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网

繁體版 簡體版
恋上你看书网 > 但為君故 > 第14章 第十四章

第14章 第十四章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帝王納後,雖有各司忙碌,太皇太後和楊太妃也少不得過問細節。

眼下禮部已經議論好了儀禮流程,就待遣使去顧家了。自那日顧家太夫人接回了媛媛,宮裡召顧林生回京的旨意也已經發了出去,一切有條不紊進行着。

這日太皇太後又和楊太妃說話:“先皇後和先帝去得早,多虧你一直在後宮照看着幾個孩子。除了六郎外,皇帝的幾個兄弟已陸續出宮建了府,到如今,皇帝也要娶娘子了。”

楊太妃恭維道:“妾哪敢邀功,是您不吝賜教,妾學着做這些,勉強讓您看得過去罷了。”

先帝的幾個妃嫔,雖也偶爾有争風吃醋的事生出,但整體皆是識禮顧大局的人,尤其這為楊太妃,為人細緻,做事穩妥,這幾年來把後宮的事料理得井井有條,這才讓太皇太後能安心顧及朝廷事務。

言說起照看先帝的孩子,楊太妃為難地說給太皇太後聽:“方才得了太皇太後誇贊,此刻妾就要給您請罪了。聽說六郎這幾日精神不大好,連膳食都吃的少了……”

這些天太皇太後大多在聽禮部的官員說皇帝大婚的事,因而忽略了尚住在宮裡的幾個孩子的晨昏定省。,此刻便道:“炎天暑熱本就食欲差,他精神不大好,皇帝應該請醫正給他看看。”

傅練本不由楊太妃撫養,奈何近期傅祯也沒什麼心思管他,楊太妃少不得跟着費心,這時斟詞酌句道:“妾問了他的保母,方知前幾日陛下……責罰了侍奉他的人,更是把幾個内臣打發去了掖庭。”

紫宸殿連馮全都不清楚傅祯何故忽然沖六大王拉了臉,後經王順提醒才恍然大悟,卻也是對此緘默不言,當楊太妃問起時,他們隻是滿臉作難,統一說陛下要讓六大王拜師讀書。

于是,楊太妃也隻和太皇太後說:“大約是陛下覺着六郎到了讀書的年紀,不宜整日瘋耍玩鬧吧。”

太皇太後聞言挑了眉。

傅祯是先帝長子,先帝最是疼寵他,兩歲時就封了太子。向來太子以修身養德為重,偏是五歲的時候,先帝擔心讀書辛苦會累着他,明明看出他聰敏,竟也不顧及日後朝臣對未來主的評價有失偏頗,居然說恐其年幼領悟力不足受先生斥責,愣是待他長到了七歲方拜師讀書。

彼時傅祯為皇太子,尚且能捱到七歲正式讀書,這個時候反而嫌傅練吵鬧了。

即便他這想法是為傅練好。可太皇太後還是覺着此事蹊跷得很。

隔日喚來傅練,太皇太後果見他整個人都恹恹的,便問及此事,傅練居然因為悟到了君臣之禮不敢依着本心說話,況且他知道阿婆喜歡顧家娘子,他卻急着告知陛下顧家娘子出宮了,原本希望陛下能開心反而讓自己的人遭了懲罰,便也沒臉說實情了。

又過三日,顧林生抵京,入宮觐見聖人和太皇太後。

去歲冬季他才回京述了職,眼下邊境無戰事,京中也安定,卻忽然召其回京,顧林生心有疑慮,這趟返京多少有些不安。

依着傅祯對顧家的印象,那自然是國之重臣,偏是因着納後之事,傅祯覺着顧家借着軍功輕狂無禮,就要欺辱到他頭上來了。

這次見他,傅祯面對将來的國丈,僅僅是有幾句場面上的問候。

君王對臣卿有疏離感,臣卿們并不會疑心君上有過錯,反而會認為君王性子如此,他們往後更應小心。

太皇太後倒是問得細緻,諸如隴右糧草是否充足,開墾屯田是否順利,所牧馬匹是否優良,以及互市情況如何等。顧林生不敢有所欺瞞,如實奏報後,卻也免不了吐些苦水。

國朝實行府兵制,戰時用兵,閑時農忙,然則國朝疆域擴大,需要将士長期離家戍守,而戰争之多,百姓難□□離失所,或是脫籍為奴,或是逃亡别地,往日人丁興旺之家變作十室九空,緻使兵源出現短缺,也于國朝稅賦有損,長此以往,于國不利。

