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石雕琢還需要時間,隻能暫時用紫檀木盒裝着了。
小莊子裡頭自然是沒有紫檀木盒的,好在西山離皇宮不遠,梁九功拿了自己的令牌,派人快速回皇宮那個紫檀木盒,生怕耽擱了時間。
小勝子很快就将莊子上最為柔軟的布料拿了過來。
康熙用手摸了摸,還是覺得不夠柔軟,隻是想到這個莊子到底不常來,能尋到這棉布已經難得,隻好面前用這棉布代替了披風包裹在小仙童的身上。
雖說康熙親自養着太子,卻也隻是偶爾抱一抱,教教說話讀書,哪裡會用布包孩子呢。
梁九功在一旁看得都着急了,小心地上前問道:“萬歲爺,要不奴才來伺候仙童?”
“那你來。”康熙果斷地放棄,将棉布遞給梁九功。
他的目光始終灼灼地盯着梁九功,生怕梁九功動作粗魯,弄傷了小仙童。
梁九功到底在康熙身邊伺候了許久,硬是頂着高壓給小仙童包好了,小小的一團被棉布包裹着,小眼睛圓溜溜的,霎是可愛。
康熙沒忍住又将小仙童抱了起來,看着小仙童,心裡是軟了又軟。
抱着小仙童,康熙開始思考。
天降祥瑞這般的耀眼,必然是為衆人所見,如此一來便可以洗去先前地龍翻身帶來的污名,若再有人敢以地龍翻身乃是上天對他削藩的不滿,他也無需再忍。
“上天賜下仙童一事不必特地隐瞞,卻也沒必要大肆宣揚,你可懂?”康熙銳利如錐一般的目光掃向梁九功。
康熙并無利用小仙童的意思,但小仙童終究身份特殊,他也無意隐瞞。
僅一個天降祥瑞,福澤大地就已經可以洗去他的污名,沒必要再讓小仙童為他的名聲再添磚加瓦。
畢竟小仙童是上天賜給他的孩子,他又怎能利用小仙童呢。
小仙童必然是要在他的庇佑之下長大,日後小仙童會成為他的六阿哥,他會像一個父親一樣去愛護他。
想到這裡,康熙忽然覺得脖子的地方有些濕潤,低頭一看,原來是小仙童不知何時将含在嘴裡的小手指拿了出來,正在他的脖子上作亂。
康熙哭笑不得地将小仙童軟弱無骨的小手握住:“真是個調皮的孩子,朕這脖子上可都要粘上你的口涎了。”
小仙童還以為康熙在與他玩,開心得眼睛都眯起來了。
這時莊子外忽然傳來喧鬧聲,梁九功趕緊出去了解情況,很快又喜氣洋洋地走了進來。
“恭喜萬歲爺,方才有人來報,西山上的農作物均已成熟,肉眼瞧着産量比豐收的時候還要多上一倍不止,連帶着山上的果樹也在刹那間開花結果。”
聽了這話康熙忽然想起來莊子内外的花全都盛開了,姹紫嫣紅的,院子裡除了蓮香以外其他的花香更是萦繞不止。
梁九功的下一句話更是叫康熙喜上眉梢:“百姓皆知今日萬歲爺親自觀禾,全都跪地拜謝老天爺,拜謝萬歲爺呢,萬歲爺一來這西山,瞬間天生異象,農作物成熟,可見皇上乃是天命所授。”
等侍衛将宮中合适大小的紫檀木盒帶來莊子,由康熙親自盯着他們小心翼翼地将金蓮捧到紫檀木中,又往旁邊填充了棉花,防止運送過程中金蓮磕着碰着。
負責搬運金蓮的人都是親眼見證天将金蓮景象之人,出于對仙神的敬畏,哪怕不用康熙盯着他們的動作也是再輕柔不過,甚至有些人僵着身子,路都有些不會走了。
離開莊子前,康熙令人将周圍因天降異象而盛開的能吃的花朵以及成熟的莊稼全都收割。
花朵就制成鮮花餅、鮮花酒釀等吃食,莊稼則是令農民收割下來,送入皇宮。
當然,康熙還是一戶人家留了兩鬥米,剩下的則是以高價收購。
農戶自然是歡天喜地,一個個跪地高呼“皇上萬歲”。
對于他們來說,一年到頭能夠豐收就是最大的喜事,如今才剛播種不久便已有收成,若是他們趕一趕進度,等到年末了還能再豐收一會,想想心中就是萬分的喜悅。
他們想得不多,隻知道康熙以來就天生異象,随之而來的就是豐收的喜悅,于是一個個地自發宣傳皇上洪福齊天,福澤萬年。
路上一路颠簸,康熙終于回到了乾清宮。
抱着小仙童回了乾清宮寝宮内,看着懷裡熟睡時也滿是依賴的小仙童,康熙忽然有些不舍得将他放到龍床上。
隻是他還有要事處理,最終隻能小心地将他放下。
吩咐梁九功在這仔細看着小仙童,若是醒來便第一時間通知自己。
康熙轉身去了禦書房,讓人傳了欽天監過來。
沒過多久,聖山西山觀禾遇祥瑞,凡霞光照耀之處作物成熟,鮮花綻放,果實累累,乃是聖上在人間遇災禍之時妥善安置百姓,上天對聖上的贊賞的消息就傳遍整個京城,并且以極快的速度傳播到各個地方。
甚至還隐隐有傳言說康熙遇到了仙人,隻不過虛虛實實的,聽過的人也不知道是信與不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