倫敦的城市有着獨特的魅力,就像這個世界的東京,上海,自由發展的城市,有現代的高樓和傳統的建築交錯相應。隻是和東方不同,西方的建築自成特色,隻在書中見過的倫敦塔,大本鐘還有海德公園,從沒想過會以這樣的形式出現在自己的眼前。
每一個學習過英語的人,應該都對倫敦存在過幻想。我們小時候的家鄉,有外國人來還是件神奇的事,甚至還有不能跟随圍觀外賓的禮節就是如此。雖然知道這輩子都不可能去國外,但我學英語的時候也有做過有一天能來倫敦看看的夢。
城市裡的遊客,來自五湖四海,重要的是帶着不同的膚色。雖然聖麗也是全世界人都聚在一起的世界都市,但這滿是傳統建築的背景下,聚着五官與膚色鮮明的外國人,更像是進入了教科書插畫裡的世界。
可是……那家夥到底在哪兒呢?事務所也不在,知名的景點也都去了,下屬的電話也不接。他難道是得到了我來的消息想要躲我嗎?他是不想我來這裡找他嗎?
小虎的電話響起了鈴聲,他看了眼信息後對我說:“哥說會長前天出發去一個叫Southport的地方玩,因為坐的電車所以沒有帶随從,但是他好像沒到那個地方,定的酒店也退了。”
“诶?随從也沒帶?然後失蹤了?他會不會是遇上什麼危險了?比如……被綁架了?”雖然不知道杭州那次他是怎麼離開的,但隐約覺得他就是被綁架走的。他媽媽肯定是以我為威脅,然後他代替我成為了人質,答應他媽媽離開我和史蒂夫複合。不然他也不會離開這麼久,這麼說……英國不是史蒂夫的家鄉嗎?開學後也沒在學校裡見過史蒂夫,他肯定是為了和史蒂夫複合才來的英國吧?
“哥傳來了他之前買的車票,他應該是在這條線路沿線的站點下車了吧。”
“我們……能回去嗎?”小虎的話沒進我耳朵裡,我這樣說到。我們這時正站在白金漢宮前的大道上,女王的皇宮威嚴壯麗,但也如同有錢人都會有的莊園建築,在我眼前變得微微有些模糊。
“說什麼呢,我們好不容易來這裡的,連面都不見就走了嗎?”
“我好像不應該來這裡的。”
“诶~少爺在說什麼呢,都來這裡了,就别想這麼多了。”說着,他就拉着我的手往公交站的方向走,
這拉着我的模樣,倒有點像是泰恩在帶着我走。坐公交到了Euston,待我回過神時列車已經開動起來。街景在我的身邊往後走去,讓我又有了自己還身在歐洲的實感。
剛剛開始想自己該不該來到這裡,思緒漸漸走遠,又開始想要是真的遇到了佑善和史蒂夫該怎麼辦?這樣連招呼都沒有的見面,要是正好撞見了兩個人抱在一起的畫面該怎麼辦?唉,怎麼想我都不該來找他的,現在坐飛機去泰國還來得及嗎?
“可是這車停靠這麼多的站點,會長到底是在哪站下車了呢?如果是大站,應該會有辦法調查到行蹤吧。他下車的地方,難道是小城市嗎?”
小虎的折疊式手機展開成了一個PAD,正搜索着沿線城市的信息。也是,這點線索都沒有?綜藝節目的大型捉迷藏都不帶這麼玩的。這樣怎麼可能找得到人嘛?就這麼巧他在我們到達前離開了倫敦,一定是上天讓我們這一次見不到面。
我剛說完了我們該認命的話,小虎的PAD上出現了一張照片。那照片上是一個小小的鐘樓,那鐘樓靜靜地伫立在一個四岔路口的最中央。路自他的腳下向四個方向延伸而去,四周是傳統的古歐建築。雖然從造型到風格完全不同,我卻生起了一種熟悉感。就像是在兩個完全不同的人身上能感受到類似的性格,這鐘樓的氣韻和清萊的黃金鐘樓有些像。
“這裡是哪裡?”我趕緊伸過手去滑回這張照片。
“我看看……Ormskirk?這是什麼地方?我也沒聽說過呢。”
“我們就去那裡吧。”
“真的?你認識這裡?喔~這也太神奇了吧,真愛之間真有心有靈犀這種事嗎?”
“不,我也不認識那裡……我隻是想去那裡逛逛。”
“這樣嗎?不過我覺得會長應該就在這個地方了。”
“你怎麼知道?”
“因為我相信少爺和會長是真愛。”
說什麼呢,這又不是在演電影,哪兒有這麼巧合的事發生?
原來名叫Ormskirk的小鎮,和原本的目的地距離不遠,也不是坐公共交通不能到的地方。這麼點距離,佑善就算到了這個地方也不可能取消在Southport的旅館。不過既然都來了,還是忍不住想去街上逛逛,特别是想看看剛剛在照片裡看到的鐘樓。
我們到的時候正是傍晚,天空已漸漸變得昏暗。夕陽應該在我們還在火車上的時候收起了餘晖,他原本應該在的西方,是一座隐隐顯現的教堂。
我終于照着地圖走到了鐘樓下,和熠熠生輝的黃金鐘樓相比,這座磚石鐘樓更像是個村口的老人,年邁但又健朗地站在那裡俯視着在他身邊走過的遊客,賜予他們最好的祝福。
沒有金色的外殼,卻還是讓我忍不住想起在清萊的那一夜。夜晚的街道,那身影自模糊的遠處漸漸出現在自己的眼前,想着想着,眼前也變得模糊起來。
“要不要先找個地方吃晚飯再等?”
我在鐘樓邊站着,不知不覺間天色已經從灰色變成了深黑。我也不知道我這樣站了多久,雖然出神但仔細檢索每一張面孔。隻是和大都市不同,這裡很少見到亞洲面孔。
小虎應該餓了吧?隻是對這裡也不熟,該去哪兒找吃的呢?一邊就有一個姜餅小人,但走到面前結果是個旅行社。這小人好像是城市的标志,并不代表某家飯店。不過,這種古鎮雖然風格完全不同,但修得這麼規整不用說是拿來賺旅遊錢。這種地方飯店應該不會難找。
“哦!那個怎麼樣?”
往西走了沒幾步路,就看到了一個Onesterling inn的招牌。有些像聖誕蛋糕上常見的姜餅小屋的建築前,露天茶座上坐滿了人,不少人舉着啤酒碰杯。
這兒對我來說也太有西洋風情了吧,周圍的人吃着西餐随意地用英語閑聊着,雖然跟不上他們的語速,但還是有種在英國電影裡的感覺。我四下打探着周圍,尋找些點菜的靈感。他們的桌上也像以前看的電影一樣滿是簡單的西餐,當然還少不了那道滿受吐槽的炸魚薯條。
等等,庭院最角落的那個位置上坐着一個人,因為坐在最角落裡所以顯得沒有存在感,但我的視線卻在那人身上無法移開。
這位有着典型華人長相的男人,我再熟悉不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