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网

繁體版 簡體版
恋上你看书网 > 我的鄰居是頂流男明星 > 第22章 第 22 章

第22章 第 22 章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當然,祁楚曜把張婉甯的信息都一五一十地告訴了沈思翊。

聞言,沈思翊拿着鑰匙走到門口,看到張青石的屍體,他俯下身,摸了摸那被血浸透的上衣,果不其然,從他懷中又掏出一把鑰匙。

“這把鑰匙,估計就是張青石自己房間的。”沈思翊拿着鑰匙說道。

祁楚曜的視線落在屍體胸口的劍傷上,他提出了之前的疑問:“你覺得張青石的房間是第一案發現場嗎?”

他心裡琢磨着,如果胸口的傷是緻命傷,那周圍肯定會有噴濺的血迹。可是屍體周圍卻很幹淨,這說明屍體被人移動過。

沈思翊邊觀察屍體邊說:“如果導緻張青石死亡的是胸口上的傷,那顯然,這不是第一現場。但如果張青石的死因不是因為這個,而是别的,比如……毒殺,那就說不準了。”

祁楚曜覺得毒殺的概率不大,因為如果真是毒殺,節目組設置這麼多線索也就沒有意義了,直接找到毒藥不就行了。

現在可知的線索還太少,還得慢慢去查。

正好沈思翊拿到了不知哪間門的鑰匙,兩人一緻決定先去那間房間找找線索。

走出張青石房間時,祁楚曜發現走廊欄杆上擺着四根蠟燭。他靠近一看,發現每兩個房間中間有一根,每兩根蠟燭中間都有燃燒的痕迹。

沈思翊轉頭問祁楚曜,“你如果晚上想去找張青石,是不是得像那天一樣,用蠟燭照明去找他?”

祁楚曜:“是。”

由于張婉甯從來沒進過張青石的房間,這也讓她很好奇義父每晚總把自己關在房裡做什麼。有一次,她端茶上去,因為晚上太黑,二樓也沒有光亮,她摔了一跤。于是,她在二樓每兩個房間之間放了一個蠟燭,方便她夜晚端茶上樓時有光亮照明。

至于沈思翊為什麼說“那天”,這裡還有一些故事。

【那日正午,張婉甯忙于算賬,一位客人突然要求住店。一看,是擺渡人。她驚訝道:“你不是已經住下了嗎?”他沉默不語,愣在原地。

此時,張青石從二樓走下,她趁機拉他詢問此事。張青石也顯驚訝,思索後吩咐她安排一個空房間,但不可為那間之前上鎖之房。她雖不解,但也照辦。

傍晚,她見璟辭也入住客棧,心中歡喜。然一想到父親身上的狼圖案令牌,又陷入糾結,不知是否該告知璟辭。

子時二刻,大雪紛飛。她見義父持劍歸來,命她先回房,稍後有事相商。

子時三刻,璟辭至她房間。她糾結于是否告知令牌之事,故璟辭所言,她并未入耳。

子時四刻,雪止。她終下決心,告知璟辭令牌之事。不料璟辭也稱曾見此令牌,願與她同上樓找義父問明,或許僅為誤會。

她希望解開誤會,遂與璟辭同上樓。至義父房前,借蠟燭之光,她發現房門竟從外以銅鎖鎖之。璟辭覺事有蹊跷,提議撞門。

門開後,他們發現義父已身亡,劍插其身。确認死亡後,他們發現鑰匙竟在義父身上。她驚愕不已,兇手如何能做到殺人後又将門鎖上?

她欲報官,拉着璟辭欲往衙門。然剛出客棧,她忽憶起義父曾欲将虎符交予她,并叮囑不可讓官兵見之。

于是她讓璟辭獨自去報官,自己則返回客棧欲尋虎符。至義父房前,她驚覺屍體已不見!她慌忙進屋搜尋虎符,卻未果。

她擔心璟辭帶官兵回來時她還未集合衆人會顯可疑,便匆忙下樓敲各房門。然而,她發現衆人似乎皆不在房内。她回至前台,發現所有客房備用鑰匙均在……[1]】

這些蠟燭是張婉甯放的,因為她每次找義父的房間都是順着蠟燭的光。祁楚曜思考着,這些痕迹證明有人挪動過蠟燭。那麼,是誰要移動蠟燭,又是為什麼要移動這個蠟燭?

接下來有三十分鐘的找線索環節,還有不知道多長時間的圓桌讨論。

或許能在圓桌讨論環節上聽到什麼有用的信息解決這個問題。

他和沈思翊一起走到最裡面那間上鎖的房間,沈思翊把鑰匙放進鎖眼裡,果不其然,正好能夠放進去。這就說明,在張青石枕頭邊上找到的鑰匙,正是那間上鎖房間的。

屋子裡很安靜,隻有他們兩個人。

祁楚曜邊在房間裡找線索邊問道:“這個應該是梁渡的房間吧?”

很快,沈思翊找到的線索驗證了祁楚曜的猜想。沈思翊在抽屜裡拿出三封信,他打開一看,第一封信上寫道:“你的目的我不關心,隻要能讓我登上皇位,我願意配合你發動兵變。”

第二封信:“楊鵬銘和劉金博已成功上鈎,叛亂即将打響。”

最後一封信,寫着梁王的子嗣表:“元王太子梁濤、墨王三子梁偉、安王四子梁玄、北王六子梁銘、裴王八子梁渡、唐王九子梁徽、景王十子梁逸。”

三封信,前兩封筆迹一樣,很顯然是一個人所寫。祁楚曜看到第三封信上的“裴王”兩個字時,他淡漠的瞳孔倏地震了震。

他所扮演的張婉甯,自從出生起,身上就有個玉佩,是個半塊玉佩。看到這裡,他恍然大悟,玉佩上的名字,是“裴”字的一半。

那,張婉甯和裴王梁渡又有什麼關系?

很大概率是父女關系。因為張婉甯問過張青石這個玉佩的來源,他說這和她的身世有關。

假如張婉甯真的是裴王梁渡的女兒,那麼給她一半的玉佩,是不是意味着梁渡還有另一個孩子流落在外?

那個孩子一定就在這些人之中,會是誰?

祁楚曜正想問沈思翊什麼,轉過頭去,發現沈思翊也正盯着第三封信若有所思。他忍不住問道:“你在想什麼?”

沈思翊微微怔了一下,然後說道:“我在想,這些皇子之間到底存在什麼關系?尤其是太子梁濤和八皇子梁渡。”說着,他又拿出第一封信,補充道:“咱們一開始,以為是太子在追殺梁渡,但現在我覺得,他們也許是一夥的。”

祁楚曜聽懂了沈思翊的意思。一開始他們的猜測可能存在偏差,有沒有可能太子梁濤和八王梁渡因為共同的利益想扳倒朝廷,所以他們找到楊鵬銘和劉金博兩人,誘導他們做出頭鳥造反。兩個皇子再利用他們的身份之便為造反提供便利。一旦造反成功,太子梁濤又會立馬“螳螂捕蟬,黃雀在後”,去收拾楊鵬銘和劉金博,以拿到皇位。說白了,這兩個叛軍首領,不過隻是太子和八王手上的棋子罷了。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