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台體育頻道的各位觀衆大家下午好,現在為您直播的是2017年全國體操錦标賽女子資格賽第一場。”體操館的穹頂在央台體育頻道的直播鏡頭裡由模糊變清晰,配上解說員童桐明亮甜美的嗓音,久違的感覺終于讓全國上下守着直播的體操迷們紛紛興奮起來。
去年奧運會出人意料地拿下團體冠軍之後,華國體操女隊重點選手大多進入休整期。也不僅是華國隊如此,按慣例奧運後的一個賽季總要有不少名将或暫時缺席或宣告退出的。像裡約奧運斬獲三金的美國選手奎勒便早早宣布了今年将以學業為重,不會在職業比賽中出現。三月份有華國選手參與的世界杯單項分站賽,參賽選手多是奔着熱身找感覺、熟悉新規則去的,難度相對保守、競争沒那麼激烈,雖然華國隊派出的周薔和陳嘉卉輕松斬獲了跳馬和高低杠兩項的金牌,但觀衆看比賽難免還是無聊了些。
全錦賽卻不同了,它不僅是國内一年一度的體操項目最高賽事,在今年還是全運會體操項目的資格賽:隻有在全錦資格賽中取得團體前十二名的隊伍才能獲得以六人團體形式參加全運會角逐的資格,個人資格則會分配給進入了個人全能和四個單項決賽,而團體未能取得資格的選手。所以這次報名參賽的可謂是國内的“全明星陣容”了,過去一個周期在大小賽場上留下姓名的選手都會登場,還有許多值得期待的小苗——盡管面向各個省隊的國家隊選拔還未開始,但“體操雷達”這個公衆号已經介紹過許多有潛力的小姑娘了。
說到“體操雷達”,可惜的是另一個上周期還非常活躍的公衆号“所有體操小花們的粉絲”奧運後說停更就停更了,否則那邊倒常常能看到高清的“内部”訓練視頻解解饞,大家的胃口倒也不至于吊這麼高。
資格賽的場次是随機抽簽決定的,第一場看點就真不少:老牌強隊浙省隊,新晉黑馬冀省隊,混合組裡還有女隊目前的扛把子,裡約奧運會團體、平衡木兩金得主簡秋甯。
“一會兒上場别總皺眉毛哈,你笑起來才好看。”簡秋甯抓緊上場前的最後幾分鐘給“面壁靜思”的林舒靜揉了揉眉心。這孩子上個月被派去參加了美國杯,正好是各國新秀荟萃的一站全能賽,加上她的新成套還沒完全整合好,最後四項基本順下來也才拿了第五。隊裡倒是沒做什麼評價,林舒靜也沒就這次比賽經曆多說什麼,但簡秋甯能看出來,這個結果對她打擊其實不小。“放開比就行,你這個月進步多大啊。”
“啧,越來越像‘大家長’了。”杜明暖擠着眼睛拿胳膊肘怼怼簡秋甯:“嚴重懷疑章導安排你隻比自由操是拿你當免費勞動力呢,滿場動作指導加心理輔導。”
“什麼呀。你個比兩項的就别擠兌我了好吧。”簡秋甯搖搖頭,不過也知道杜明暖隻是開個玩笑。她和杜明暖都是去年比完奧運會回來就做了手術,恢複訓練到現在四項該撿的差不多也都撿起來了。之所以選擇隻比自由操,一方面為了防傷蓄力,一方面也未嘗不算是給别人多留點機會了。“這兒可是浙省隊,您不也是大家長嘛。”
“得了得了得了。”杜明暖甩甩手,往幾個小選手的方向小心翼翼看了一眼,然後湊到簡秋甯耳邊:“最後幾個月留個體面罷了。說真的,要不是看這幾個小師妹都是好孩子,老娘一申上大學就打退役報告撂挑子了。看到老巫婆這笑臉我就想吐。咳,還是蘭姐和小涵有福氣,直接就留在省隊不回來了。”
“反正就是彼此留個體面嘛,少說兩句吧。她現在也不敢拿你怎麼樣。”從奧運回來之後她們之間的話題總是無法完全繞開這些沉重的,不過不避諱倒也好。簡秋甯歎了口氣,以前杜明暖可是動不動把“回家門口讀大學”挂在嘴邊的:“你真想好了不回去?之江大學挺好的,回去陪陪爸媽也挺好的,說實話這跟之前的事也沒什麼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