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念熹的身邊站着的正是中書令的嫡次女柳思思。皇後歐陽桂毓在閨中時便與柳家的嫡長女交好,她自然也是識得柳思思的。
柳思思今日打扮得中規中矩,她家自诩清流,自然不會輕易行差踏錯,隻有眼神與皇後有一瞬間的對視,便是規規矩矩地應付着禮儀。
姜念熹身後便是董晴兒。李清禾與董晴兒已經許多年未見過了,隻是根據眉眼的相似辨認出她的身份。
或許是在宮中,也或許是年歲的增長,董晴兒不似兒時的活潑,倒也是有幾分她姐姐的性子了。八分容貌,三分性子,李清禾覺得董晴兒定會在這後宮掀起軒然大波。
其他的三人各有千秋,有嬌憨可愛者、有明豔動人者、更是溫潤爾雅者。
李清禾對京城中貴女并不熟,也不識得那三人,卻心裡估摸着出身算不上高,都隻敷衍似的封了寶林。
皇後自然是想要維持住體面的,和風細雨地問着這些新人,關心近些天來的吃食,最後以一個經典話題結尾:“既然入宮大家便是姐妹了,不可争風吃醋,盡力伺候好皇上即可,争取早日為皇家開枝散葉。”
秀女們齊齊行禮稱:“承蒙皇後關懷,臣妾謹遵教導。”
此時卻聽見有人輕笑。
隻見穎嫔正絞着帕子勾出一個玩味的笑,眼睛直勾着皇後,對皇後的不滿絲毫不加以掩飾。
皇後的臉色變了變,卻依舊耐着性子強壓住怒氣輕聲細語地問:“穎嫔今日似乎心情不錯,在這長安院忍不住笑意,不愧是太原王氏的女兒。”
穎嫔卻絲毫不惱,并不将皇後的出言諷刺放在心上,她低垂的眼眸,随意地把玩着手上的護甲漫不經心地開口:“都知曉先皇後身體不好,沒有孩子倒也在情理之中,可皇後入宮也不少了,可惜宮中依舊沒有一男半女。”
衆人聞言此話倒吸一口涼氣,卻又聽見穎嫔不怕死地開口:“原是大家福薄生不了皇上的長子,隻等着皇後的肚子起來呢!”
這下整個大殿頓時安靜了,誰也不敢在此時火上澆油,可是心中卻是嘀咕起來,穎嫔進宮也不過一年,如今宮中的幾位都曾有過孩子,隻有皇後入宮最久卻沒有絲毫動靜。
穎嫔的話意味明顯,将宮中無所出的帽子蓋在了皇後的頭上。
可她卻沒有就此罷休,她擺出一副關心皇後的樣子,眼巴巴地開口:“皇後娘娘若是身子不好,嫔妾從家中帶了一個醫士不妨讓他來為娘娘調理調理?”
“穎嫔倒是關心本宮。”皇後波瀾不驚,絲毫不見先前的慌亂。“不過,穎嫔多慮了,本宮如今有了身孕,你們來得巧,比皇上還先知曉此事。”
霎時,衆人臉色大變,卻依舊按捺着理智向皇後道喜。
“恭喜皇後娘娘!”
皇後拜擺擺手,示意大家起身,挑釁似的開口:“大家也不必憂心,皇上仁慈,衆姐妹到時候定要多多為皇上開枝散葉,這才熱鬧。”
“皇後娘娘的這胎來得及時,可謂是雙喜臨門啊。”穎嫔氣鼓鼓地同皇後嗆了一嘴。
皇後卻沒興緻在這件事情上多加停留,而是将眼神瞥給江許,江公公輕點頭,尖聲喊:“衆小主向皇後娘娘行叩拜大禮。”
話音落,秀女們整整齊齊地向皇後行禮,禮畢,有喊着:“皇後娘娘萬福金安!”
皇後欣慰地看着那些花骨朵般的秀女,心裡不知道在想什麼,繼續推進流程:“也見一見各位嫔妃吧。”
“衆小主常見淑妃娘娘。”江許接話道。
淑妃緻力于維護自己不争不搶的性子,并未多加為難便讓她們起身了。
嫔位之下是無須行大禮的,隻由江許引見,算是認識了。
太後喜靜免了衆人的請安,皇後又賞了一些東西便遣散了衆人。
李清禾等前頭的人散了這才出門,卻見有人等在那裡。
董晴兒見李清禾出來了,便揚了揚手接着露出一個燦爛的笑容,接着靠近李清禾低聲開口:“清禾姐姐,我有事同你講。”
李清禾同董晴兒兩人正準備晃悠悠地往禦花園走,卻聽見有人喊。
“喲,這不是李婕妤和董婕妤嗎?好巧。”
出聲之人正是姜嫔。
姜念熹的位分在兩人之上,自然是兩人向其行禮。“妾身見過姜嫔娘娘。”
姜念熹見兩人規規矩矩地向自己行禮不免有些得意,她擡手扶了父發髻上那支太後新賞的步搖,說話聲也帶着些高傲。
“有些人啊,家中不得皇上重用,憑着她人的榮光才得以入宮,還是夾着尾巴做人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