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連幾天雲城的說書樓,都在說秦帝一口氣封了南雲三個少使的事情。
“……少使,從七品啊,這等殊榮,足以說明陛下對咱們南雲的重視!”
“您這話說的,從七品而已!去年,蘭家也有一位姑娘進宮,而且是一進宮就封了美人呢!”有人不以為然。
“這個嘛,大家就有所不知了。與我們南雲……的規矩不同,大秦後宮等級森嚴。少使,可是曆次大選以來,入宮女子最高的位份了!”
“難道這些年就沒有例外,你說這話也不怕閃了舌頭?”
“還真沒有。大秦祖制,除皇後外,女子入宮不得為長使之上,隻有立了大功的女子在入宮之初方可享長使尊稱,而少使是僅次于長使的。對深閨之中的女子來講,哪有什麼立功的機會,所以,少使已是天大的恩賜了。”
“不說其他,就說陛下現在的皇後娘娘,她老人家是在這次大選之前才冊封皇後的,入宮時也不過是個從八品的寶林而已。”
“這些年,皇後娘娘,先是有救駕之功,後又與陛下伉俪情深,但是礙于規矩,陛下仍然是等到了元和十二年這才封她為皇後!”
衆人聽到他的話,不免被勾起了好奇心。
“那皇後娘娘是什麼時候進宮的?第一次大選嗎?那救駕之功又是怎麼回事?”
“非也非也!現今的皇後娘娘非陛下的元後。此事就說來話長了,陛下登基至今已經十二年了,當年陛下登基時不過十六歲,同年大婚。後本應在元和一年,即進行第一次大選的,可惜,權臣當道啊,陛下隻是選了寥寥數人入宮,其中就有當今的皇後娘娘。先皇後難産故去之後,當今皇後娘娘才逐漸嶄露頭角……”
說書樓中,先生對秦帝後宮之事娓娓道來,當今的皇後與她所出的三皇子,自然是其中濃墨重彩的兩位。
書樓雅閣間。
“……果然如您所料,現在雲城各豪族都在抛售店鋪房産,我們的人已經開始接觸了。”有人抱拳回禀。
周永良沒有回答,仍是閉目聽了一會說書先生的慷慨激昂的陳詞。他睜開眼,臉上略帶了些笑容,對百姓的熱情響應很是高興。
“恩澤重,百姓高興,百姓高興了,亂子自然就少了。”
說完這句話,周永良才看向回禀的下屬。
“你吩咐我們的人低調一些。雲城富庶,衆人皆知,現在雖表面看着平穩,但各大世家跟我們抱着同樣目标的不少。當然,除了不要和闵鶴商行的人對上之外,其他的人,我們不找事,也不怕事。好了,去忙吧!”
随後,又打賞了說書先生一份賞銀,這才離開。
***
蘭府三房,若凝呆坐在窗前的軟塌上。
距離接到旨意,已經三天了。
三天前,乍接到聖旨的她幾乎昏倒在當場,連自己怎麼回到的這裡,都不知道。
自那之後,她就一直沒有踏出房門。許是她的抗拒之色太過明顯,家裡的長輩姐妹也沒來打擾她。
若凝就這樣自閉一般地将自己鎖了起來。
從接到聖旨到現在,她一直渾渾噩噩的,她不明白事情怎麼就到了這個地步。
如果可以的話,若凝生生世世都不願再和那個人有任何的關系。
那個人,她曾經全副真心地愛過,也刻骨銘心地恨過!
在經曆了前世的種種之後,她如何再次回到他的身邊?
更何況,那裡有她的孩子,她的兄長,她的嬷嬷,所有她在乎的人都在那裡!她又該以怎樣一種面目去面對自己前世的親人?
她不想回到那個地方,她不要再回到那堵高牆之内,那裡是她前世的墳墓!
可是,如果不入宮,蘭家怎麼辦?爹爹、娘親、若馨他們又該怎麼辦?
她進宮,對蘭家來講,是可以證明自己不會反叛大秦、無不軌之心的誠意。
對秦帝來講,是确保蘭家不會作亂的籌碼,更是拿捏蘭家的棋子。
蘭家既能送兩位女兒進玄王府,為何就不能再送一女進秦宮?隻怕她現在的任何一點反抗,甚至不甘願,日後都有可能為蘭家招來滅頂之災。
可是她真的控制不住自己。她沒有辦法表現出自己欣喜若狂,甚至連稍微做一下樣子都做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