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身階段徐若澄和林舒靜兩顆決賽種子的表現看在體操論壇衆人眼裡就是令人緊緊捏上一把汗的“不祥之兆”。林舒靜的小小直掉木,徐若澄的前手翻前團扶木,關鍵動作似乎都有很大的隐患。
好在簡秋甯已經有了三年團體賽經驗的頭炮是足可信任的,除了高舉腿立轉540落木的一個中晃之外木上表現非常順暢。尤其近木部分,先是時隔二十餘年在世錦賽舞台上成功複現了如木上花開的背轉,緊接着又是如柳枝翩然舒展的縱木大背弓,雖然都不是什麼驚心動魄的大難度卻總是能引得全場歡呼,不得不說也是一個十分有趣的現象。
得分是14.200,首先讓衆人稍微松了口氣,這個成績至少進決賽是沒問題的;但很理想的分數同時也給後面兩位真正擔負着決賽任務的選手增加了一重壓力,萬一沒有發揮好就會面臨隊内淘汰的危機。林舒靜立在深藍色的軟墊末端,轉播鏡頭幾次掠過她緊蹙的眉尖和微微顫抖的膝蓋。“小選手……有些緊張。”原來還沒有那麼緊張的氣氛硬是被林舒靜這個極為緊繃的狀态渲染得無比緊張,就連置身演播室中的童桐透過屏幕都感覺頭皮有些發麻,先解釋了幾句岔開這過于安靜的氛圍中升騰起來的憂慮。
而轉播鏡頭也先抽空切到了高低杠場地,捕捉到一抹躍上高杠的纖長身影。高低杠場地上正在比賽的是比利時隊,總體實力徘徊在團體決賽門檻以外,但此刻出現在畫面正中央的隊長尼娜今年在高低杠這一項上卻在幾次世界杯的展示之後早早被隊内隊外普遍認定為華國隊兩人的最大對手。果然非同凡響,隻見她的成套開頭就是G組蹬杠直體特卡切夫,緊接着F組蹬杠特卡180接pak空翻再接正掏shapo,低換高之後又直接接了個E組pak360——很有亮點也很“值錢”的連接。正掏shapo180回高杠,下法是歐美選手很常見的連接,蹬杠360接了團身360旋下,落地很是穩健。
“哇!下法厲害。這是6.5的成套啊,就是特卡180做得太差了。”
此刻全場最操心的就數陳松濤了,一邊摸不準林舒靜到底是什麼狀态,一邊又關注着尼娜的成績會不會超過聞知雅。14.933的成績打出來無疑讓他倒吸了一口涼氣,緊接着面前賽台上的林舒靜便開始助跑,交換腿跳上木端。交換腿結環跳接劈叉結環,林舒靜頓了一下便合着手部舞蹈向前位移,求穩沒有硬接倒叉;接下來可是“重頭戲”,小翻、小翻、直體後空翻!落木時右腳似乎有些虛,但林舒靜微微晃動了一下身形馬上在童桐一聲還未來得及出口就收住的驚呼中保持住了平衡。再接下來兩串較為簡單的混連就是輕車熟路了,最後以BBF的高難下法收尾:兩次小翻接後直1080度下,落地一小跳,幹幹淨淨。
還好還好,純屬虛驚一場。林舒靜轉身向裁判席亮相,臉上終于出現了整場比賽中都沒有見過的松弛的笑容。
“恭喜啊靜靜,你的第一個單項決賽資格。”6.3的難度沒有争議地得到承認,14.400分,簡秋甯又拉過她來擁抱:“就說你肯定行。”
“說真的靜靜姐,你以後真該多笑笑,你笑起來特别好看。”沈緣初眨了眨眼睛,在一旁附和:“你看,你都這麼厲害了。”
“幾個孩子的關系都挺融洽的,我看這一屆新人雖多,但氛圍也很好呢。”陳松濤噙着笑意往這邊看了一眼,又陪笑向章齡說道:“等後面比團體應該會發揮得更好。”
“那是當然。”章齡餘光瞥了他一眼,也不客套,眼神始終望向賽台,紅燈已經轉綠。
陳松濤的小九九不用想也知道。今天徐若澄狀态不佳,秋甯的分又給的慷慨,如果再出點什麼失誤沒準就是一出隊内淘汰的大戲,到時候他的選手就順理成章成為華國隊競争平衡木獎牌的頭号種子。可他作為女隊的總教練卻希望徐若澄一定要頂住面前這一場。林舒靜剛才的完成其實已經很接近她個人極限,木上動作的規格也都是細緻的,然而E分卻還是不夠理想。大概是因為那個下法吧,轉體度數總是有蒙混過關的嫌疑,固然難度能得到約定俗成地認可,完成分難免就要有損失了。
這樣一個成套要對戰實打實有着G組下法F組空翻的奎勒,恐怕,還是有差距的。
前屈上接縱分跳接鹿結環跳,得益于發力重心高,徐若澄每次一跳上木都帶着一種一往無前的氣勢。“連接速度很快,”童桐誇贊,“下面看她主要的技巧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