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男人辦什麼婚禮,等下再把别人給笑死,含含糊糊中就應了下來。
劉奶奶的生日就在開春的時候,老人過壽講究過早不宜過遲,或者是生日當天過壽,這都是大忌。
因此,為了把喜上加喜的事辦的隆重一點,就将日子選在了正月十二。
剛好這天也都還在春節假期内,能來喝喜酒的人也多一些,熱鬧。
轉眼間就要到了日子,直到劉波親手把一張喜字貼到門上,才察覺到不對。
驚奇的咦了一聲,疑惑的問劉靜:“姐,奶奶過壽不應該貼“壽”字嗎,怎麼貼“囍”字了?”
劉靜:???
“姓邵的沒跟你說嗎?”
劉波疑惑:“說什麼?”
劉靜:“……好個邵玉銘,還沒進門呢就開始說大話,還說什麼辦妥了!”
劉波:……
所以他應該知道些什麼!
“你要結婚了你不知道嗎!”劉靜白他一眼:“就後天,和奶奶過壽的時候一起辦。”
劉波:……
等将手裡的活全幹完,劉波才從自己要結婚的消息中回過味來。
腦子裡依舊暈乎乎的,就像是眼前的喜字旋轉進了腦子裡,滿腦子的“喜結連理、早生貴子”,根本就無法思考。
對于自己要結婚這件事,劉波打從心裡感到異常的平靜,沒有一絲的抵觸。
不過他還是找到了正在幫劉媽媽打包回禮物品的邵玉銘,想要和他好好的聊一聊。
因為酒席要在家裡辦的原因,這兩天家裡來的人特别多,不适合談心,劉波就拉着邵玉銘出門了。
也沒什麼地方去,他們就順着路一直往西邊的農田走。
在鎮上的跨江大橋沒有建起來之前,他們這裡就是簡單的魚米之鄉,靠種田,靠雙手,靠老天爺賞飯吃。
橋建起來後,成片的水田就統一承包了出去,一些山地也種上了滿山的果樹,給他們這個地方評了一個“最美綠色生态鄉村”,建設成了魅力旅遊景點。
還被一個酒店的投資人看中,承包了鎮子最東邊的山頭,開發了一個旅遊度假山莊。
山莊建在半山腰上,山下種滿了紅色茶花,每到春季和秋季的時候,滿山豔麗的茶花就會吸引來很多的遊客,大大帶動了他們這個地方的經濟建設。
也讓他們這個地方成了本市的一個知名旅遊景點。
雖然劉波他們的村子在最西邊,但也不妨礙他們因為家鄉的美麗而越發的自信與驕傲。
鎮子被群山環繞,這個時節正是油菜苗生長的時候,剛剛小腿高的油菜苗舒展着綠葉,在蕭條的冬日,綠油油的矮胖模樣格外的讨喜。
劉波與邵玉銘并肩走在柏油路上,午後的陽光照在他們身上暖洋洋的,仿佛給他們渡上了一層歲月靜好的柔光。
兩人在小路上沉默不語的走了許久,劉波才驟然停下腳步,轉過臉認真的問邵玉銘:“你是認真的嗎,結婚?”
邵玉銘瘋狂點頭:“當然是認真的,你那天晚上不是也答應了。怎麼,你是打算下了床就不認嗎!”
劉波:……天是這樣聊的嗎!!
“不再考慮考慮,畢竟,結婚不是兒戲!”劉波給他反悔的的機會。
邵玉銘呲着一個大牙就樂了:“這還考慮什麼,咱不是就該如此了嗎。”
說着,他向劉波湊近了些許,學着劉波的樣子微微的闆起臉:“畢竟,咱兒子都這麼大了。”
邵玉銘向來知道怎麼逗笑劉波,隻見劉波眼角劃出一個彎彎的弧度,薄唇輕輕勾起,顯示出了一個愉悅的神情。
“不後悔?”他接着問,滿眼期待。
邵玉銘明了的握住劉波的手,腦袋在劉波的額頭上蹭了一下,答:“求之不得,又怎會後悔。”
兩人對視,都不約而同的笑了。
自劉波回到村子裡後還沒有主動的出來轉轉過,趁着這個心情放松的時候,他和邵玉銘就一起在這充滿鄉土氣息的小道上漫步。
他們走的這一條路是去往田間的主路,道路的盡頭就是山,除了他們兩個人就看不到其他人的身影了。
相比于幾百米外鄉道上的人來車往,說話聲、喇叭聲,這裡就顯的安靜了太多。
再往前走有一條小河,也是莊稼地的蓄水源,是從圍繞在鎮子外面的那條江裡引進來的水源。
每當上遊的大壩關閉時,這條小河就變成了深溝。夏天的時候,每當溝裡的水變少時,村裡的孩子們就會下水遊泳、抓魚。
這條繞着鎮子挖的溝,給這個鎮子上的孩子們都帶來過不少有趣的童年回憶。
閑聊着劉波就給邵玉銘講起了屬于自己的童年回憶。
那段貧困且有趣的時光。
邵玉銘聽的很仔細,雙眼閃亮,對劉波口中的那些童年回憶很是向往,偶爾的時候腦中不免也在猜測自己的童年是怎樣的。
或許,也會像劉波這樣充滿歡聲笑語吧,小孩子的童年不大多如此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