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网

繁體版 簡體版
恋上你看书网 > [紅樓]吾皇黛玉 > 第110章 吾皇黛玉第一百一十回

第110章 吾皇黛玉第一百一十回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晴雯聽到黛玉接過茶喝了幾口,正要沖進去,提醒姑娘茶水裡有問題。

忽見章明擋在她面前,向門内擡了擡下巴,“晴姑娘,準備送水進去了。”

“知道了。”晴雯拖長了聲音,想來隻有等服侍姑娘沐浴的時候再說了。

乍見到黛玉身上多出不少紅痕,晴雯立時埋怨道:“眼見入夏,難不成讓姑娘不穿香羅紗,又換上夾的。”

“表哥幫塗了藥,明兒早上就消了。”黛玉綿綿軟軟地走進浴桶中。

晴雯忙道:“我聽見太子偷背着人,說了一些莫名其妙的瘋話,姑娘聽聽是什麼意思……”

黛玉迷迷糊糊地聽着,搭在浴桶邊緣的手驟然捏緊,蹙眉站起,反手抓住晴雯的手,喝道:“快!幫我催吐!”

“哦!”晴雯立刻點按了她的郄門穴、内關穴,黛玉嘔意上來,偏頭将方才禛钰喂她喝下的茶都吐到了地上,又漱了漱十次口才罷休。

什麼叫“從此你做一品夫人,我做孤家寡人”?什麼叫“忍過十年‘相忘生離’,就不會‘相殺死别’了”?

黛玉心中驚愕萬分,揉着脖子暗中忖度,百思不得其解,隻得吩咐晴雯道:“以後但凡我入口的茶水、湯粥都不要讓表哥碰。若我推脫不過,你想法子幫我換了。”

晴雯點頭道:“好。”

黛玉沐浴好後,原本想質問禛钰,以求解惑,誰知他酣然睡去,眼角猶有淚痕。

想到明日他就即将遠行,黛玉不忍将他喚醒,隻得輕手輕腳地躺在他身邊。

待太子遠赴茜香國後,黛玉按捺下心中的疑惑,攜了湘雲、晴雯、紫鵑去巡視名下的田莊和商鋪,查看夏糧收成情況。

接連數年旱澇不定、鼠盜蜂起,蝗災頻發,連年歉收,也不知禛钰施了什麼法,總之他買的田莊幾乎不曾受到鼠蝗侵害,出息還不少。

可大多數百姓的田地,損失慘重,甚至顆粒無收。偏偏這時候,朝廷的賦稅、徭役、雜捐都在增加。

無論是耕地稼穑的農民,還是行商坐賈的商人,被迫繳納各種苛捐雜稅,讓本就艱難的生活越發雪上加霜,人人怨聲載道。

荒村野郭外,一個癞頭和尚,糞掃穢衣,手捧空缽,嘻嘻哈哈,口内念着幾句言詞,道是:

蝗飛鼠舞炊煙斷,血染山河不忍看。寒門貧賤苦凍餒,簪纓世族多憂患。仙姝長情空悲歎,鴻蒙不去紅塵亂。欲問誰能破難關,忍苦酬恩淚始幹。

黛玉騎在馬上,将其歌聽在耳中,雖不甚明悟,卻不由放在心上反複品咂,總覺得這癞頭和尚所言,與禛钰舉動異常有關。

正待調轉馬頭追上那和尚問一問,哪知擡眸間,展眼不見人影。

黛玉先回了林府一趟,與父親詳細溝通了一番。才知巧立名目加收浮費、增加勞役是宣隆帝的意思。陛下不願死後南遷金陵下葬,想在京郊新修規模宏大的皇陵,耗資甚巨,預算高達八百萬兩白銀。

身為戶部尚書,林如海既要為國庫留足充分的錢,用以修繕工程、支應戰事。皇帝又不想從自己的内務府裡撥銀子,又拗不過林海及一幹禦史谏臣的剛硬态度,隻得想方設法從百姓身上薅羊毛。

黛玉不忍見萬千百姓叫苦不疊,想要為民請命,與父親商量說:“不如我借着上次救駕的薄面,向陛下禀文陳情,也許能打動他,取消苛捐雜稅,減少苦役。”

“你的慈悲心腸,隻怕還動搖不了他。”林如海緩緩搖頭,歎了口氣道:“玉兒,其實當年你母親未嫁之時,時常着男子衣袍與陛下論道經邦,以矯時弊,很得陛下愛重。但你不同,你姓林,是我的女兒,他不會對你容情的。昔時,若沒有我思謀敏兒,兵行詭道,你母親就是他的皇後了。”

黛玉不由想起禛钰從前為母複仇的計劃,正欲問清原委,父親又對此緘口不言,隻說:“你想去谏言,為父也不攔你,但你切記要為自己留一條後路。”

經過一番思量籌劃,黛玉交待了湘雲一些事。趁着華光公主邀請她入宮賞午之際,打着母親護國夫人的旗号,向陛下禀文陳情。

宣隆帝聽聞賈敏的女兒求見自己,想起林姑娘救駕有功,還是饒有興緻地撥冗一見。

誰知黛玉說了幾句頌聖之言後,正色道:“而今天災不斷,民生多艱,還請陛下革除濫加的捐稅,裁蠲浮費,寬免百姓折征。并削減皇陵規模,放免勞役,使黎民自此息肩,待到時康歲稔,再行修築。”

宣隆帝才因林海等一幹閣臣,屢次抗命不遵,挑釁皇權的事感到分外憋屈。

此時見林海之女又來犯顔直谏,這口氣再也忍不下去,怒罵黛玉道:“牝雞之晨,惟家之索。林如海是怎麼教女兒的,毋使婦人言國事!”

從前他初登皇位,根基不穩,的确需要賈敏這樣的“隐相”替自己出謀劃策,開疆拓土,建功立業永固皇圖。

但林家女兒,無論是性格還是容貌,更像林海多一點,擇善固執,迂腐可厭。

隻認“民貴君輕,治世施仁”這一套,身為權力頂端的帝王,絕不可容忍。

宣隆帝一氣之下,以指斥乘輿大不敬之罪,命人将黛玉關進大理寺獄。

又對林海說:“勸勸你的好女兒,若不承認所言乖謬,就在牢裡繡三年嫁妝吧。”

林海不以為意地笑了笑:“陛下,我女兒從小體弱多病,拙荊怕不好養,不知在佛菩薩面前求了多少次。這回女兒戴上了陛下禦賜的鐵項圈和鐵镯子,想必可以長命百歲了,拙荊若知道了,也一定很欣慰吧。”

一席陰陽怪氣的話,隻把宣隆帝氣得臉紅脖子粗,拍案諷罵道:“林家滿門忠義之臣,朕卷飯之皇也,不配使,不配使!”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