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前的學校,在常嘉贇的眼裡過于陳舊了。
她的印象裡,這所高中是特别氣派的存在。教學樓、宿舍樓、食堂一應俱全。
盡管不如未來那般氣派,踏進這裡的時候,常嘉贇還是抱着一絲敬意。
這個地方可是培育過不少人才的,承辦學校的人,也是一位曆史名人。
這裡,年少的她因為現實原因,不得不放棄踏入這裡的機會。
後來有踏入這裡的機會時,她卻是以家長的身份踏入的。
也正是因為這樣,她才有機會打量了一番着這座校園,感受它所傳承的文化。
學校裡有不少孩子和家長進進出出,今天是開學報名的第一天。同樣也是新生入校的第一天。
沉寂了一整個夏天的校園,再次迎來了屬于它的熱鬧。
常嘉贇并沒有着急,她并未去擠滿人的新生報到處排隊,而是漫無目的在校園内散着步。
正好借此來熟悉一番陪伴自己三年的地方。
頗具曆史感的教學樓矗在一旁,宿舍樓那邊一間連着有一間,看起來更像是大通鋪。環境比常嘉贇所想的好多了。
操場上鋪滿了生命力旺盛的草,很多地方都連成一片。
就連有些被磚頭鋪就的路上,也時不時有生命力極強的小草,從縫隙裡擠出腦袋。
面對這樣的景象,常嘉贇第一時間想到的不是未來要如何學習,而是想着自家養的那幾隻山羊。
好想把自己家的山羊牽來,讓它們飽餐一頓。
走到教室附近,常嘉贇仔細辨别着上面的門牌号。
透過窗戶,她能看到年代感十足的長條凳和桌子。
熟悉了環境後,常嘉贇走了回去。在布滿自己的公告欄上,一個字一個字看的認真。
周圍的學生很多,有人确認了自己的班級後離去,有人還時不時高喊着周圍人的名字的。
沒有久,常嘉贇就看到了上面寫着的名字:常引娣。
差一點,她就将這個名字錯過去了。
這段時間以來,除了一些不知道真相的鄰居會喊她之前的名字外,其他人喊的都是她的新名字。
要不是這個名字太過于熟悉,陪伴了她一生的話,她估計會忽略掉。
她改名是在暑假期間。之前報上去的名字,可沒有她現在的名字。
找到自己的名字後,她并未離開。因為在前一個班級裡,她看到了一個和她類似的名字。
和她的姓一樣,最後一個字也一樣,就是中間的字不同。
單看名字來說,很容易讓人想到她們之間是不是有着親緣關系。
順着名字一個個看下來,蘇窈的名字映入了她的眼簾。
她确認了一下,如果上面的這個常引娣真的是她的話,那麼她和蘇窈被分到同一個班級了。
她的名字很常見,蘇窈的名字在一衆名字中,可謂是相當亮眼的存在。
這個名字光是放到那裡,就能讓人想象的到她特别。
也不知道蘇窈有沒有到,常嘉贇回頭看了一眼,全都是陌生的不認識的同齡人。
依照着蘇窈的性格,她應該不可能會特意和其他人擠在一起,就是為了看一眼自己所在的班級。
按壓下這樣的巧合,常嘉贇又看起了剩下的那些名字。
這一次,她不像剛才那樣看的認真。
她沒有找到和自己同名同姓的人,卻在為數不多的班級中,看到了好幾個類似她名字的名字。招娣引娣盼娣來娣求娣……
以前的她心裡隐隐有些抵觸自己的名字,被稱呼的多了,最後釋然了。
名字不過是個方便在人世間行走的稱呼而已。
現在看到好幾個類似的名字,常嘉贇覺得自己的心泛起了細微的痛,就跟針紮似的。
名字是個稱呼,同樣也是長輩和父母的希望和期盼。
她是抱着這樣的感情,以及對未來的美好祝願,給自己的孩子取名的。
希望他們不辜負自己的名字,有個不一樣的人生。
她和常夢澤原本的名字,同樣也是寄托着長輩的希望和祝願不假。可這份祝願并非是給她們本身的,而是借由她們的名字展示了自己明晃晃的偏愛與執念。
計劃生育也都提倡了好幾年,可還是無法改變很多人的想法。
常嘉贇從擁擠的人群中擠了出來,垂在身側的手,掐在了一起。
遠離人群的她,緩緩地吐出了一口濁氣。想要将那些因為那個認知,牽扯出來的一些情緒,全部吐出去。
明媚的陽光灑在身上,确實有能治愈人的效果,讓她的情緒不複剛才那般沉重。
她想起了一件不大不小的事情。
現在回想起來,是那個時候的她,陷入了怪圈當中,才會相信那位親戚的口中的話。
她們的交集本來就不算多,隻是礙于有一層斬不斷的親戚關系在。
是啊,她的那位親戚,雖是沒有蘇窈那麼成功,至少在養孩子的份上,也算得上有一定的話語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