閑聊了幾句,眼了眼手表上顯示的時間,陳麗買了兩個包子離開了。
這個時候,路上來往的人已經不多了。
見她走近了工廠的大門後,蔡小燕湊了過來,好奇道:“這人是誰啊?”
陳麗在工廠上班,給人一種很容易相處的感覺的感覺。從她們之間的談話中,能看出來她和常嘉贇兩姐妹關系不錯。
才幾天啊,常嘉贇和工廠裡面的好幾個人都混熟了。
常嘉贇:“是廠裡的工人,之前我和小妹來這裡賣葡萄的時候認識的。”
“葡萄?哦,我想起來了,是你家果園裡面種的那一棵。” 蔡小燕的目光還沒有收回來,“這工人就是不一樣啊,說買就買了,哪像咱們,一分錢都要計較好久才行。”
這句話,常嘉贇并沒有反對。每一分錢,對現在的來說,都是用在了刀刃上的。
隻有自己親自賺錢了,才更能明白錢财得來的不易。
正是因為這份不易,才使得每個人都在盡自己所能的工作,為之努力奮鬥,買得起自己的日常所需。
“三嬸,我姐說了,以後我們也能買的起這些的。包括什麼大彩電、大冰箱,小轎車。”常夢澤掰着手指頭。
工廠到了上班的時間,周圍人的攤位,也都陸續撤走了。
常為海家的包子,剩的不太多。這對第一天做生意的他們來說,是個相當不錯的開門紅。
準備換地方的常嘉贇問道:“三嬸,今天有集,你和我三伯要過去把剩下的賣完嗎?”
“剩的也不多了,也省得我回家再和你三伯做飯。”蔡小燕拿出了碗,裝了兩個包子,遞給了常嘉贇,“這個你們兩個拿着,等中午了吃。”
“我們有帶幹糧的。”常嘉贇指着自己的包。那裡面,是她早早就準備好的午飯。
為了下飯,她還特意帶了些混合着鹽和味精的辣椒面,就等着中午蘸着吃。
常夢澤沒有說話,眼睛一直盯着包子。
有包子吃的話,她肯定不會選擇去啃硬邦邦,還容易讓人噎住的石子餅。
“讓你們拿就拿着。”蔡小燕又把碗往常嘉贇的面前推了推,“剩下的那些,也足夠我和你三伯吃了。”
常為海:“是啊,你三嬸讓你拿你就拿着吧,你們的貨物還剩下不少,也不知道幾點才能回去。”
“謝謝三嬸三伯。”接過東西的常嘉贇禮貌道謝。
“咱都是一家人,謝來謝去的,多生分。”
常嘉贇将拿兩個包子,放到了幹淨的袋子内。正打算帶着常夢澤轉移地方,往鎮中心走去。
和常為海說了幾句話的蔡小燕走了過來,“今天剛好趕集,我去看看有什麼需要的,剛好和你倆一路。”
這回家的上坡路,可不比來的時候好走。好在不用擔心磕了碰了,走小路也更方便一些。
“太好啦!”常夢澤高喊道,“我們快走快走。”
走到了最熱鬧的那條街道了,周圍的攤位也多了起來,賣吃的,賣用的,應有盡有。
她們遇到了好幾個剛才一起擺攤的人,那個炸油條油糕的,就在路口處,占據了一個有利的位置。
收拾東西的時候,她們耽誤了不少的時間。等趕過來的時候,已經沒有什麼好位置供她們挑選了。
“三嬸,以後每逢集會的日子,你和我三伯還是先來集會賣包子吧。”看着眼前擁擠的人群,常嘉贇道,“或者可以分開來賣。”
蔡小燕:“這不是沒想到今天早上的生意還不錯,等下次,我和你三伯一人一個攤子。”
她本來的計劃是,如果在工廠那邊沒賣掉多少,就換對方過來賣。最起碼等他們回家的時候,不會剩的太多。
誰知道第一天,就給了他們一個小小的驚喜,也讓兩人看到了希望。
才開始做餐飲生意,她無法保證量的多少。
就算有了今天當基礎,同樣也沒有辦法得出準确的數量。
不過每天的客流量,會維持在一個大差不差的範圍内。有一天生意好點,有一天生意差點,都很正常。
現在看來,還是她昨晚保守了。不然今天,賺的可能更多。
常嘉贇點頭,她更希望蔡小燕早點盤下來了一個店鋪。
到了路口之後,蔡小燕就擠在了人群裡。
常夢澤看了眼望不到頭的人群,擔憂道:“姐,我們去哪裡擺攤啊。”
這有這條街道的人流量是最大的,人們也都集中在這一條街道上。
常嘉贇四處看了看,拉着常夢澤走了了另外一處人不算多的地方。
“就這裡吧。”常嘉贇放下了自己的背簍。拿出了布,将商品一一擺放出來。
“這裡?” 常夢澤驚訝,“這裡幾乎都沒有什麼人。”
“你忘記了我們還有法寶嗎?”常嘉贇神秘道。
“法寶?是什麼啊?”常夢澤認真回想着,“該不會是——收音機吧!!!”
“可是姐,你不是說隻有早上那會和中午,電台才會放歌嗎?”
“是這樣沒錯。但是——”常嘉贇故意賣了個關子,她指着不遠處,“你看那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