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916,分數對720來說實在不高,但俞木槿師徒還是滿意得直點頭。然而這邊終于出分的羅子晴的平衡木卻讓所有人陷入神色各異的沉默:13.866,難度在自家地盤上才認了5.8,比邀請賽那會兒更是變本加厲。
“這個分,還能不能進前八呀。”譚勝男忍不住嘀咕起來。
幾分鐘之後,“能不能進前八”這個問題也失去了意義。李竹君被安排在粵省隊平衡木的“三員大将”中最後出場,其實是因為大家都擔心她的穩定性。但隻要能穩下來,以她的動作規格和理論難度,複刻去年全運會資格賽的場景就是情理之中。從如同不定時炸彈的毽子後直穩穩釘在木上那一刻開始,童桐的解說裡幾乎全是花樣百出的贊美之詞。最終難度分6.400全數承認,完成分也打到了與徐若澄并列目前最高的8.350,14.750分直接斷送了羅子晴進入單項決賽的最後一絲可能。
“換項期間,我們通過回放來看一下浙省隊劉夢萱的高低杠,她目前是我們青年組中高低杠最優秀的選手之一。”平衡木場地的激烈競争暫時告一段落,即将迎來新一批高水平的競争者,導播抓緊換項的時間回放了上一輪浙省隊最高分的一套高低杠。
劉夢萱對組内“絕活”并掏的掌握有點青出于藍而勝于藍的意思,從兩杠中間跳上,第一串就是并掏轉體180接林轉接淩轉再接一個屈體葉格爾。然後又做了個“值錢”的長串,并掏轉體360接特卡切夫再接pak空翻到低杠。蹬杠弧形回來——現在隊裡幾近“普及”的shapo類換杠劉夢萱倒是還沒能做出來,包括前兩串中的空翻類動作高度也還差點意思,這可能也意味着她像大部分高平兩項最突出的華國隊選手一樣,力量方面存在一些短闆。不過年紀小身形小,還有進步的空間就是。團身旋下向前邁了一小步,總之瑕不掩瑜,14歲的孩子能拿出6.1難度并順利完成就是極難得的,14.166的得分也基本鎖定了一張單項決賽“門票”。
“陳導是能‘因材施教’啊,夢萱現在進步真大。”袁鵑滿臉堆笑地恭維着,也不僅是因為看到了劉夢萱的進步,林舒靜頭炮也打得很好,高低杠難度分雖低卻穩得很,相當有個“隊長”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