憋着一口氣完成了最讨厭的高低杠,喬念落地時大松一口氣。中途有一個松腰,居然撐住了沒掉下來,想想也還是蠻後怕的,可又沒那麼後怕。就說麼,頭炮這種任務她是沒有問題的,最不擅長的項目也沒有問題,等下的平衡木就更可以了。汗水順着額頭滴下,混合着期待的成就感讓她渾身充滿激動,一轉身拎起噴壺就幫下一個将要上場的羅子晴處理起杠面來,那積極的模樣把走過來準備保護的陳松濤都愣了一愣。
“12.833。”得分相當可以,當然從前面的幾場來看,今年的E分普遍比去年更寬松,高低杠想進決賽的話得超過現在的第八名14.466才行,尼娜那套和去年大差不差的成套今年拿到了15.300的高分。所以對華國隊接下來要上場的三位“正主”而言,壓力還是很大的。
羅子晴走到杠下亮了相,笑容舒展,挺胸擡頭的身姿十分有氣勢。屈伸上了低杠之後就是正掏shapo接pak空翻再接蹬杠shapo京格爾的長串,完成順利,完全看不出賽台的卡頓。林轉淩轉淩轉180三個長半徑轉體不算最精準飄逸,可也是一氣呵成,下法更是穩穩釘住。
這世上有人訓練時一切都優秀無暇,拿上賽場的表現卻要大打折扣;也就有人訓練時小毛小病不少,上了賽場卻能超常發揮,展現出最好的一面。不得不承認,羅子晴就是屬于後者之列。
“難度還是差了一點點,沒關系,我們主要目标也不是放在這裡。……小雅,你跟着子晴帶出來的感覺就好,動作放慢一點,一個個想好了再做。”
14.450也還是很可觀的,可惜的是離決賽線還差着0.016,不過這也正常,今年世錦賽參賽和争奪奧運單項出場資格不沖突,是以各個單項決賽的競争也比去年更顯得激烈,全世界的高手基本都齊聚一堂之下,目前的前八名裡難度最低的也有6.2,羅子晴能排第九第十便算完成任務。
聞知雅不一樣,她的任務是必須前三進決賽,容不得半點差池。沖擊下法新難度的事情,自然也擱置了。老成套這是第四年拿上賽場了熟練到不能更熟練,她也不負衆望地順了下來。今年由于一直沖擊着新下法的緣故,并掏180接林轉淩轉再接後擺後團兩周180這一串完成度精益求精,轉體角度控制到标準的90度直角,加上最後的落地生根,E分待遇當然不會差,8.633——15.133總分第二,完成任務!
所以對衆多華國體操迷而言,本輪最大的“出乎意料”仍然來自最後一個出場的簡秋甯。
一句“怎麼這樣?”概括了全部的故事情節。
封閉針産生的僵直和沉重幾乎封印了左臂的全部自主權,不但不能如往常那樣自如地調控發力而且還必須多一道“小心謹慎”的心理枷鎖以免二次。正掏特卡切夫180抓杠的感覺似乎還可以,但簡秋甯猶豫了一秒,屈伸上擺倒立的動作終究還是取代了往後硬接葉佐娃空翻。Pak空翻之後也是一樣,放棄了直接接上正掏shapo180的低換高。最後的直體旋下也變成了簡單的直兩周——六連飛、de下發連接全都被破壞殆盡,她太清楚她的編排原本最大的亮點是什麼,也清楚這樣降難度之下原本最飄逸流暢吸睛的節奏會變得支離破碎、亂七八糟、毫無看點。
如果可以的話,誰也不想把這麼個半成品似的湊合編排呈現在世錦賽。可沒有辦法,誰也不能在三天之内編出一個全新的成套來,編得出來也不可能學得滾瓜爛熟拿上團體。簡秋甯想,既然承擔不起掉杠的風險,那也就隻能這樣了——就像之前已經發生過的無數次妥協一樣。她曾經以為她不會妥協的,可她還是低頭了,并且好像也沒有什麼太多的觸動,也許就和這打了封閉的手臂一樣,傷過太多次,疼過太多次,慢慢的,也就麻木了。
6.2的難度,14.700分。簡秋甯想到高度從未有過地欠缺的下法,想到落地時勉力穩住都沒有收住的兩個小跳,覺得這個分實在是很給面子,盡管第六的排名難免在心底敲出微乎其微的鈍痛。
“進決賽了秋甯姐!”羅子晴比出一雙大拇指,甜甜的聲音讓人如沐春風。“恭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