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英要了湯面,天氣熱,沒有什麼胃口。
孔毓秀要了炒粉。
兩人打量着店鋪,老舊的店鋪,跟隔壁一些裝修過的店鋪,形成了極大的對比。
對于有衛生追求的年輕人來說,這個環境确實讓人有顧慮。
廚房也就一堵強隔開,能聽見莫桐鍋鏟翻炒的聲音,聽着大火沸騰,香味瞬間就出來了。
在她們湯面和炒粉端上來的時候,又有顧客過來了。
不知道是不是那篇表白牆文章起了作用還是嘉英她倆人有旺店的潛質。
店裡竟然坐滿了。
乖巧坐在後桌寫作業的小孩也該起書本,開始招攬客人。
嘉英聞着湯的香味,先喝上一口,溫熱的醇厚香味入胃,新鮮的肉湯味道充斥着口腔。
豬雜也新鮮,吃起來并不會覺得腥口。
面條順着濃郁的湯,咕噜地吃完了。
孔毓秀的炒粉也很完美,蔬菜和雞蛋的配料,大火炒制的粉很幹爽,帶着醬油的鹹香。
好吃。
但什麼家裡面的味道,她們是沒感覺到了。
這一吃倒讓她們兩人清楚,在告白牆打廣告的肯定不是老闆。
店鋪人突然來得這麼多,莫桐有點措手不及,幸好梧杉回來幫忙。
莫桐手上忙活地冒煙了,客人陸續吃完離開了。
她終于有了空閑的時間,又忙着開始打掃。
梧杉繼續坐回她的專屬作業座位,焦頭爛額地開始寫作業。
小孩的成績不是非常好,莫桐其實也不強求了,畢竟她也不是學習的料。
康樂和同學來吃飯,看見面前的小孩寫着作業,一會兒眼神泛空,一會兒又扯頭發。
反正是寫不下幾筆出來。
大學生愛多管閑事,她湊過去,看題。
康樂開始幫忙解題,她的同學聽了開始反駁她。
“不對不對,你做錯了。”
譚言文剛好進了店,想随便吃點填一下肚子,就聽見康樂她們在争吵解題的思路。
小孩坐在位置,盯着她們吵吵鬧鬧,滿是迷茫。
譚言文并不想管,但職業病一下子就上來了,湊了過去看題目。
她看了一眼,就拿起筆,按照步驟仔細講解,老人的語氣輕,卻仔細。
不僅梧杉眼裡的迷茫消失,連康樂都恍然大悟。
“這樣解确實很簡單明了啊,”康樂說,還忍不住自嘲起來,“我才大一呢,以前的知識都忘光了。”
莫桐從廚房出來上菜,看着她們圍坐在一起讨論着梧杉的作業。
便從冰箱裡面拿出豆奶一人送了一瓶。
“真是謝謝你了老人家,小孩成績不好,我還希望小孩能考上附近的中學,什麼時候有錢請個家教好了。”
但莫桐也不糾結,她現在多努力一些,小孩能夠有保證生活的能力就可以了。
康樂聽見莫桐話,說道:“老闆你請個大學生來教不就好了,便宜實惠,這裡還是大學城,好大學生随便你挑選。”
莫桐:“哎呀,你這麼一說也确實,等我賺到錢了就去找。”
一旁的譚言文張張嘴,但沒說什麼,接了她送的豆奶,吃完湯面就離開了。
鄧暢下了班,到了公交站的時候想起莊帆跟她說的地址。
她在站牌前眺望了一下,前面确實燈火通明的,平時下了班她都急急忙忙地趕着回家。
那條街道的吃的,她隻點過外賣,從沒到線下吃過。
既然距離這麼近,不如去看看吧。
鄧暢這麼想着,第一次邁開步子往前面的街道走去。
走了幾分鐘,鄧暢就看見那家莫阿嫲小吃了,招牌老舊的跟這裡不是一個年代的。
這附近學生很多,所以吃飯的店鋪都裝修得蠻光鮮亮麗的。
隻有這家還保留着蒼蠅館的感覺。
原來晚上也開門。
裡面吃飯的人不多,雖然老舊,但裡面燈光很亮堂。
鄧暢走進去,找到一個牆邊桌子坐了下來。
桌子的衛生也很幹淨,不見油膩。
一個利落短發的女人遞來紙筆,“要吃些什麼?”
鄧暢看了前面黑闆寫的菜式,點了豬雜湯粉。
那個女人點點頭,自己在本子上寫了餐,便走進了廚房。
從鄧暢的位置能夠完全看見廚房。
女人撈出一把粉,放入一個冒着熱氣的鍋裡,緊接着拿出一個碗,沒一會兒就從大鍋把粉撈出,從旁邊撈起豬雜、蔥碼上,再轉身,從另一個鐵鍋舀上一勺清湯,接着就端了出來,上菜。
正好,一旁的小孩端上來一碗茶水。
鄧暢對小孩笑了笑,說了聲謝謝。
湯粉的溫度是剛剛好的,她不用等就可以吃了。
湯一喝便知道是骨頭熬制的,清淡又很濃郁,豬肝和豬腰吃下來不會覺得腥膻。
她這個常年被外賣侵蝕的舌頭,吃到如此新鮮的湯面,一下子還不适應了。
第一口就是覺得淡,隻是吃着吃着,就像是被吸引住了一般,讓她忍不住點頭。
一碗喝得幹幹淨淨,讓她身心胃都感覺像是洗了一個澡一般,身心舒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