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不多到了快開店的時間時,莫桐就開始簡單沖洗一下蒸汽箱,然後食用油、米漿擺放上,雞蛋、和現做好的調料汁擺放好。
開店前的準備工作就做好了,可以開始做生意了。
早餐來的都是熟客,而且年輕人們,早上恹恹的,點了餐就不再說話。
丁霞九點才上班,這時候隻有莫桐一個人忙活。
不過梧杉會早點起來,過來幫忙。
但是沒一會兒,梧杉也匆匆忙忙吃了早餐就離開了。
九點之後,上班的早高峰算結束,人不多,其餘清閑的人在店裡一邊吹着空調一邊吃早餐。
阿香婆跟一群老姐妹好久沒來,難得又過來捧場。
看見莫桐做的海鮮粥,便說:“這海鮮這麼貴,能有多少賺頭。”
莫桐回她:“主要不是為了賺,是為了打擂台,當然不賺也不會,隻是賺得少點而已。”
“就那個學你那個垃圾店是吧?”
那家店九點多開門,雖然也做早餐,但是做的是另一批人的生意。
可能早起确實太難了。
阿香婆渾濁的眼睛一瞬間變得犀利,她說:“需不需要我去搗亂?老太婆我最會幹這種事情了。”
莫桐笑:“謝謝阿嫲你的好意了,但是不需要了,要是你不小心出事怎麼辦?我可以解決的。”
不過讓她沒想到的是,邢晨來了,她還帶了一堆資料。
“老闆。”邢晨看着菜單,立馬就看到莫桐增加了菜單,用木闆挂在了牆上。
當初設計菜單的時候就有過可能會更換菜單的設想,所以邢晨設計了除了固定的菜單,還有一個可以另外增加的木闆。
莫桐的字寫得還不錯,木闆挂上,店裡更顯得有人情味。
邢晨指着木闆說:“我要一份海鮮湯面。”
莫桐進了廚房,邢晨把資料放在桌面,跟丁霞說:“都是起訴的證據,我約了律師過來,跟她說你沒時間,律師也同意來這裡聊了。”
律師還沒來,海鮮湯面上來了,美貝和鮮蝦在湯面上面看着特别的滿滿當當的。
邢晨先喝上一口湯,還有些湯,但是獨特的海鮮鮮甜味一下子湧上來。
本來早上邢晨還有些沒清醒,現在眼睛都變得清明起來了。
“真好吃!”邢晨一邊吃一邊含糊不清地說:“老闆怎麼突然增加菜品了?是不是不想跟那家店做一樣的東西?”
莫桐點頭:“學人精店鋪沒有,至少能把一些客人吸引過來,做出區分吧。”
另一個桌子坐着的年輕人看她們讨論,也跟着說:“是在說隔壁那家店嗎?”
她舉起手機,“我休假過來玩,在網上搜,很多人都誇莫阿嫲小吃店,我過來的時候真的沒分清是哪家店。”
邢晨擡頭看一眼,也拿出手機搜,臉色也不好。
“眼睛瞎了嗎,一看這家店就更醜啊,就不是莫阿嫲小吃店!”
莫桐也湊過去看,竟然有那麼多人說店面味道不好。
如果說服務不及時,上菜速度慢,莫桐都能同意,說味道不好,莫桐難以接受。
邢晨很氣憤,主要在于她的設計被偷了,還被人罵說醜,她無法接受。
遊玩的年輕人還好奇:“原來真的不是一家店嗎?我剛才還想去另一家呢。”
“我是繼承的第二代,一直在這裡街道做,做了很久了。”
既然對方也敢說傳承,莫桐也有曆史可以說,而且她的是真的。
遊玩的年輕人感興趣了,讓莫桐說多一些。
莫桐抓不到頭腦的時候,對方才自報家門:“我兼職寫一些店鋪故事,這種雜志,雖然訂的人也不多。”
對方拿出手機,給莫桐看雜志的照片。
現在都是網絡時代,雜志這種傳統媒體确實已經很少見了。
莫桐記下名字,也互相介紹了名字。
年輕人叫李曉星,她放着手機錄音,聽莫桐講店裡的故事。
不正經的時候胡說八道,莫桐很能說,但是一旦正經起來,她就不知道應該說些什麼了。
從小時候阿嫲來這裡開店開始。
阿嫲死了老公,隻有一個孩子,她獨自在村裡活了幾年,攢了車票錢,跑到城裡打工。
一路飄蕩着,換了幾個城市,她女兒也跟着颠沛流離。最後終于攢了錢開了店,在這裡定居。
阿嫲的女兒讀書長大了,也無法安定下來,四處打工,後來女兒生下小孩,然後她就幫忙照顧起了孫女。
“那個孫女就是我。其實店關了幾年,我也不想接手做阿嫲的店,做餐飲很累的,何況我當時也找到了工作,一人吃飽全家不餓。”
李曉星好奇:“阿嫲有照片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