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网

繁體版 簡體版
恋上你看书网 > 重回八零,從擺攤開始 > 第155章 第一百五十五章

第155章 第一百五十五章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廠子裡的工人和門店的售貨員倒是好說。

上個月月底蘇麗珍和蘇振東從海市返回的時候,差不多跟那批真空包裝機前後腳到達鳳城。

機器上周剛到,蘇振東就招了一批工人開始試生産。

食品廠崗位技術含量不高,主要是要求工人們幹淨、細心,所以大夥兒上手都很快,至多培訓個兩、三天就能上崗。

等正式投産前這一禮拜再招一部分,基本就沒什麼問題了。

今年(83年)國家工資大調整,人們的工資差不多都翻了一番。

國企和大集體新進的學徒工,工資已經從之前的十八塊漲到了三十塊。

蘇麗珍這邊工人的報酬方式是基本工資+績效+獎金。這麼一套方案實施下來,就算是工作量最輕松的配料組工人,出一個月滿勤也能掙到八十塊錢。

其他崗位隻多不少。

這麼高的工資放眼整個鳳城市,都是“傲視群雄”。

短短幾天時間裡,别說正式工人,就是儲備工人的資料都攢了一大摞。

同理,門店的售貨人員也沒怎麼費勁。因為工資獎金給得到位,招聘啟事剛貼出去半天,就已經有幾十号人來報名了。

蘇麗珍觀察面試了兩天,從中挑出了十二個人留用。

這十二個售貨員,除了老店以外的四家新門店,都是每家兩人。

老店這邊,王樹要調到工廠那邊。蘇麗珍就把原先的梅子提為店長,同時又給她配了四個新人。

之所以給她安排這麼多人,一方面是因為眼下老店除了銷售外,還要承擔五家門店的鮮鹵制作,任務本身就比其他門店重。

再者,挑幾個有潛力的人就近放在老店,也方便蘇振東和蘇衛華他們随時觀察,如果覺得人還不錯,可以直接向上提拔。

沒辦法,這就是蘇麗珍發愁的事。

有能力又人品可靠的管理人員太少,完全不夠用。

盡管蘇麗珍之前做計劃的時候就意識到人才的重要性,可好的人才又不是大蘿蔔,不可能随時都給你碰上。

要說這世上聰明人是有的,道德底線高的好人也不少,可又聰明又善良的人就不見得有那麼多了。加上這股子聰明、善良又适不适合放到商場上,或者在公司裡擔任管理人員,這也是未可知。

總結下來,就是難上加難。

所以蘇麗珍現在是真的頭疼。哪怕随着新公司開業,各大電台、報刊一邊鋪天蓋地地宣傳,一邊跟着刊登他們招才納賢的廣告,但結果卻令她并不滿意。

不過費了這番功夫,也不是全然沒有一點收獲,好歹她招到了一名很有潛力的銷售人員。

這人叫冷剛,是恢複高考後的第一屆大專畢業生。

冷剛在校期間學的專業是化工,原本畢業後被分配到鳳城市第一塑料制品廠當工程師,也算是前途無量。

隻可惜冷剛運氣不大好,進廠不久就因為跟上級領導理念不合而遭受排擠。

加上他看不慣廠子裡從上到下,大部分人每天照本宣科、不思進取混日子的模樣,沒多久就與頂頭上司大吵了一架,之後就辭職不幹了。

辭職後,冷剛頂着家人的壓力,自己籌了一筆資金倒騰了一批化學材料,掙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

哪成想,就在他摩拳擦掌準備大幹一場的時候,卻在第二次進貨途中不慎遭了竊,先前賺到的錢連本帶利通通賠了進去。

冷剛不死心,回家後把親戚朋友借了個遍,又籌集了一筆錢要再試一次。

這次買賣依然很順利,隻是眼瞅着那邊買家都找好了,随時能一手交錢、一手交貨的時候,冷剛這邊用來放置材料的倉庫突然意外失火,不但燒毀了不少東西,還傷了人。

這下裡外裡的錢都賠上不算,還把冷剛父母家人的積蓄也給搭進去了。

連着出了兩次這樣的事,冷剛再強的心氣兒也磨得差不多了。再加上對家人的愧疚,他終于死了心,不想再折騰下去。

冷剛之後就乖乖聽了家人的話,準備重新找一個班上,先掙點錢把債還上。隻是如今的工作崗位那真是“一個籮蔔一個坑”,也不是上下嘴皮子一碰就能找到工作的。

正巧,他這時候在報紙上看到鳳城有名的“珍珍鹵味”成立了食品公司,眼下正要招人。他想着反正這會兒也沒什麼事做,幹脆就過來試一試。

他本來應聘的是行政崗,蘇麗珍那天是親自面試的人。

冷剛今年才23,還很年輕。長得濃眉大眼、身材高大,是典型的時下人喜歡的正派長相。

那天面試時,蘇麗珍見他談吐大方,言之有物。對于自己第一份工作離職的原因和兩次失敗的創業經曆沒有選擇避而不談,而是直接反省了自己在這些工作經曆中的錯誤,态度十分真誠。

蘇麗珍和後來的蘇振東對他的印象都很好。

兩人商量後,都覺得讓他做些四平八穩的行政工作未免有點可惜。

蘇麗珍便建議他嘗試一下公司的銷售崗位。

計劃經濟是賣方市場,工廠的負責人們不用擔心産品的銷路問題,隻要确保能按時、按量地完成生産計劃就好。

所以相應的,廠子裡的業務員們也幾乎不用自己出門跑業務。對于他們來說,倉庫裡的貨物從來隻有供不應求。大多數時候都是别人追着他們屁股後面哭着、喊着要求出單,壓根不需要他們主動出去找買家。

但蘇麗珍知道,這種情況随着改開後會徹底扭轉。

便是近兩年,諸如蘇振東之前所在的那家醬廠那樣規模小、生産設備陳舊的小工廠,很多已經出現了貨物滞銷、難以為繼的情況。不思變通的後果很可能是末路的結局。

可多年安逸的集體大鍋飯生活已經麻痹了太多人,便是敢想、敢幹,在時下人眼中十足“叛逆”的冷剛也一時轉不過來這個彎。

聽說幹銷售要自己出去聯系買家,冷剛當時臉上的表情有一瞬間的錯愕,之後也幾度欲言又止。

蘇麗珍讓他有話直管說。

他才斟酌着問了句:“蘇總、東副總,我看咱們公司這規模不小,在鳳城知名度也挺高,還需要自己出去拉業務嗎?”

蘇麗珍一聽就知道他怎麼想的,無非是覺得隻有個體戶或者一些瀕臨倒閉、尋求自救的小廠子才會自己跑出去給人家上門兜售産品。

一些上了規模又有潛力的單位犯不着這麼“跌份兒”。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