:“謝先生誇獎!”腦海中記憶翻湧,回想着自己明明收整起來了,還拿布囊包裹着,怎麼被張儀瞧見了?

一旁的楚暄默默看着他,嘴角輕輕揚起。

張儀凝視着他,繼續問道:“小轍是想從軍嗎?”

林轍有些羞怯地笑了笑:“我……想……”他極力掩藏住眼中的渴望。

“甚好!”張儀撫須朗聲大笑,“男兒當志在征戰沙場,大殺四方!保家衛國平天下!”

楚暄在一旁聽着,笑着打趣道:“就他這副模樣,送去軍隊犒軍還差不多。”

“暄兒,你又欺負小轍。”張儀斜睨了他一眼,楚暄挪開視線,淡定地喝了口茶。

張儀自斟自飲,突然惆怅歎息:“想當年,我于雲夢山拜鬼谷子為師,師門中的兩位師兄是這世間難見的軍事奇才,孰料二人出山入仕後竟反目成仇……”

楚暄問道:“可是那龐涓和孫膑?”

張儀怅然點頭:“正是。”

張儀之師鬼谷子有“謀聖”之稱,其人向來高深莫測,撲朔迷離,崇尚法制、權謀與兵學。坊間傳言稱其深居于雲夢山,前去拜師學藝的士人衆多卻鮮有能被他納入門下,更沒幾個人見過其真容。

不同于諸多學派學徒數千,鬼谷子門下僅數名弟子,但個個都是驚世之才。

兵家學派于其門下所出的便是龐涓與孫膑,二人皆是軍事奇才,然此二人的反目卻令世人唏噓不已。

昔年龐涓出山入仕回到故土魏國,正欲大展拳腳,他的師兄孫膑緊随其後入仕,得知龐涓在魏國冊封為上将軍,便奔赴魏國為其慶賀,孰料魏王看中了孫膑對用兵之法谙熟精通,竟當着龐涓的面欲将其重金聘得。

龐涓此人嫉賢妒能,自覺能力不及孫膑,又擔心他名聲高過自己,遂以毒刑削去孫膑的膝蓋骨,斷其雙足,又怕他逃于别國報複自己,便在他臉上刺字,辱其面門,并将他囚禁于府上。

之後孫膑施計裝瘋,又幸得齊使者救助,才得以逃出魔爪。

回齊後孫膑受齊國名将田忌賞識被舉薦于齊威王,得一軍師職銜,暗中潛伏于世間,等待報仇的機會。

次年,魏王欲釋失中山國舊恨,派龐涓舉精兵傾國而出,前去攻打趙國邯鄲,趙國向齊國求助,孫膑得知後以“圍魏救趙”攻魏國大梁迫使龐涓放棄邯鄲回國支援。待魏兵回國後齊軍鳴金收兵,龐涓窮追不舍,直入桂陵山地,正中孫膑于此處設下的埋伏。

魏兵因連夜追趕,疲兵勞頓,早已潰不成軍,孫膑将其圍困于山地之中,萬箭齊發射殺了數萬魏武卒,龐涓也因此兵敗自刎。

孫膑用兵善依勢行計,圍魏救趙即為分兵之策,其實質為:共敵不如分敵,敵陽不如敵陰【1】。

憶起這段往事,張儀撫須長歎:“我師門下弟子本就稀少,孰料此二人竟還反目,隻不知與我同修習縱橫權術的師弟蘇秦如今身在何處?”

他突然停下話語,站起身向書房中走去,片刻後回到院中,手上拿着一本羊皮書,對林轍道:“孫膑在射殺龐涓之後便辭官隐世了,隐世之前我曾見過他一面,這是他以畢生所學及征戰經驗所撰寫的兵書。小轍,我現将這本書交與你,來日若能上陣殺敵,定會派上用場,這樣師兄的學識便也不至失傳!”他将書遞給林轍。

林轍頓時兩眼放光,趕忙接過,如獲至寶:“謝先生!我一定認真鑽研此書!”

張儀大笑:“甚好,甚好!”

——

翌日一早,府上侍從前來通傳:張儀讓楚暄和林轍早朝後入宮,到政事堂面見秦王。

聞此消息後二人皆是一陣愕然,頭一次面見一國之君不免緊張。

侍從将他們認真打扮了一番,二人本就相貌出衆,稍加打扮更顯得氣宇軒昂,神采奕然。

馬車停在宮門外,已有宮侍在此等候,迎着二人一同步入鹹陽宮。

繞着宮牆兜兜轉轉了一盞茶的工夫來到了政事堂,政事堂是一座六開間的青磚高房,清一色的朱紅色石柱無任何繁雜的雕花紋,更顯莊嚴肅穆。

步入堂中的那一刻,二人便覺一道威嚴的氣魄當頭壓來,林轍擡眼,瞧見端坐于主位上的男人,他身披玄色绛紅滾金邊廣袖王袍,衣襟與袖口刺着的殷紅色赤雲紋似是能滴出血來,頭戴墨色冕旒,十二道旒簾背後是一張莊嚴沉肅的面容,那雙目間透出的銳利神光正打在二人身上,隻是這樣端坐着便已透出淩駕萬千的氣勢。

這是林轍第一次見到真正的君王,身體因緊張而略微僵持。

楚暄感受到了他的驚慌,暗暗牽住他的手,于廣袖中握緊,拇指指腹輕輕摩挲他的手背,以示安撫。

右側案邊,張儀看着立于門處的二人,笑道:“暄兒,小轍,你們來了。”

二人回過神,一同躬身行禮:“草民拜見王上!”

一道如鐘鳴般沉穩莊重的聲音傳來:“免禮,賜座。”

二人謝恩後,向張儀身旁的位子走去,這才注意到左側木案邊坐着一位身披戎裝的将士,此人身材魁梧奇偉,背脊挺直如青松,目光精亮,神情冷淡,隻這麼一看便能從他身上感受到久經沙場的精明幹練。

待二人坐定,嬴驷開口道:“相國府上之人還真是豐神俊朗,一表人才啊!”

張儀笑道:“大王謬贊。”

林轍楚暄行禮:“謝王上誇贊。”

嬴驷揚唇微笑地看着二人,方才淩厲的士氣消散了些許,他将目光停留在楚暄臉上,看着他的雙眼說道:“朕聽相國說你自識字起便可做到習文過目不忘,自幼讀百家之書,達古通今,學識廣博,實乃曠世之才,可是如此?”

楚暄雖也十分緊張,卻是泰然自若地站起身,走到正廳中央,對嬴驷揖手道:“曠世之才不敢當,隻是草民幼時依家父之言多讀了些書,後又受先生教導。”

“朕聽聞令父生前可是魏國的太子太傅?”

楚暄道:“正是。”

嬴驷看向張儀,見對方也含笑看向自己,他點了點頭,複又将目光移向楚暄,朗聲笑道:“甚好!朕有個請求,吾兒嬴稷如今剛滿十歲,學業上需要教導,然朕平日裡政務繁忙無暇顧及,故而想請你做他的侍讀,入宮輔導他的課業,你若是願意朕便封你為少師,勞煩了!”說罷,他站起身,對着楚暄躬身作揖。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