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應了兩秒鐘,常嘉贇才意識到沈紹商是在和自己搭話。
她側着身體,對上了沈紹商略帶求知欲的眼神。
“沒關系的,我隻是在周末的時候才會去幫忙。”常嘉贇解釋道,“偶爾也要做點别的事情換換腦子,這樣才更有動力學習,不是嗎?”
沈紹商:“勞逸結合,确實能讓人的大腦充分休息。”
看到這一幕的蘇窈,攥緊手放在身側的手。她的視線,緊盯着常嘉贇。
她很想和沈紹商搭話,礙于她那微弱的驕傲和矜持,她一直都是在關注着對方。
班裡的同學家世好一點的也有好幾個,比如她目前的同桌,就是某個大村子村長的兒子。
可這些人,沒有一個人比得上沈紹商。
在蘇窈的眼裡,常嘉贇過于普通了,家境一點也不比上自己。唯一能拿出手的地方,就是那張還算标緻的臉蛋。
這樣的常嘉贇,到底有什麼魅力,主動吸引人和她搭話的?
蘇窈想不通。
“你手裡的書……”沈紹商看向了常嘉贇面前攤開的書。
看常嘉贇的專心程度,和上一次她捧着本英文書埋頭苦學,他本以為常嘉贇看的應該是課本。
“你說這個啊。”常嘉贇看向了自己的面前,這是一本翻譯好的國外著作。光是裡面的人物名字,就讓常嘉贇看的雲裡霧裡的。
盡管如此,她還是耐着性子看了下去。看的途中,也讓她略顯浮躁的心,意外的平靜了下來。
“是我堂兄托人捎回來的,說是慶祝我考上了高中。”常嘉贇解釋道。
這些話都是蔡小燕将包裹給她的時候,順口提的。常嘉贇也就收了下來,她确實需要閱讀大量的書籍,來彌補自己錯過的那些時光和知識。
書是從舊書攤淘來的二手書。常興鵬不知道常嘉贇的喜好,他是按照攤主的介紹,和自己的理解,将自己認為值得看的書買了幾本。
在聽自家父母說了很多關于常嘉贇的事情後,他想起了自己身為哥哥的責任。
這可是他們家出的第一個高中生,值得最高規格的對待。
這些精神食糧,無論在哪個時代,對人的吸引力都是巨大的。
常嘉贇年少的時候,這些讀本常不離手。後來因為生活裡面的瑣事,她就放棄了自己這為數不多的愛好。
如果當初能堅持下來,或許困擾在她面前的很多問題,都能從各種各樣的書中,找到相應的答案。
沈紹商了然,越發羨慕起了常嘉贇他們家的家庭關系。這些都是身為獨子的他,所無法體會到的。
“這本書……”手撫在書的封面上,常嘉贇變得有些猶豫。即将出口的話,讓她有些難以啟齒。
“沒什麼。對了,你是周末常去街道那邊嗎?”常嘉贇生硬地轉移了話題。
意識到她不想在之前的問題上說太多,沈紹商也沒有在意,“偶爾會去看看。這裡也沒有什麼特别的,隻有那條街道,相對繁華一些。”
相對繁華針對的是這個城鎮來說,和其他大城市,根本沒有辦法相比。
一說起這個,常嘉贇的眼睛亮了,雙眼閃着異樣的光芒。
“現在不是開改革開放不久嘛,經濟發展還有個過程,不過也不需要等太久。要不了多久,全國的經濟都會得到大力發展,到時候我們也會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
“那些大型商場,企業,高樓大廈,将來都會有的。”
沈紹商被這樣的常嘉贇吸引住了,她說的過于肯定,好像這樣的未來,已經來到了。
他經常聽長輩的口中大談經濟形勢,有時候家裡人也會特意詢問他的看法。這也就養成了他會經常看新聞聽新聞的習慣。
這些話從常嘉贇的口中說出來,有一絲絲的違和。在他的印象中,很少會有和他一樣的同齡人,去關注這些事情。
或許和他一樣,常嘉贇也是受到了家中長輩的影響,才從小耳濡目染這些。
想要這裡,他本就對常嘉贇家庭的好奇心,隻增不減。
不過說的這麼肯定的,隻有常嘉贇一個人。
同樣,也隻有常嘉贇對他們這個小城鎮,抱着莫大的信心。
商場、企業,大廈,這些都不應該是從常嘉贇這樣一個隻有十五六歲,才上高中的鄉村孩子所能說出口的話,偏偏她說了出來。
“你就這麼肯定?”沈紹商坐在了旁邊的一個空位上。
他的這個行為,再次讓周圍的同學驚訝無比。
本以為他們兩個隻是普通同學之間的搭話,沒想到現在的情況超出了他們的想象。
男女之間需要避嫌,是每個人的共識,即使是熟人關系,他們也都會特意回避着,生怕被周圍人因此打趣。
常嘉贇無論怎麼看,都和沈紹商這樣的人沒有共同語言才對,所以他們究竟是怎麼搭上話的?
每個人都好奇不已,卻礙于目前的情況,沒有辦法問清楚。
“你是不相信為推了動社會發展,甘當牛馬的廣大的勞動人民?”常嘉贇問。
“沒有。”
“那你是對擁有傳統文化且具有相當智慧的我們這個民族不自信?”
沒有預料到常嘉贇的言辭為什麼會突然間這麼犀利,讓沈紹商一時之間招架不住。為了避免常嘉贇再說出什麼語出驚人的話,他急忙改口。
“不,我不是這個意思。我隻是覺得你有些……呃……”沈紹商正在努力的想着措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