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她唯一能做的事,就是卧床修養。
原主的這副身子太弱了!
即便到現在,蘇沐瑤終于能下地行走了,但最多隻能走到房門口,再遠一點,她就覺得氣喘心慌,支持不住,必須得坐下休息。
蘇沐瑤并不欲勉強自己,除了偶爾必須要下床外,大多數時候,她都遵聽醫囑,乖乖的窩在床上養病。
在卧床修養的空閑,她也漸漸的從雲墨口中,問出了許多信息。
包括雲墨身世背景、入府前經曆等;以及過去兩個多月,原主重病在床時,外面發生的諸多變化。
當然也包括壽膳房的相關情況。
壽膳房作為宮中第二大的膳房,裡面的運作也是井然有序。
主要分為三個部分:定膳、備膳、和分膳。
定膳是拟定每天需準備的膳食:主膳和副膳。
當朝習俗是一日兩餐,又叫朝食飨食,說直白點,就是主膳隻有兩頓,一早一晚,必不可少。
類型、數量方面都有相應的舊制。
早膳至少要準備五類粥飯,八種面點,九碗冷碟,十六道硬菜;
晚膳至少要準備兩品火鍋,六味茶湯,九類餅酥,十二種素炒,三十八道硬菜。
具體定主膳的方法沿襲前朝,采用流水席,将全天下菜肴名字都寫在水牌上,每月上旬的時候,欽天監會選出一個吉日良辰,開始随機轉,轉出下一個月每天早晚兩膳需要準備的菜肴。
定好之後,再由專人呈報給内務府,内務府在每月下旬的時候,開始調配資源,将各大膳房下個月需要用的瓜果蔬菜、米面糧油等基本用度提前安排好。
等到年終,内務府再将一年總用度計算出來,呈交給戶部清賬。
但很多時候上層主子吃飯都具有随機性,或額外想吃點什麼,或晚膳之後又有些餓,而這些不在預定計劃内的膳食,統一稱之為副膳。
所以,膳房的管事每天大部分精力都放在副膳上。
拿早上來說。
寅半(四點)的時候,他們就得去皇上、太後、高位妃嫔的宮門口等着,卯時(五點至七點),宮裡的上層主子陸陸續續的起身洗漱,宮内服侍的太監女婢詢問主子早上想吃什麼,問清楚後,便出去和侯在宮門的管事對接。
那些管事回到膳房後,會一直盯着庖廚,直到膳食備好、分好之後,再在辰中(八點)之前派人送去各宮。
了解了這些,蘇沐瑤便打起了鑽空子、吃飽飯的主意。
雲墨之前也按着普通宮人的作息活動,寅時起身,卯時服侍原主洗漱,辰時去壽膳房拿早膳。
這樣,等雲墨去取膳時,那些管事剛好伺候完上層主子,便開始盯着底下人給各低位妃嫔分膳,這自然是他們中飽私囊的大好時機。
所以昨天晚上的時候,蘇沐瑤吩咐雲墨,讓她早上起身後直接去壽膳房取早膳,錯開那些管事在壽膳房的時間。
管事們都不在,給她們分膳的,就隻有膳房的仆役。
他們就跟現代食堂裡面做鐘點工的大媽一樣,因為食堂不是自己家開的,所以給每個人該分多少就是多少,甚至,你對他們笑一笑,說些好話,還能多給你分幾湯匙。
果然,今天早上的膳食,要比平常拿回來的好上不知多少倍。
吃了一頓飽飯,雲墨摸了摸肚子,表示很滿足。
她發現,自從小姐上次高燒之後,就有些不一樣了,。
之前的小姐,美則美矣,但不似世間人,興許是因素來體弱,小姐眉宇間總籠着一絲揮之不去的輕愁,真真跟病西施一個樣子。
但現在的小姐,像忽然煥發了生機一樣,周身的愁苦都散去了,眼神中帶着一絲溫柔和沉穩,如春風化雨,潤物無聲,不知不覺中,她就被感染了,心裡多了一種莫名的力量。
雲墨有種直覺,隻要有自家小姐在,她們以後在宮裡的日子肯定會越過越好。
蘇沐瑤看着雲墨,又想起了一件事,輕聲囑咐道:“以後每天的早膳,你都按着今天的時間去取,但是晚膳,你還得按着正常的時間去取。”
雲墨撓了撓頭,雖然知道小姐這樣說,必然有她的道理,可她一時還是想不通。
這樣下去,她們豈不還是要饑一頓飽一頓了?
而且,晚膳要比早膳豐盛呢。
蘇沐瑤搖搖頭,失笑道:“傻丫頭,膳房的那些管事都是人精,銀袋子少了一筆進項,他們會發現不了?”
要總趁着他們不在膳房的時候去取膳,他們豈能不恨?
她在宮中沒背景、沒實力,再得罪壽膳房的管事,豈不是把自己往火坑裡推?
所以,要做的隐晦些。
取早膳的時間提前一個時辰,即便有人問起來,雲墨也可以推說,自家主子身體不好,每天早上都得吃藥,所以她得早早的取回膳食,然後給主子熬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