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嘉贇的臉上,并沒有出現暈車所帶來的難受。沈紹商微微放心。
大概是太累了吧。收回視線的沈紹商放空了思緒。
常嘉贇的一切,他都看在眼裡。可以說,他們家現在的主心骨就是她。
他第一次清楚的意識到常嘉贇身上的重擔,其他人會羨慕常嘉贇的店鋪,隻有他清楚這份背後的付出。
上新了毛線,購買的人卻寥寥無幾。
王桂芬看到毛線後,先是震驚于常嘉贇購買的量,又驚喜于毛線顔色的繁多,讓人看花了眼。
最後,則是憂心于這麼多的量,将來怎麼賣的出去。
嘴上說着,王桂芬還是将毛線團擺在了最為顯眼的位置。常嘉贇也特意用木牌分廠家,寫上了各自的價格。
又在店鋪的外面,擺上了一塊木闆。告知來往的行人店内有上新的毛線團。
常嘉贇卻不着急,現在已然入秋,等一場雨過後,溫度會快速降下去。
毛線作為必需品,是整個秋冬季節不了或缺的材料。
除了售賣單純的毛線,常嘉贇還有一些其他的想法,那就是——針織産品。
貨物進回來沒兩天,天氣徹底轉涼了。
雨一場接着一場,根本來不及給人們反應的時間。前一秒還覺得熱到不行,後一面直接凍的人直哆嗦。
翻出來去年的衣服時,王桂芬慶幸不已。
還好孩子們的身高,因為營養不良的緣故,和去年相差無幾,毛衣和外套還能繼續穿。
而這兩天,毛線的銷量成為了店裡的第一。很多人紛紛湧到了常嘉贇的店裡。
送走客人的王桂芬,對着剛從學校回來,正在吃飯的常嘉贇說道:“多虧你提前準備。”
王桂芬的心情因為這兩天的銷量好轉了不少。之前還擔心貨物會積壓,沒想到一場雨,就帶來了不少的生意。
吃完晚飯後,常嘉贇關了隔壁的店鋪門,從櫃台裡拿出了兩團棕色的毛線團,開始了自己的針織大業。
王桂芬并沒有意外常嘉贇的動作,因為之前,她就已經教過常嘉贇這些。
常嘉贇上手很快,王桂芬也是相當的欣慰。每次到這種時候,她都會拿常嘉贇當例子,說給一旁不知道學習這些技能的常夢澤。
不會吃飯,不會納鞋底,不會織毛衣,将來嫁人,是要被婆家看不起的。
每次這種時候,常嘉贇總是沉默不語,隻有常夢澤會用自己嘴裡的歪理來反駁她。從而導緻本就有些矛盾的母女關系岌岌可危。
想到這裡,王桂芬又開始了手上的動作。和常嘉贇選擇的顔色不同,她手上的線是紅色的線。
這種顔色的線,可以說是每個人的标配顔色了。
“姐,你是給你自己織嗎?我也要。”旁邊正在埋頭寫作業的常夢澤喊道。
“我也要大姐給我織。”同樣寫作業的常興華也不甘示弱。
“你大姐哪有那麼多時間!”王桂芬厲聲道,“我這不是正在給你們織?”
呵斥完兩個小的,王桂芬面向了常嘉贇,“要織什麼給媽說,反正看店也是在閑着。”
“沒事的,我織的這個是想賣出去。”常嘉贇答道,她看了眼一臉期待的弟弟妹妹,“你們兩個想要的話,我後面再給你們織。”
常夢澤和常興華的驚呼聲一聲高過一聲。王桂芬一個眼神過去,兩人立即安靜了下來。
“你想賣哪裡?織毛衣在現在是必備的技能。買現成的毛衣,遠不如自己織來的劃算。”王桂芬絮絮叨叨的。
說了很多往事,這些往事,常嘉贇自己也曾經曆過。
“我是打算下次去省城的時候去賣,或者是去其他城市。”常嘉贇說道。
這本來就是她最開始的想法,又恰巧從孫薏的口中聽說,她家老爺子三個月後過壽,到時候她不免要回去一趟。
她所在的城市,經濟遠比他們省城要好。到時候她想拜托孫薏幫她賣一下成品。
如果孫薏不幫忙的話,她還能去省城這樣的地方售賣。
王桂芬說的不錯,織毛衣是必備的技能,但也不見得人人都必備了這樣的技能。
她的織法和傳統的織法又完全不同,是絕對不愁銷路的。
見常嘉贇如此堅持,王桂芬也不好繼續反駁,說到底,常嘉贇的所作所為,都是為了這個家,為了他們。
“你有主意就行。”
常夢澤一心二用,根本靜不下心來寫作業。
王桂芬在旁邊盯着,她也沒有辦法光明正大的偷懶,隻能磨磨蹭蹭的一邊寫作業,一邊盯着常嘉贇看。
團好了毛線後,常嘉贇開始動手。
一時之間,誰也沒有說話。王桂芬偶爾看了一眼,才發現常嘉贇和自己的織法,完全不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