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了,不得了! 阿嫣! 阿嫣!"
王楚嫣正與父親在裡屋談議明日金榜之事,聽見孫姑娘尖銳的嗓音——
"天哪! 不可思議! 瘋了瘋了!" 孫若熙一進門就撲來抱住王楚嫣。
"姐姐!" 她嗚嗚哭了起來,"金榜! 王公子金榜啦!"
當下是東華門唱名的前晚,孫若熙提早打聽到内部消息,速來通報。
王楚嫣一顫栗,手中的茶盅落地摔了個粉碎。
王員外止住呼吸,圓臉憋得绛紅。
"真的麼?" 王楚嫣顫聲問道,畢竟明日才正式出榜。
孫若熙又哭又笑地嚷道:"何止! 是狀元! 狀元郎啊! 王公子是狀元郎啦!!!"
"哎呦,哎呦!" 王員外喘不上氣來,撫着胸口惘然失神,須臾激動得暈厥過去。
.
翌日,天朗氣清,惠風和暢。
政和八年,就在不久前的戊戌日,今上徽宗禦集英殿策進士,繼而在戊申日,賜禮部奏名進士及第、總共七百八十三人。
今早京人傾城而出,彙聚在東華門前,觀摩金榜題名的新科進士們。激動的人群過于熙攘,有些甚至爬到樹上、屋檐上憑高眺望。
此番從萬人之中脫穎而出的三甲是:
江都王昂,喜得狀元!
榜眼,趙楷,這位年僅十七的少年奇才竟然是當今三皇子,嘉王趙楷!
探花,張焘,二十六歲,原籍饒州德興。
彼時東華門前,王楚嫣踮腳翹首,急迫地等候在人山人海中。她明眸流盼,面若水之芙蓉,簪花的發髻被擠得微斜于一旁像似疏松挽起的堕馬髻,更添幾分嬌美。
姐妹們挨在她左右,還有二三十位王家客棧、孫家酒樓的家丁守護在姑娘們的周圍,王員外更是急不可耐地擠在宮門近處。
"怎麼還沒出來,急死人了!" 孫若熙搓手頓足。
趙淺真亦是焦灼不安:"阿嫣你拉緊我們,等會兒人群鬧騰起來,别被沖開喽!"
孫若熙暴躁四顧:"天殺的! 滿街都是擇婿車,那麼多人家帶着一大群侍從都來榜下捉婿!" 她呲牙咧嘴,扭頭對家丁吩咐道,"到時候進士們出來,走在第一位的狀元郎就是王公子,他是咱們的人! 誰若敢搶,你們就沖過去使勁打!"
趙淺真感歎:"果真是十年寒窗無人問,一舉成名天下知,衆者趨之若鹜。"
孫姑娘叉腰,惡狠狠地道:"我們搶就是了! 金榜這事兒,前兩日大内之人早就得知,好些大官肯定已經行動了!"
旁邊的合香也激動得渾身發顫,自清晨為姑娘梳妝,她的手至今顫抖不已,嘴裡念叨不停:"上天保佑,上天保佑,那個卦,老天爺您千萬要允諾啊!"
彼時王楚嫣一言不發,若非強撐精神,下一刻她就會虛脫倒地。
昨晚獲悉後,她緊張得徹夜未眠,腦子時而雜念紛亂,時而一片空白,惘然若迷。
她即為王昂欣喜若狂,又為她與他之間若即若離且千絲萬縷的關系而深感揪心驚擾……
就在清明回城那晚,再一次,她出其不意地遇見他。
當時劉彥酒醉告白,對她糾纏不已,就在王楚嫣陷入危境時,王公子又一次奇迹般地出現。
并且,事後他說: 待殿試完,他會給她一個交代。
交代是指……?
這句話蜻蜓點水似的從那人口中道出,卻重重落在她心裡,再次攪得她極度忐忑。
王楚嫣實在難以琢磨。
惟有等待。
然而等待漫長且煎熬。
彼時,倏地湧動一陣暴風驟雨般的喧鬧。
"出來了,進士們出來了!" 人群攢動,呼聲雷鳴。
王楚嫣蓦然回神。
親眼望見——
在禁衛的護送下,新科進士們正從東華門走出來,各個穿着由官家親賜的綠袍官帽,手持朝笏,氣宇軒昂,場面空前浩大。過些時日,官家還會在瓊林苑賜"聞喜宴",宴後這些人中龍鳳、天之驕子又将馳騁于禦街,亦是無比盛況。這段時期舉國喜慶!
如潮的人群争相推搡,王楚嫣她們也随之往前湧去。
"王公子——! 狀元郎——!" 孫若熙不顧淑女儀态,使出尖細的嗓門,揮手喊道,"王昂狀元郎! 快看過來呀,這邊! 楚嫣在這兒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