他所說的并非個例,隻是前幾年相權有意欺辱君權,是以朝廷無心應對這些,茲事體大,一時半刻又不能定下應對之,法眼下能做的隻能先吩咐各地,嚴查逃亡人口。

“顧卿之難,我都曉得。”太皇太後點頭說,“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朝廷之難,顧卿也需體諒。”

顧林生慌忙行禮:“太皇太後這樣說,臣唯死而已。”

女人家辦事往往比男人更有耐心,尤其太皇太後料理朝務從不會急言令色。起先三省的相公們認為她軟弱可欺,隻想把這好脾氣的老人家和年幼的皇帝供得高高的,把真正的權力握在自己手裡。

大約也正是因為她待臣下寬容,又逢國朝遇到了少主登基的局面,有良心的朝臣們反而有了維護正統,必不可使奸臣作亂之心。

向來大衛的臣子是文能提筆,武能安邦,又有出将入相之慣例。可是太皇太後是個務實之人,雖然身居高位,卻不大喜歡底下溜須拍馬,奈何三省六部之中多有這種人,她每每議事,少不得見他們虛僞之面,久而久之倒也習慣了這種過分的恭維。

可她還是說:“好了,别動不動就是個‘死’。”又看一眼傅祯,他依然一言不發,她隻得續道,“國朝正需要顧卿這樣的棟梁,說這些話也不怕晦氣!”

說完了公事,太皇太後又提到了私事:“顧恒怎麼樣了?”

說起顧恒,顧林生難免心中震顫。他為人父,對下慈愛,可在戰場上,面對萬千兵士,又如何顧得上這些。

去歲沙洲一戰,顧恒胸口中箭,好在救助及時,這才堪堪保住了一條性命,養了大半年才能正常行動,而那創口卻還是會偶爾疼痛。男兒志在疆場,卻連弓都拉不滿了,如此孱弱,即便有他這個做父親的在涼州任大都督,長此以往恐怕不足以在軍中服衆,便幹脆改了文書差事,這事他在年初就給吏部報過了,想開太皇太後已然知曉。雖是憾事,可臣子所憂慮的父子将兵恐會令至尊生疑倒是驅除了。

難得看過了戰場生死的顧林生酸了眼眶,卻又不能在至尊面前失儀,趕忙調整好情緒,叉着手回:“勞太皇太後挂念,犬子一切安好。”

先帝早就不在了,太皇太後能體諒他為人父的心,這時聽來,不免心緒也跟着起伏,老半晌方道:“好便好。”

而後,太皇太後又提及了媛媛入宮一事,隻是前幾日叫崔太夫人接回家去了。

顧林生早在之前的家書中得知幺女入宮侍奉太皇太後,至于媛媛已于前幾日子出宮,崔氏沒來得及再有家書告知,也沒把太皇太後的許諾張揚出去,他自然也就不知情。

這個時候,顧林生恭謹地回:“小女資質鄙陋,入宮叨擾太皇太後多日,是臣的不是。”

傅祯聽了這句,就把眼光撇向了外頭,已經是午後了,疏疏天光灑落下來,卻還是覺着刺眼。

太皇太後微微搖了搖頭:“令嫒行事穩重,我甚為喜歡,隻是争不過你母親,這才被她接回去了,倒是我近來覺着有些不大習慣,很是盼着她再進宮來。”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