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邊人好奇豎耳。
尹先生環顧一周,比了個手勢:"傳聞,官家其實生于元豐五年五月五,正好是端午節,道士認為時日不吉,這不有屈原投江麼?後來,官家将生日改為十月十,就是咱現今的天甯節。"
"原來如此!"
尹先生捋須微笑,又賣了個關子:"還有一則故事,肯定有許多人從未聽過。"
衆人紛紛催促,想聽故事。
尹先生很懂觀者心理,故意拖延,繞着彎子又問道:"話說十多年前,官家曾下過一道诏令,說禁止吃狗肉,你們可知為何?"
"您就說罷!"
"尹先生快說,快說!"
看着捉急的傾聽者,尹先生滿意地抖出料子:"因為曾經有個讀書人,太學博士,為了與官家套近乎,便說,十二宮神,狗居戌位,是為陛下本命也! 哎呀呀,所以,最好禁止屠狗吃肉!"
衆人聞之大笑。
孫若熙側了側小腦袋,忽地高聲質疑:"咦?尹先生,我們現在不是能吃狗肉麼?"
尹先生認得她,呵呵笑道:"孫姑娘聰明,問得好! 衆位覺得,那又是因何?"
他接着吊人胃口,好幾位實在等急了,再次投出錢币。
在衆人催促之下,尹先生這才慢悠悠地道:"因為後來,有人上書進谏說,神宗生于戊子年,為何當年未曾聽聞禁止養貓呢?如此一來,官家就把禁吃狗肉這事兒給廢除了!"
衆人拍掌歡笑。
"這位進谏之人真是膽大機智! 厲害厲害!"
"如此直言,他就不怕被貶職?"
"尹先生,那位是何許人也?"
尹先生邁步展了個身姿,铿锵有力地說道:"那人姓李,單字一個綱,李綱是也——!"
李綱?王楚嫣覺得甚有趣,關于狗肉的故事她也是第一回聽說。
孫若熙找到個新樂子,笑道:"我打聽下李綱這人,阿嫣,你也問問你家狀元郎認不認得他?"
唰唰唰——
衆人一緻朝她們看來。
"我就說呢,這人天熱戴帷帽不正常,原來是王娘子!"
"與孫姑娘挽手同行,肯定就是她!"
"王娘子! 恭喜恭喜!"
衆人将兩位姑娘團團圍住,彼時尹常賣也擠了過來,探頭打量帷帽遮掩之下的王楚嫣。
"王娘子,你還記得我麼?" 尹常賣激動問道。
王楚嫣裝不下去了,取下帷帽,向他恭敬回道:"當然記得,兒時就聽尹先生您說書了,說得活靈活現,激揚跌宕,十分得好。"
尹常賣欣慰笑道:"今兒我回東水門走走,思及曾經,唏噓不已。對了,王娘子,如今滿京城都在流傳你與狀元郎的佳話,哪日,我來邸店拜訪,把你們的事兒編成一則故事?"
王楚嫣驚道:"尹先生羞煞小女子了! 小女子豈敢!"
孫若熙拍手:"太好了,好主意! 阿嫣姐姐害臊的話,尹先生就來問我罷!"
王楚嫣趕忙謝過,與尹先生以及熱情的衆人辭别後,拉着貪玩的孫姑娘一路小跑離開。
回思剛才那幕,孫若熙樂不可支,叉腰道:"現在同姐姐走一塊兒,受衆人矚目,感覺好風光!"
"風光什麼,羞死了,我還是喜歡安靜輕松的小日子。" 王楚嫣輕嗔。
倆人邊說邊走入趙家醫館,就見——
一位俊美英挺的玄衣男子側身而立,旁邊有位婦人捶胸頓足,号啕大哭:"如果沒人能做主,我就隻好告上衙門! 讓街坊鄰裡都知道這件事兒!"
玄衣公子焦灼勸道:"阿嫂别急,有話好好說。"
婦人抹着眼淚,察覺有人進來,提聲吼道:"無論如何,我今日定要讨個公道!"
旁邊還有位啜泣不已的年輕姑娘,扯着她的衣袖:"阿娘,事情真的不是你想得那樣!"
"閉嘴!" 婦人一巴掌扇去,可憐的小姑娘被打翻在地,顫着清瘦的身體伏地恸哭。
王楚嫣她們與玄衣男子同時邁去扶她。
"咦?傾城哥哥?!" 孫若熙驚道。
王楚嫣定睛看他:"真的是! 你回京了?"
這位是趙淺真的哥哥,趙卿成,常年随西北禁軍駐守在邊疆。
就在這一刻,趙太丞拽着趙淺真急步走來,憤怒地将她往前一推。
"現在你就把話說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