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小鬼大,忒機靈。
被他們摸得癢,王楚嫣咯咯笑着躲開身。
彼時孫若熙一腳跨進門,河東獅吼道:"兩位小祖宗能不能跑得慢些?累死我啦!"
她氣喘籲籲地走來,擡手戳向他們的小腦袋,嗔道:"就你們! 一路上滿嘴滿腦子的小姐姐,小娘子,這個也要娶,那個也要娶,讀得哪門子的聖賢書?日後能進士及第才怪呢!"
"哎呦哎呦!" 小娃們一邊叫喚一邊抱頭逃竄,躲往王楚嫣的身後,朝自己的親姐姐扮鬼臉。
王楚嫣忍俊不禁,孫姑娘教訓弟弟們時底氣十足。
孫若熙拉了一把椅子坐下,捏着自己的腿:"方才那些女孩兒出來遊街時,圍觀的少年們都似得了失心瘋,推推攘攘,擠作一團,讓人想起榜下捉婿時的混亂場景!"
王楚嫣淺笑:"進士唱名是京城女子的歡慶日,天甯節輪到男子們喜悅一番。"
孫若熙不悅:"我們女人吃虧了,金榜三年一次,天甯節可是年年有!"
孫姑娘思及自己的年齡,面帶愁容:"阿嫣你看看,男子們就喜歡年輕姑娘,為何我們女子不怎麼介意他們的年齡?"
王楚嫣笑道:"倒也是,比如我那位,将近而立之年,出門依舊頻頻吸引女子們的矚目,看得我也妒嫉,果真男人老來俏!" 更老來俏的還有那位自以為老當益壯的阿爹。
孫若熙歪着腦袋,忽生疑問:"說到年齡,官家貴庚?"
"這個,我也不曉得。" 從王楚嫣記事起,當朝皇上已是徽宗。
.
徽宗趙佶登基迄今十八年,當下政和八年,他三十又七,正當壯年。
年輕時徽宗英俊倜傥,如今亦是眉清目秀,眼帶桃花,面龐溫潤,十足的文士優雅。當初哲宗趙煦在二十五歲英年病逝,因為沒有子嗣,向太後(神宗的皇後)隻好在神宗趙顼的孩子裡挑選,最後支持端王趙佶繼位,出于權謀衡制,或許也有私心,畢竟趙佶長相好,亦乖巧伶俐。
徽宗如今已有二十六位皇子,二十九位帝姬,雖然不乏早夭者,還算子嗣興旺。
今日,太子趙桓與郓王趙楷都很為徽宗長面子。
兩位皆是十八九歲的俊美少年郎,穿戴精美的冕冠冕服,愈加氣度尊貴,受到外國使臣多番誇贊,徽宗聽後喜不自勝,當場賞賜諸國使臣金銀寶物。
彼時宮内,九輪禦酒且歌舞盡興之後,文武百官頭戴禦賜簪花,皆是笑容滿面,醉意微醺,彼此客套閑聊。
郓王趙楷正與幾位大臣有說有笑,其中有王黼、童貫、蔡京長子蔡攸宣和殿大學士,還有官家寵愛的金門羽客,神霄宮道士林靈素。
另一邊,太子趙桓素來謹言慎行,與蔡京等人聊話,時而瞥一眼郓王。
今日官家感覺頭疼乏累,提前結束慶筵,親王與百官陸續離開集英殿。
王昂與張焘,李綱同行,聞見其他人對壽宴的稱贊,并誇高太尉的精彩排演,高俅如今是殿前都指揮使,此乃禁軍的最高官職,也負責搞些節慶時的演習,歌舞吹打,花拳繡腿式的武術雜耍,頗得徽宗的歡喜。
諸多誇贊中,夾雜着某些附耳低言。
"沒想到林道長今日也在。"
"聽說他為了讨官家歡心,在神霄宮将郓王殿下奉為長生帝君?"
"郓王殿下擔得起仙君之名! 你們看他俊美非凡,自持仙氣。"
"欸,你說這話将太子殿下置于何處?聽說有一回,林道長與太子殿下撞路時,竟敢不讓道,簡直是恃寵而驕!"
"确實過分了! 不過讨好郓王殿下的,也不止他一人。"
張焘聞見這些竊竊私語,走遠後,悄聲道:"今日我總算感受到了,傳聞朝堂有擁護太子,及郓王兩派,并非全是捕風捉影。如今蔡相公年逾七十,而王相公正值四十,說不定會成為第一宰執?他那麼親近郓王,到時會不會……"
"子公,這事亂說不得!" 李綱打斷他,攢眉道,"無論如何,維護太子乃天經地義!"
王昂看向秉直且遵守法度的李綱,眸中掠過一絲難以察覺的憂色。
遠處出現林道士的身影,他道袍着身,步伐悠然潇灑,盛氣十足。
"快看,林道長出來了! 後面好像是太子殿下?"
"這回看他讓不讓路?"
"郓王也出來了!"
好事者竊竊私議。
李綱劍眉怒目,甩袖道:"這個道士今日若敢作妖,我必為太子血書進言!" 李綱邁開步子,前去避免林靈素萬一再次阻道。
王昂躊躇須臾,擡手攔住他:"伯紀兄,讓我來。"
話罷,王昂疾步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