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毓芳這句話正正說中了吳敬心事。喬念再怎麼也是03年的,同年還有個鋒芒銳不可擋的羅子晴,一切都可暫時按下不表。陳嘉卉不一樣,她這種不溫不火的優秀放在滾燙沸騰的競争環境中随時可能被淹沒不見,今年兩場大賽十個名額已經算是絕佳機會了,她的年紀也還是可以被稱作“當打之年”“新人”的。要是今年再錯過,以吳敬這些年的執教經驗來判斷,陳嘉卉百分之九十九就會變成國家隊裡從來不缺的、一直沒上過國際大賽卻輾轉于各處世界杯和洲際小賽事的“打醬油”角色。
如果這一場高低杠裡陳嘉卉能拿下塊獎牌,十個名額裡她的一席之地就會“安全”的多,然而這隻是理想情況。第二位上場的陳嘉卉還是不溫不火地比完了她的6.3,淩轉180接團身旋下向前一小跳,拿到14.600分,比打頭炮順下的羅子晴倒是高了0.6,然而比下有餘比上還是未必能足,拿不拿獎牌的還得看後面幾位主要對手的臉色。
“卉卉這套高低杠在她掌握的動作範圍内是基本實現了最大化,如果再想有突破必須要練新的高難度動作。難度是6.3,說實話現在放在國際賽場上沖獎牌還稍微差那麼一口氣。”高低杠就是李奈的主場,無論當年站上賽場還是現在置身演播室都能揮斥方遒,分析點評起來鞭辟入裡:“第三位是閩省隊沈緣初,作為R1遞補上來的選手,她的難度是和其它幾位有些差距的,希望她能夠順利完賽,展現自己的實力不留遺憾。”
沈緣初5.6的難度能夠擠到R1位置,本身也點明了這場豪華陣容的單項決賽展現的華國隊高低杠繁華背後潛伏的某些隐患——高難度選手紮堆,6.0上下對于團體比賽來說“經濟适用”的難度卻莫名稀缺。不過說回到個人表現上,沈緣初居然給了所有觀衆驚喜,原本的大回環360被替換為少見的跳轉360,難度提高了0.1,并成功順下成套動作。
“跳轉的身體姿态不好控制所以做這個動作的比較少,慢放裡看沈緣初的質量也是差強人意,角度分要扣到0.3到0.5,所以我們看到她的得分13.633反而是不如資格賽。”分數出得利落,李奈最後抓住慢放的尾巴“先抑後揚”了幾句:“但不是說這個升難度就沒有意義,後續她可以把跳轉和特卡pak這一串連起來,後面的shapo180也能試着連一連,這樣成套難度馬上就可以提到一個新的層次。好,接下來看到聞知雅,去年世錦賽這個項目的冠軍。”
“獎牌的強有力競争者。”童桐接茬,又忙補充道:“包括聞知雅在内,後面連着四位選手理論難度都在6.3以上,都有很大機會争奪我們本次全錦賽高低杠單項獎牌,競争将會相當精彩。”
保銀争金,聞知雅這次比賽的目标顯然相當明确。對于手握全場第二高難度,質量得到過國際認證,且養精蓄銳隻等在單項賽場上一展身手的她來說,這個要求就應該是理所當然的,也不算多麼刁鑽嚴苛,似乎不用有太大負擔。然而聞知雅躍上低杠之後的第一個動作就出了一點問題:并掏360,轉體過程中身體不斷向外偏離,轉完回到起始位置時看似範兒沒倒其實重心幾乎失去控制,全靠臂力硬生生扭住,和并掏shapo的連接當然也泡湯了。
“并掏180接林轉接淩轉再接下法,後擺後團兩周180,站!這一段高杠上的轉體完成是很不錯的,每一個的角度肉眼看來都是非常正,有很大難度的下法連接也釘住了。”李奈就事論事,經過一個冬訓的打磨,聞知雅這幾個扭臂轉體做得越發流暢優質了,比之去年的世界冠軍套完成更加細緻。
“對,雖然開頭有失誤但補救過來還是很難能可貴的,回放裡看F組騰身屈體特卡也完成很漂亮,瑕不掩瑜。”對新科世錦賽冠軍肯定是要以正面評價為主,童桐一個勁把話音往積極方向帶。可李奈卻沒領情,難得在直播話筒面前說了幾句稱得上重話的評價:“成套的表現還是合格的,已經盡力完成了補救。但是作為一名專攻高低杠單項的選手,其實一次大賽隻要求你順下兩到三個成套,那這麼在很有限的兩到三套裡,無論是對團體來說,還是對選手個人來說,不管大小失誤可能都是不太能夠被容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