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网

繁體版 簡體版
恋上你看书网 > [二戰]我心遺失海德堡 > 第19章 柏林夏季奧運會

第19章 柏林夏季奧運會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時間來到1935年9月15日,納粹出台最新的種族主義理論,這兩部為未來大規模屠殺猶太人奠定基礎的法律《帝國公民法》和《保護德國血統和榮譽法》,合稱紐倫堡法案。

《帝國公民法》從種族上切入,依據家族譜系來規定種族,法案規定,祖父母輩中有三個或更多出生在猶太宗教社區的人即為猶太人,他們的“種族”身份會傳遞給子女和孫輩。

在該法案的解釋下,德國猶太人不再是公民,而是“國家屬民”,他們被剝奪了德國國籍和基本權利。

《保護德國血統和榮譽法》從婚姻上切入,禁止猶太人和非猶太裔德國人通婚,并明令禁止這兩類人之間發生性行為,否則就是“種族污染”,為了防止不受歡迎的嬰兒出生,禁止猶太人雇傭年齡在45歲以下的德國女傭,以防猶太人迫使這些女傭犯下種族污染的罪行。

這兩部法律幾乎完全剝奪猶太人的生存繁衍的權利,納粹真正做到了思想的滅種。

勞拉最厭惡這種種族法案,因為每一次不合理法律的出台,必然引起受害者的反抗,反抗之下必有暴力執法,時常伴随着槍聲和流血事件,出于人道主義,無論是哪一方受傷,醫生都要醫治。

完全就是跟在這幫神經病後面給他們擦屁股,徒增KPI罷了。

被迫加班的勞拉盯着這張“紐倫堡法案”的宣傳單,棕褐色的紙張,表格最上方标題處用紅字寫着“Die Nürnberger Gesetze”(紐倫堡種族法),下方則用樹狀圖詳細地繪制了識别猶太種族的方法,白色圓圈代表“雅利安人”德國人,黑色圓圈代表猶太人,部分陰影圓圈代表“混血”。

納粹制作這種圖表的初衷,被美其名曰為“幫助德國人更好地理解法律”,因為隻有“完全”的德國人才有權得到法律的充分保護。

“這可簡直要比人體血管複雜得多了。”勞拉用鏡片的餘光看了一眼坐在面前的男人, “設計繪制這些精美圖紙的是哪位人才,在政府工作無法全面發揮他的長處,我更推薦他去廣告公司。”

“你又在胡說八道些什麼?嘶——啊!”

弗裡德裡希被勞拉猛然用力勒緊了傷口,痛得他猝不及防地大叫了一聲。

“或許這種打打殺殺的活計不适合你,我認為你更适合在宣傳部任職,和戈培爾部長一起燒燒書、在廣播公司發表一下演講,或者在《法蘭克福日報》上寫寫文章也行。”

勞拉拍了拍他緊繃的胳膊肌肉: “放松,我得給你來上一針抗生素。”

“我警告你最好不要在背後議論部長,他可不是你……”

“噢我說什麼了?”勞拉一針紮在他胳膊上,緩緩推進注射器, “ 說起來他還是我的前輩呢,我們都畢業于海德堡大學,他的頭像還放在榮譽畢業生那一欄呢……噢他學的是哲學,我聽說他以前時常撰寫小說和喜劇,但可惜不被出版商認同。”

希特勒和戈培爾,一個落榜美術生,一個不得志哲學家。

這個“創造希特勒的人”,一生追随陪伴希特勒,和他創造了存在時間長達12年的納粹帝國。

勞拉覺得這些學藝術文學的人,時常在天才和瘋子的危險邊緣反複橫跳。

“這可真是糟糕的一天!”弗裡德裡希把襯衣的袖子放下來,一邊不滿地抱怨, “你的職業水平和态度堪憂。”

“哦,”勞拉一邊收拾着器械一邊轉頭對他說, “如果你來早一點,或者幹脆像個英雄一樣中槍失血過多昏倒在地,就會有别的醫生給你治療,而不是像現在這樣活蹦亂跳着喋喋不休。”

