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第三場滬市隊一出手,果然便知有沒有。她們整體的競技狀态相當在線,其中的三位國家隊選手各有驚喜展現:剛在世界杯有所斬獲的陳嘉卉升級了淩轉180接團身旋下的下法連接,成套難度升至6.2,獲得14.400分排在高低杠單項資格賽第三;青奧會三金王徐若澄強勢回歸,6.5難度的平衡木、5.5難度的自由操均優質完成,分列這兩個單項的第一、第二,相對弱項高低杠也恢複了林轉接葉格爾的連接,并寄出了大殺器——G組蹬杠直體特卡切夫,不過髋角看着還是有點“危險”的,很難說有沒有時刻保持在規則劃定的135度以上,不過理論D分還是達到了6分,加上優質的尤爾琴科360,全能總分達到55.733,超過了55.2分的羅子晴名列第一。奧運平衡木銅牌獲得者柯潤雨回來後也做了手術,這一次可以說還未全然發力,平衡木上代表性的最高難度動作毽子後直360沒亮相,但仍然憑借着豐富的混合連接刷到了6.2的難度,僅次于徐若澄和謝聽蘭排在這個單項的第三位。有這三駕馬車領銜,滬市隊緊追人才厚度極佳的粵省隊之後獲得團體銀牌,團體銅牌則屬于京市隊——國内錦标賽慣是如此的,資格賽與團體決賽直接合二為一。陣容不齊的冀省隊又一次遺憾卡四,出現了好幾個大失誤的浙省隊被擠到第五,湘省隊憑借一個四項穩定進了全能第一組的方月涵勉強挂在第六,留下一抹曾經體操強省的落日餘晖。
跳馬單項第一名被同場參賽的豫省隊周薔獲得,這位擁有穩定的側手翻630和前直540的選手上周期就在國内總體水平尚且偏弱的跳馬單項中嶄露頭角了。高低杠資格賽第一則屬于來自川省隊,資格賽最後一場登場的“隊花”聞知雅,也是一位上周期就已經冒尖兒,蟬聯過兩次全錦賽高低杠金牌的選手。她的高低杠把并掏系動作和華國傳統的扭臂轉體兩大刷分利器結合了起來,難度達到了全場最高的6.500。
“小雅今天自由操直接棄了啊,真就隻比一項了。”這一場簡秋甯沒進場幫忙,躲在看台角落裡看完了全程,對于聞知雅徹底成為“單項選手”的選擇頗感震驚。“她沒啥事吧?”
“沒什麼事,就是今年川省隊冬訓傷了好幾個,現在湊不出團體,就全部賭在她的高低杠上了。正好和陳導一拍即合。”杜明暖停下手裡轟然運轉的吹風機,搖搖頭:“然後她自己也是對自由操比較虛的,平時也很少有拉套,就都正好了嘛。”
“好吧。比單項保證優勢嘛,也理解。”說實話簡秋甯并不太理解這種“自斷一臂”的做法,自由操拉個4.5左右的成套也沒那麼費勁,萬一就蹭進決賽了呢?這回自由操整體的難度和去年奧運選拔賽的盛況不能比,第八名就是一位靠4.6自由操穩定發揮幸運擠進決賽預定全運會資格的弱省小隊員。“那決賽是不是該拿屈體下法了。”
“……哪有屈體下法,新規後團180認了D之後就沒練過這個。”杜明暖歎了口氣,緩緩轉過頭來與簡秋甯對視:“我們組就是這德行,偏偏小雅自己又樂得輕松。她現在集中練的隻有一個儲備,pak下來直接低換高,也是十次裡面隻能成一次的水平。畢竟這個連接還是得章導才完全掌握技術。”
“這個連接是真的難。唉,規則限制了同源數量,我原來那套也得改。背飛180用蹬杠帶起來我倒是本來就會,但要接上就跟要了老命似的難。”怎麼說也是人家做的決定,何況這決定也無可厚非,簡秋甯不好再多說什麼,轉而說起自己成套調整遇到的困擾。
“那要不然,這裡别動,把前面哪個動作改一下?就是你這确實都是高難度連接,動哪個都影響不小……真的辛苦你了。”體操再怎麼也是個低齡化項目,堅持下去會遇到多少挑戰,杜明暖簡直不敢想象:“慢慢來嘛,反正咱們有底氣嘛。怕是下周期打團體還要靠着你呢,千萬别把自己累壞了。”
“那倒也不一定,我覺得靜靜就很有前途,四項全成,——在你們省今天能有這表現可不容易啊,簡直可以叫錢塘江之光。話說今天老巫婆是不是氣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