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換腿跳上接橫分跳、縱分跳,完成這種大劈叉的跳步時李竹君的開度過分地優秀,顯得她的比例異乎尋常地好,套用她粉絲的話來說就是“一米五出頭的小姑娘怎麼看着跟長了一米八大長腿似的”。上木後的第一個動作是毽子後直,也是她目前成套裡最大的難點。落木一個中等程度的擡腿,被全場熱情依然不減的“粵省加油”的口号聲襯得愈發驚心動魄。
“交換腿結環跳接小翻,姿态是堪稱教科書的級别。……也是越比越順了。”童桐這習慣性的誇獎一說出來就收到了李奈一個翻了一半就克制住的苦澀的白眼。說真的,對于兩位高手接連折戟,體操論壇在震驚惋惜之餘又沒有那麼意外,歸根結底,女隊的穩定性,特别是平衡木的穩定性……大家就是沒有那麼放心的。而李竹君的穩定性在刻闆印象中,在女隊也是要排倒數幾名的,昨天高低杠的順利已是驚喜,最後一個提示音響起來之前,沒有多少人敢相信李竹君能達成全錦賽四套全成這樣的成就。
跨結環跳落木又有一個幅度明顯的晃動,也因此沒接上第二個小翻。沒有接上的動作又無意義地單做了一遍,似乎顯示着選手的應變能力不足、場上心理素質不夠過硬,這也是李竹君自去年進入大部分人視野以來一直被诟病的地方。但今天她的成套裡除了這個瑕疵,還有毽子後直的中晃,就找不出别的問題了。下法釘住,整體表現出人意料地順利,細節更是一貫地無可挑剔——14.400分打得實至名歸,不是多麼驚天動地的高分,但起碼是符合絕大部分體操迷對于“平衡木高手”應該比出來的分數的定義的,也暫時來到了榜首。
看到名字前面紅燦燦亮閃閃的“1”,李竹君的眼裡掠過一瞬間晶亮晶亮的驚喜。而姜一衡的嘴角已經快咧到耳根了,李竹君的發揮固然不完美,但就今天這個賽況來看,一切不貴在出彩,貴在無錯。鹬蚌相争漁翁得利,現在看來李竹君離登上那引無數英雄競折腰的“第一人”寶座,差的隻剩一點點的運氣。
“接下來上場的是鄂省隊付天怡,資格賽第五名,03年的小選手。”報幕時李奈特意把小選手三個字咬得極重,總算可以在一連片血雨腥風的氛圍裡抽出縫隙喘口氣了,她想。
李奈可沒聽過付天怡在隊裡的著名“惡霸”言論。
“小什麼小啊,一起比賽了就是對手,全錦賽裡可沒有少年組成年組之分。”
我要拿冠軍。
付天怡站到平衡木跟前的時候幾乎按捺不住心跳怦然躍動的野望。她是從來不會聽教練們哄小孩兒的勸導,在别人比賽的時候自欺欺人地别過頭不看她們的表現、屏幕上的排名的。我可不就看清楚了,今天就是沖擊金牌難得一遇的好時機,她這樣想着,李竹君的難度也不過認了6.2,還有晃動,我的難度不比她低,我一定能超過她,一定能。
全場的第二個“網紅上”,付天怡很敬業地在心底默數完三個拍子,确保難度能夠承認上。然後是毽子後直了,她的腿部力量一向突出,從大腿到小腿形狀明顯的肌肉保證了落木的铿锵有聲。“毽子後直,她這個動作做得特别紮實,隊裡現在數一數二的質量。”李奈這句不客套的誇獎後來将會成為付天怡反複回顧自我激勵的重要素材,不過此刻她還是完全集中精力在腳底的10厘米之間的。
她相信“人定勝天”,所以在賽場上不太會有那些亂七八糟的想法。
比如挺身前空翻落木的時候,她完全沒有像部分觀衆那樣聯想到剛才錢笑笑的失誤,利用木頭的彈性順利接上劈叉結環跳和倒叉。交換腿結環跳沒有那麼出彩,但華國隊出品也絕不至于被抓住降組的把柄,能接上小翻加到分更是“值了”。漫長的混合連接還沒有結束,付天怡咬着牙關擡頭挺胸絕不洩氣,Onodi軟翻接縱分跳再接鹿結環的特色長串又一次成功完成,再來一個跨跳接側團。“付天怡今天的表現讓我刮目相看了,”李奈誇獎,“她的6.2理論難度到目前為止是每一場都能夠全部兌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