勞拉累了一天,不是很想對這個人說話客氣。

這兩年見到弗裡德裡希的次數不多,但每一次這個家夥都像第一次見面一樣,好像在西伯利亞喝過幾年的冷風,和她說話都帶着冰刀,又賤又惡劣,不知道是因為看不起她這個海德堡來的“鄉下妞”,還是因為她和迪特裡希家熟識。

“你們怎麼打算處置那個猶太人?”勞拉問。

“當然是……怎麼?”弗裡德裡希警惕地回頭看她,忽然露出那種賤兮兮的笑容, “我勸你最好還是不要聖母心泛濫再多管閑事,迪特裡希家的可不是什麼時候都能給你擦屁股。”

“上帝啊……”勞拉深吸一口氣,決定收拾好東西馬上離開。

見勞拉吃癟,弗裡德裡希得意洋洋地站在一旁整理自己的軍裝,指揮士兵出去發動車子。

“哦對了,”勞拉像是忽然想起來什麼似的,她威脅道, “如果有那麼一天你要上戰場了,你最好祈禱自己不會受傷,受傷了也不會遇到我,否則我有一百種方法讓你比‘戰死沙場’更痛苦。”

說完摔門離去。

身後傳來弗裡德裡希狂傲但無力的怒吼: “如果有那麼一天,你還沒資格給我治療!”

他媽的,年輕天真得就像孩子,勞拉心想,他們還不知道接下來将會面對什麼吧。

1936年3月7日,希特勒派遣一支3000名士兵的軍隊,涉入《凡爾賽條約》中明确規定為非軍事區的萊茵蘭,對面100萬訓練有素的法國軍隊卻無動于衷。

期間德軍沒有遭遇任何抵抗,就像進入了自家的後花園一樣随意。

自此,希特勒完成了這場他人生中空前絕後的豪賭,不費吹灰之力就拿下這個位于德法交界處,東鄰魯爾工業區,西向法國阿爾薩斯和洛林的重要地區萊茵蘭,為發動二戰赢得了工業基礎和豐富的礦産資源。

這是場蓄謀已久的行動,昭示着這個國家又向戰争邁進了一步。

不僅是軍隊擴張,物資生産也在持續投入,許多失業的德國人都在這個過程中重新獲得了工作,德國的軍事、政治和經濟實力都在以一種不可思議的速度迅速增長,希特勒做到了他的承諾,他不僅要建立第三帝國,他還要創造世界超級強國。

1936年8月,在一戰後備受《凡爾賽條約》折磨積貧積弱的德國,竟然以東道主的實力和魄力,承辦了第十一屆奧運會,雖然這場賽事被後世認為是個曆史錯誤,是國際奧林匹克運動發展中的一場悲劇。

這幾個月,納粹一直在精心籌備即将到來的夏季奧運會。

全新的大型體育場所坐落在柏林,其上高高懸挂的奧林匹克旗幟迎風飄揚,卐字标記随處可見,各種紀念場所和街頭的房屋被裝飾一新。

原本在街上挂滿的各種反猶标語被臨時撤下,取之而代的是各種靓麗的彩色海報,封面上的運動員是象征着優秀德國公民的金發碧眼“雅利安男子”,他們是納粹德國和古希臘文化的正統繼承人,擁有英武的體魄和鮮明的五官,輪廓有大衛雕塑之美。

希特勒想借助這一場國際賽事,證明并大肆宣傳他的雅利安人種優越的理論。

3422名火炬手,沿着從希臘奧林匹亞的古代奧運會會場到柏林的火炬進行接力傳遞,熾熱震撼的火炬遊行和集會,吸引了大批年輕的德國人,他們高呼着投身于納粹運動中。

但勞拉覺得,不管這個國家變成什麼樣子,學校和教會可以放假休息,但被指定的柏林醫院,裡面的醫生和護士是一天都不能夠閑下來。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