媛媛頭次進宮,又留宿于宮苑内,太皇太後擔心她想家,特意囑咐青岚:“一會你去看看她,有什麼不合意的地方,盡管讓她提。女孩子家應該養的嬌貴些。”
青岚不禁歎道:“顧家娘子有福氣。隻是這才第一日,您對她的恩寵未免太過了些。”
太皇太後隻是:“吐蕃猖狂,攻略沙州,去歲一戰,顧林生獨子受了重傷,聽聞現下連弓也拉不滿。如今我們留了人家娘子在宮裡,還要委屈了人不成?”
“太皇太後說的是。”青岚又為難地說,“隻是,陛下那裡……”
她的停頓又讓太皇太後心裡添了堵。白日裡的情形她看得出來,皇帝對她安排大為不滿。罷了,眼下兩個孩子年歲不大,不必急于這一時半刻,尤其她也需對顧家女的心性多些觀察。
稍後,太皇太後又改口道:“你隻管去看她,不必提我就是了。”
臨近戌時,青岚到了媛媛所在的偏殿。
媛媛果然尚未就寝,不過已經拆了頭發,穿一身藕荷色緞面寝衣。
與人不熟,深夜能得太皇太後跟前的紅人造訪,媛媛卻如此裝扮,面上有些赧然。青岚上前拉着她的手道:“是我擾了娘子歇息。——我是來問,給娘子送來的衣裳合不合身?”
她午後才量了尺寸,晚膳前尚衣局的人就送來了幾套新衣,且樣式新穎,配色鮮亮,她看後滿心歡喜。若是在家裡,她指定把幾套新衣來來回回地試上幾次,而後再想着哪套衣裳站在何處比較出彩,再之後,她會讓侍女穿上這些衣裳,規定她們站在樹下,或是坐在廊下,并且吩咐她們千萬别動,否則她的畫就畫不好了。
奈何這是宮裡,她無功而得恩賜,心中難免忐忑,此刻便答:“多謝太皇太後賞,衣裳很合身。”
青岚退後一步仔細打量她,媛媛雖隻有十四歲,卻已是身量纖纖,說是十六七歲的女郎也無人生疑。再看那頭柔順烏黑的頭發,在燭火照耀下,像是尚好的玄色緞面,很有光澤。面容更是不必說了,這樣端麗的人,免不了讓人多看幾眼。怪不得太皇太後見了她就喜歡。
“也不拘着衣裳,旁的若不合心意,隻管告訴我,我叫人改好了給娘子送來。”
媛媛在家裡的确是得寵的那位,不過往常有想要的物件,也不是全都能滿足,或有不如意的時候也不能随意發洩,漸漸的,她就明白了,人的欲望不能太過。誰料進了宮,她沒被宮裡森嚴的規矩吓到,卻先被恩寵過多驚到了。
“嬷嬷折煞妾了。天恩浩蕩,妾感激不盡。宮人手藝尚乘,妾沒有任何不合心意的地方。”
青岚微微笑過,又道:“娘子不必與我客氣。——眼下弘德殿裡少有與娘子一般大的人,待過幾日,我挑了好的陪着娘子,也免得娘子想家。”
“多謝嬷嬷。”
媛媛請青岚坐下,給她倒水,而後主動問起:“六大王好些了麼?”
白日裡媛媛被傅練的情形吓了一跳。她隻記得,從前家中從弟曾有吃多了糕點引發腹痛的舊事,遷延大半月才好,宮裡的郎君們養的更為金貴,想來也少不得遭罪。
“勞娘子挂心,紫宸殿來人回禀過太皇太後,說是六大王回去後不多時就好了。”青岚細說,“不過陛下照舊傳了醫正過去,說是小孩子脾胃弱,叮囑他日後少吃甜膩的東西。”
“如此,太皇太後也能放心了。”
青岚點了點頭。她看媛媛似有疑惑,就問:“娘子怎麼了?”
“六大王年歲尚小,怎不是由太妃或是太嫔撫養?”
這并非皇家秘辛,是以青岚也無思索便說與她聽:“六大王出生時,先皇後血崩,整個太醫署都沒把人救回來,先帝傷心,沒多久也就崩逝了。太皇太後也跟着傷心了許久,就把六大王帶到弘德殿親自撫養,奈何前幾年朝廷上的事一直不大順心,又趕上太皇太後鳳體違和,而咱們陛下又是個至孝的主,于是,六大王三歲的時候就搬至了紫宸殿,倒也是陛下和親王間的手足情深。”
“原是這樣。”
“往後娘子有不解之地,亦可問我。”青岚拉着她的手,溫聲道,“在宮裡,仔細些總不會出錯的。”
“哎。”
兩人又說了幾句話,直待青岚想着太皇太後就要歇下了,她得回去伺候,便也催着媛媛早些就寝。
青岚果然沒有食言,翌日午後就選好了一位皮膚白皙,模樣清秀的宮人,名字叫雲舒。可惜不巧,尚沒等青岚把人領去見媛媛,鹹宜長公主便先來了。
鹹宜長公主小字楚楚,乃今上女弟,隻比今上小一歲,兄妹兩人感情不錯。長公主性子活潑,對琴棋書畫不感興趣,倒是偏愛擊鞠,又嫌宮女技藝不佳,常常和今上在演武場一起下場。偏是今日,她看見太皇太後跟前多了個年齡相仿的人,也不擺公主架子了,而是主動和媛媛說話。
諸如年齡幾何、平素喜好以及其他,兩人倒是聊得來。而後,傅楚楚便對太皇太後道:“阿婆,我喜歡她,不如阿婆把她賞給我吧?”
媛媛的母親早逝,她跟随祖母留京生活,盡管年歲不大,也少不得幫趁着理家,因而對家中或放人或買人的事也有些眉目,那她對于鹹宜長公主這個“賞”字的理解就很通透了。原來她以為,進了宮的人陪伴公主或郡主讀書,會和民間閨中密友那樣,現下看來并非如此。起先她還盼着能陪伴她們,如今方知,是她不懂規矩,癡心妄想。
傅楚楚的話無疑也刺了太皇太後的耳朵,老人家聽罷之後看向她,她卻向往常一樣歪着小腦袋等待太皇太後的決斷。
這時,青岚上前解釋:“尚沒來得及和長主說,這是顧林生将軍家的女郎。”
她如何不知這是顧林生的女郎,正因陛下特意告知她,太皇太後宮裡來了新人,配做她的玩伴,她才巴巴地趕來了。宮裡的規矩和門道她沒完全學會,卻也是耳濡目染了十幾年,日後總歸要嫁人,能與朝臣之女結交,對公主來說也有益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