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主義的盡頭,說不定就成了虛無主義。可惜,我從來都不是理想主義者。
“你心目中理想的伴侶,應該是怎樣的?”
曾經有人問過我這個問題,說不定以後也會有人這樣問我。我對此隻是坦然一笑,然後無所謂地回答道。
“理想是不存在的。我隻知道,我不喜歡什麼樣的人。”
理想之人,是不可能存在的。
人無完人,就算再怎麼努力變成我喜歡的類型,但始終不會是我的“理想型”。
畢竟,人的喜好都是會變的。我就想問問有幾個人的童年理想能一直理想到老嘛,反正我是不能的。
“但卡維應該不是你心中伴侶的首選吧。”
“我心裡隻有紙片人,沒有伴侶。”
艾爾海森從書裡擡頭看了我一眼,雖然他沒說我什麼,但是我還是能從他的眼神中感覺到了看垃圾的感覺。
“哎,其實恰恰就是因為他并非我伴侶的首選,所以我才會去選他。”
既然要挑戰嘛,就要挑自己不喜歡的類型去挑戰,不然怎麼能探出自己的底線到底在哪裡。
是的。卡維并非我理想中的伴侶的典範,所以,我才能對他那麼狠心嘛~
如果初戀是小少年,說不定我就心軟了。
但那可不行啊,畢竟我又不是真的戀愛腦,一直演下去别說脫發了,真被搞大了肚子,那還真就是得不償失了。
咳,話題扯遠了。
首先,我就來談談為什麼說他不是我理想中的伴侶吧。
“老好人”不适合當伴侶。
其實伴侶是“老好人”或許是件非常痛苦的事。有很多時候,“老好人”會不會護短是個很大的問題。
如果“老好人”不護短,隻會一味的幫助他人,而忽視了家人家庭,别說痛苦了,想要去宰了他的心都會有。
舉個例子吧,假設家中急需儲備某些物品的時候,伴侶卻把那些物品拿去給了别人。
先不管他人是否等着救命這個問題吧,“老好人”或許就算是有猶豫過的,但是最終還是會給出來,因為不給出去八成會良心不安。
這種時候,如果能夠去理解“老好人”當然是好事。
但就我的個人經曆而言,我大概隻能是,可以理解,但是厭惡。
因為我是個自私的人,能做好人的前提,必須是我有餘力的,我是做不到傾家蕩産着去幫助别人。
所以,卡維别說是什麼理想型了,根本就是絕緣型。
“他最近開始存錢了。”
“啊?”
我突然有些不明白艾爾海森這麼對我說這話是什麼意思。撐着臉仔細想了想,便直接皺起眉頭。
“就算開始存了,也很快就留不住了吧。”
他沒有從書裡擡頭,慢悠悠翻到了下一頁後才“嗯”了一聲。
我隐約的松了口氣。我就說嘛,他那種老好人,怎麼會就這樣......
“他說他要建個最完美的婚房,還說他連未來的孩子叫什麼都想好了。”
“.........”
有時候真的挺佩服卡維的抗洗腦能力的。
藥物洗了一次還不夠。用虛空入侵大腦,物理層面上又洗了一次,還是能一見鐘情,甚至連想都不帶想的直接當面求婚了,也是沒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