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幾天的練習,紅葉已經能夠掌握好味道。原來調個涼菜也這麼多講究。有些菜吃鹽,放的适中,也會淡,有的菜根本就吸收不了鹽味,同樣的量,也會很鹹。
好在,紅葉經過多次的失敗,終于找到了它們特點,也就很容易把握住鹽味了。
又是過了半月,見紅葉于涼菜上是真的出師了,吳廚和李大娘說了這事。李大娘嘗過紅葉的調菜,應下今後涼菜由紅葉做,還笑着說,會給紅葉漲五文工錢。
店内夥計驚訝極了。如果知道學會涼菜就會漲工錢,哪怕一文錢,他們也願意學。誰不知道涼菜最好學了,夏天誰不會腌幾條黃瓜吃呢。
紅葉開心極了,那是得到贊賞後的愉悅。
一步一腳印,她會學做出很多好吃的美食來。
期間,薛祥來過幾次,初次還問了紅葉的病,也就是中暑情況,紅葉一一說了,也讓薛祥注意防暑。時間一點一滴的流逝,紅葉在不知不覺間學完了論語學而篇。
薛祥也從最初的為難,背得滾瓜爛熟。因而進速比最開始的快。
而當紅葉真正掌握調菜的技巧後,她給薛祥做了四盤涼菜,讓他帶回去吃。
薛祥提着食盒回了,把食盒放到桌上,從中拿出盤子,一一擺好。
公子本來執卷看書,聞着菜香,眼睛便朝這望來。
薛祥已是笑着說:“公子快來嘗嘗,這是小妹自己做的菜呢。”
公子放下書來,幾步走到桌前,薛祥已經倒好溫白開,放到公子面前,公子喝了一口後放下,薛祥已經拿了一雙筷子遞到跟前。公子接過,夾起一口菜吃了。
入口清脆爽口,鹹香适宜,是标準的飯館菜味。
公子又各樣吃幾口,便放下筷子,喝了口水。薛祥問:“公子,怎麼樣?”
公子站起身來,說了聲“還行”,走了幾步又去拿書看,“剩下的,你吃吧。”
“好嘞!”
不同于公子的講究,薛祥二話不說,興奮的拿起一雙新筷,快速吃了起來。吃着還不忘誇贊:“挺好吃的。”
嘿,這可是紅葉妹妹做的菜呢。
公子看薛祥吃得開心,淡淡笑了。菜味确實可口,但也僅于此。想來是初學,免不了統一的呆闆和匠氣。
這是在所難免的。
就如他練字,也是從最初臨摹的标準刻闆的筆畫,十年如一日的練,才有了如今的仿佛賦予了靈魂的書法。
若堅持不懈的練,假以時日,必有成就。終有一日,别人看到,不會說是臨摹的字,而是會很肯定的說,這就是他薛子琛的字。
又下雨了。
暴雨如注,頃刻間,街道上水流成河。
今日不會有客人來了。夥計們早有經驗,關上門,避免雨水濺入堂内。
窗戶是支着開的,擋住傾斜的雨水,噼裡啪啦的響。
屋内昏暗,點了油燈,用了燈罩,大家聚在堂間說笑。這些日子,衆人早已被酷暑炙烤得糊了,這雨一下,又有窗外的涼風襲來,吹在身上,甚是涼爽。
紅葉托着下巴,望着窗外的雨,無言。
這兩天她已經開始學調料了。
佐料都是按照一定比例調和而成,隻要記住配方,勤加練習,做到熟能生巧就行。隻是樣數繁多,不好記誦。
紅葉覺得,調料得學幾個月,才能做大菜。
就是還有一樣,刀法還得練,這是不能斷的。一間斷就生疏了。
吳大廚的刀法,她是真的羨慕啊。她什麼時候也可以做到這樣?
到了傍晚,雨仍然下着。其他人無法,到底不想再等下去了,拿了蓑衣蓑帽,步入雨中,回家。
紅葉沒有蓑衣,看向李大娘,準備開口借用。
李大娘卻先說了:“雨這麼大,你就不要走了,住一晚吧。”
紅葉還沒有過住在其他人家的情況,一時有些躊躇。
李大娘又道:“住下吧。你是不知道,咱們縣城,近日有五六個女孩失蹤了。我正要問你,具體住在哪裡?安全上有保證嗎?”
紅葉如實回答:“我住在一處廢棄的宅子裡。”
一個小孩,一隻小狗,安全上,不用說,絕對是毫無保證。
“哎呀,這怎麼成?這樣吧,院落裡騰出一間房來,你今後就住那裡吧。”
紅葉想了想,點了頭。
晚上,紅葉住在了李大娘已經出嫁的女兒的房間。
臨睡前,還在想,錢錢沒看到我回去,會着急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