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知,母親當年若是選了他會怎麼樣,我也從未問過她,是否後悔留在後宮,當爹爹衆多娘子中的一個。
但我知道,她有時很痛苦。
我至今尤記得,有一次,爹爹答應好晚上過來用膳,卻因為福康病了,被苗娘子臨時請走,宮女來禀告時,她臉上的神情。
那時候,我是在她懷中依偎,我清楚地看見,她眼圈泛紅,那種難以言說的失望痛苦,讓我瞬間止不住聲,延慶好像也察覺到了母親心情不佳,趕緊跑過來抱她。
“爹爹又不是太醫!他又不是……我要去見爹爹,阿娘,我去找爹爹……”
她哭鬧不休,任性非常。
可這次,阿娘卻沒有縱容延慶,讓她去苗娘子那裡鬧。
她摸了摸延慶的頭,很平靜地說道:“福康也是你們爹爹的孩子,他對你們的愛是一樣的,她現在生病了,哪怕官家做不了什麼,也會着急心痛的……”
“我們先用膳吧。”
那天晚上,爹爹并沒有過來。
他第二天一下朝就來了,母親開始同他生氣,但爹爹似乎很樂意母親這樣,極為有耐心地安撫她,還賞賜了她許多東西。
我不太清楚,母親到底是怎麼跟他說的,但我知道,爹爹一定很愛她。
可爹爹,不是隻愛她。他的心裡,還有别的娘子,别的娘子所生的孩子。隻能說,他最愛母親,最愛母親生的兒女。
我覺得這樣就夠了,但延慶不滿意。
她不喜歡苗娘子,也不喜歡福康。雖然她沒有表露出來,但我知道。爹爹大概沒有看出來吧,畢竟延慶一貫讨厭後宮娘子,那麼對苗娘子她們的厭惡,摻雜其中就不那麼明顯了。
母親大概是知道的,她疼愛延慶的另一個原因,就是因為,她覺得延慶像她。
但延慶卻比她過得快樂的多。
我剛過十歲生辰,爹爹就迫不及待立我為太子了。他言之鑿鑿,說子憑母貴,全然忘記,十三郎是皇後養子,但爹爹隻有我這麼一個兒子,所以朝臣們大多還是贊同的。
過後不久,爹爹便再度提出廢後。我這才明白,為什麼,他要立我時說“子憑母貴”,原來是想借着我的太子身份,為母親擡轎子,能夠讓朝臣同意改立母親為皇後。
不過,我并不生氣。我很樂意見到,爹爹為改立母親為皇後,挖空心思,也希望母親能夠更加開懷。
廢後這事,爹爹堅持十多年了,倒是比母親還執着。
母親對于做皇後,好像沒有太大的執念,她甚至挺敬佩當今皇後,但敬佩歸敬佩,她們之間談不上和諧,隻是說還算相安無事。
而這次廢後,也仍然沒成功。
不過,這次反對的人并不是朝臣,而是母親。
她拒絕了爹爹。
我不知道,她到底是怎麼跟爹爹說的,又同皇後說了些什麼。
但是,雖然她拒絕了爹爹想改立的心意,但爹爹并不生氣,甚至說,他很愧疚心疼母親。至于皇後,從那次之後,她和母親的關系反而好了許多。
我私下問過母親為何這麼做。
“皇後的身份,不僅僅是榮耀,更是枷鎖。她是國母,是天下典範,唯獨不是女人,不是官家的妻子。這不是我想要的。”
不得不承認,母親雖然有時嬌縱任性,但确實是個擁有大智慧的人。
她很清楚,自己想要的是什麼。哪怕是皇後之位,也不足以讓她改變心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