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日要趕集,第二天林青就沒去鎮上擺攤。原以為苗貨郎還得幾天才能給信,不想這麼快就找上門來,“膏藥怎麼定價?我能得多少?”
這是驗證了效果,終于相信了,林青很滿意,說得多好都沒有親身體驗有說服力。“一貼二十八文,每賣一貼你提三文,你也别嫌少,我這膏藥裡的藥材都不便宜,費時費工我也就比你多賺幾個銅闆而已。”
貨郎陷入沉思,二十八文比他之前賣的三十五文便宜不少。三十五文他也隻賺兩文,林青給他三文。膏藥雖然不像針線糖果那麼暢銷,但每日也能賣出去幾貼,一天賣出兩貼就淨賺六文,還是很劃算的。“成,先給我十貼。”
第一次合作,林青沒有收貨郎的錢,而是讓他下次來時再結這次的錢。苗貨郎遠近聞名,也不怕他賴賬。貨郎自然感激不盡。
送走苗貨郎,林青背上背簍,帶上短把鋤頭去自家地裡。藥苗長勢良好,有一個坑長了好幾顆苗,林青順手間了。黃芪幼苗就裝進簍帶回家。
到家已是下午,林青開始做飯,今天蒸饅頭,明日即便她回來晚了,林冬也能把晚飯做了,三人也不會餓着。
面昨晚就發上了,為了促進發酵,林青往裡面放了糖。現在天氣熱,一宿加上小半天,昨晚還是半盆的面已經發了一滿盆。菜是青菜雞蛋湯和一盤炒黃芪苗。
“姐!這個真能吃?”林冬對林青把藥苗拔回來當菜炒表示懷疑,她姐什麼都吃。
“自然能吃,”林青夾了一筷子炒苗放嘴裡,“補氣升陽、利水消腫、生津止渴,對身體很好,吃吧。”
三人見林青吃便也下筷,倒是不難吃。林峥還是喜歡雞蛋湯和白饅頭,“姐,裡正家的饅頭都摻了豆面。”
林冬邊咬饅頭邊歪着腦袋看林峥:“你咋知道?”
“我看見了啊,小壯他娘還給我一個呢。”林峥咬一口饅頭,再喝一口湯,不一會兒就吃進去了大半個。
“咱家吃啥,出去别說,别人要是問你,就說粟米粥、豆面米糠饅頭。”都不用林青叮囑,林冬就不讓弟弟出去炫耀。
林峥頭都不擡:“咱家窮,米糠還是别人送的,吃頓米飯和烙餅都跟過年一樣。”他又不傻,自家吃好的還能出去說?别人眼饞,像大伯那樣來他家搶東西怎麼辦?
兩個小的經曆了不好的事,在這方面變聰明了,對家裡的東西尤其是吃的護得緊。
明早要去鎮上,天黑林青便睡下了,她現在倒也适應了早睡早起。
次日,還不等兩個小的睡醒,林青簡單吃了飯便背起背簍,這時宋彥從屋裡出來。
林青問:“需要我帶什麼東西嗎?”
宋彥搖頭,林青沖他揮揮手,“那我走了,跟林冬說我不定什麼時候回來,晚飯不用等我,你們先吃。”
“等你!”宋彥道,“不差那一會兒,我們都等你回來再吃晚飯,你也不要太晚回來。能賣就賣,不能賣就背回來,别讓我們擔心。”
“行,我知道了。”林青背着背簍出了家門。
宋彥站在家門口看她往村子另一頭走去,直到看不見人影,他才轉身回院關上大門。而林青隻顧着趕路,對身後注視她的人一無所覺。
此時太陽剛露出個頭,但已經有不少人在路上了,都是去趕集的,三五個人結伴而行。林青也遇見了旺山村的村民,因為也不是很熟,打過招呼後她便越過去繼續趕路。
等到了鎮上,集上的人已經很多了,還以為自己來得夠早,想不到連位置都沒有了。林青從這頭走到那頭也沒找到合适的地方,這下她犯了難。
“沒找到位子?”
聽有人說話,林青一轉頭見是前日收租的男人。“是啊,找了一圈都沒找到。”她也不需要很大地方,一個小空兒就行。但攤位一個緊挨着一個,兩個攤兒之間站個人都難。
“你來晚了,昨晚就有人來占地方。”男人說着四處看。
昨晚就有人來?看來都想占個好位置。
“跟我來。”男人對林青招招手。林青跟他走到一豬肉攤前,“你每次都占這麼大地方,多占個位置你能多賣一頭豬咋地?”
賣豬肉的男人臉上賠着笑,“劉爺,我和我婆娘兩個人地方小了施展不開,我給您交兩份錢。”
每個人的攤位有大小限制,小的交的少,占的地方大交的也就多。
劉奎擺手:“今日不行,你往旁邊撤一撤,給這位小娘子讓出個地方。”
賣豬肉的夫妻同時打量劉奎身邊的林青,眼裡滿是探究。
林青笑着道:“我也不需要多大地兒,您稍微挪一挪,讓我能坐下就成,我就一個背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