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中年男人不是别人,正是蘭白毅。
他喃喃自語,這個時候他哪裡還需要女子來說給自己聽?
進京這麼多年,早已能聽懂翰京的方言,隻是因為記憶太久遠了,他忘了那句話,也完全沒有将那句話和翰京話聯系起來。
此時聽到女子那句“你負了我”,如此相似的一句,這才勾動了他腦海深處的情景。
隻是此刻的蘭白毅想着過往之事,在大大的日頭之下,生生打了個寒顫!
***
周永良出自官宦世家,後因家人犯事被連株連,受宮刑後入宮為奴。
那時,他不過七歲。
因為年齡小,不懂得看人臉色。
因為從小養尊處優,不能快速适應自己身份的變化。
入宮後的他,很快開罪于自己跟着的大太監,那一次自己被摁在水裡,幾乎丢掉了性命。
後來他被人所救!
随着閱曆的增長,自己逐漸位高權重,那些為難自己的人早就魂歸故裡。
現在,整個皇宮裡,除了皇帝,沒有人敢對他吆來喝去,就是郝明遠,和他說話的時候,也是客客氣氣的。
也許是從小一起長大的原因,陛下從未懷疑過他。
因為所做之事影響甚大,他一直小心翼翼,唯獨在南雲那次,他公然違背了陛下的意願。
他自以為“天高皇帝遠”,可沒想到“陰溝裡翻了船”。
不過月餘,書杭便得到了闵鶴商行傳來的消息。
“聖使官周永良在南雲所行所舉,無一僭越!”
“但是,他在南雲期間,以及離開南雲後,雲城有以下不合理之處……”
“第一,頒發聖旨之前,參與原南雲重臣書房議事的下人,全部死亡。死亡原因:水土不服!”
“第二,聖使官在南雲期間,當今皇後和三皇子殿下之聖賢,傳遍雲城。百姓隻知三皇子,不知太子殿下!最先傳出皇後娘娘賢名和三殿下聖名的說書先生,說是有外地口音的人專門請他說的,他甚至因此發了一筆橫财!”
“第三,雲城富庶,衆豪族離開後,曾經占據雲城的幾大勢力,都被大秦當朝權貴把持。其中,最大的勢力為樂藝地下錢莊,其少東家喝醉酒時,不止一次聲稱’自己為宮中貴人效力‘。”
“然,其上家自稱’魚府管家’。臣收到闵鶴商行的消息後,專門打探了魚府的情況,這三年魚府的幾大筆巨額花銷,都是在樂藝地下錢莊的報賬人,上京之後發生的。”
“第四,明大人談及女兒進宮之事,隻說’陛下的旨意,臣不敢不敢妄言‘。此後,不肯多說一句。”
聽完他的回禀,皇帝沉思片刻才說話。
“之前周永良去南雲時,魚府派的什麼人去南雲的?兩人可有接觸!”
“是三管事。兩人沒有任何接觸!”
話落,殿内不再有聲響。
隻是三管事,卻拿到了最大的錢莊。
從未接觸,到底是避嫌,還是欲蓋彌彰?
沒有任何證據,但是結果一目了然!
“傳鳳沁!”
片刻之後,一個身着黑衣的男子步入殿門,單膝跪地行禮。
“拿下周永良。不管用什麼手段,朕要知道他是什麼時候出的問題!”
***
次日,鳳沁前來回禀。
“陛下,周永良招認,五年前,他在得罪太子殿下之後,皇後娘娘便開始接觸他!”
“五年前,得罪太子?怎麼回事?”皇帝沒想起來怎麼回事。
“禀陛下,他應該說的是梧桐苑落鎖那件事。”郝明遠小聲說。
經過郝明遠的提醒,皇帝這才記起梧桐苑的事。
梧桐苑是東宮的一所小院子,也是太子看中的卧房所在。
太子十歲之前,一直住在貴妃的承明宮,十歲的時候,他想着太子年齡大了,就讓他搬到東宮。太子看了一圈,相中了梧桐苑做卧房。
東宮很大,這本是無可厚非之事。
當時,是周永良負責梧桐苑的打掃事宜。
太子的一個小丫鬟很負責,每天都去梧桐苑看看,哪裡需要添置,哪裡需要重新布置,一切都安排的很妥當。
某一天這個小宮女不知什麼原因,被人砸破了腦袋,鎖到了梧桐苑裡。
等發現的時候,人已經涼了。
太子要求嚴懲周永良,因為那一天之前,梧桐苑從來不落鎖,偏偏那天落了鎖,而且是在周永良去了之後。
如此不合理之處,打掃的宮人不應該沒有注意到,所以唯一的解釋就是他們在包庇兇手,甚至,兇手就是他們中的一員。
周永良的解釋是,因為太子的一些東西已經安置進去,所以才落了鎖。
最終的結果,周永良因為疏忽,被自己貶出了長信殿。長信殿是自己的寝宮,這些年一直是由周永良在打理。
那之後,太子雖然搬進了東宮,但是卻沒有住到梧桐苑。
梁子就這麼結下了。
皇帝想到這裡,眼睛無意間瞥到鳳沁的目光有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