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网

繁體版 簡體版
恋上你看书网 > 問山海[探案] > 第22章 先帝陳妃

第22章 先帝陳妃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京城,梁國皇宮

“崔姑姑,您怎麼來這兒了?”

一個小宮女見了來人,當即笑逐顔開,抱出一盆長勢喜人的蘭草來。

來人正是行走禦前的紅人——女官崔凝華。

崔凝華接過蘭草,細細聞過香味,微笑道:“你倒乖覺,選了這樣一盆花來。聖人書房内恰好缺一盆蘭草靜心醒神,我就想着到你們花房走走,看着有好的,就挑一盆去。”

寒暄了一陣,離了花房後,女官走過長長的宮道,不知穿過幾道儀門,最終來到一座恢宏的宮殿前,将花擺在了女子手邊的木托上,靜靜侍候着。

案上,錯金銀博山爐旁,還躺着一封加急送回的信件,女帝蕭明慈眉頭久久不舒,正在閉目養神。

過了一會兒,崔凝華揮退了殿内其他宮人,輕輕繞到蕭明慈身後,手搭上了她的肩膀,使了巧勁兒,開始揉捏,邊按邊勸慰道:“聖人莫要憂思過重。幸而鎮撫使和按察副使發現了那滄州知府的端倪,否則還查不出這麼大一樁貪墨案子來。”

蕭明慈緩緩睜眼,道:“竟是連滄州的錢也不放過!朕養着這些屍位素餐之徒,白白地給他人做了嫁衣裳!”

崔凝華入宮十年,跟着已離宮的師父學了五年,早已學會了何為察言觀色、禮數周全。她立刻停了手上動作,半跪在女帝身旁,道:“聖人息怒!”

她心裡清楚:主子為了滄州之事,這幾日心情不好。最可惡的是,提刑按察司上門去拿人時,那行貪墨之舉的知府已經身死,連那些從其府邸中抄沒的文書中,都未發現與那位的關聯。此時不怕找到什麼,怕的是什麼都找不到。那位才過了弱冠之齡,便有如此周密的心思,若任其勢力發展,下一個倒戈的官員會是誰?

蕭明慈道:“凝華,别動不動就跪朕。你何錯之有?該下跪的人,還不知藏在這天下哪個角落嘲諷笑朕一介女子治國無能。”

崔凝華行禮稱是,自己提起衣袍,起身回話道:“聖人,容臣多嘴一句。臣私以為,沈大人和顧大人都是您一手提攜上來的的能臣,定不會負了您的期許;至于那位秦氏小姐,從二位大人的筆墨中不難看出,是個聰慧靈透之人。聖人并非孤軍奮戰,而是有将帥在前開路啊!”

蕭明慈歎了口氣,示意女官去磨些朱砂來,然後道:“不知大将軍在诏獄過得可好。秦家這個丫頭,倒是令人出乎意料,當真應就了那句女肖父,子肖母……”

說到“子肖母”時,崔凝華心裡一咯噔,但面上不好顯露,仍隻是研磨着朱紅色的辰砂。

此砂出自西南,色如仙鶴頂上那塊紅,似血一般,因此又名“鶴血”。

研磨得差不多時,蕭明慈提筆蘸了少許,将顧桢呈上的信件推至一邊,拿起另一封折子,随手遞給崔凝華,道:“凝華,你先看看這折子裡寫了什麼罷。”

崔凝華雙手捧了折子去,小心翼翼地打開一看,不禁皺起眉頭。

這折子上的落款是禮部,啟奏說世代看守帝陵的陵戶上報,太妃們的陵寝因修在較為偏僻的地方,風吹雨淋之下,墓石已經開裂,恐漏水進去,擾了亡魂清淨,故而望聖人答允修繕。

折子最後,委婉地提了一句:先帝太妃陳氏之墓是否需要修繕?如修繕,該按何等規格修繕?

女官心叫不好,握緊了折子一角。

先帝太妃陳氏,不就是那位的母妃麼?真是哪壺不開提哪壺!

她送還了折子,恭敬道:“臣以為,國有國法,家有家規。陳太妃誕育皇子有功,但禮不可廢。先帝雖寵愛太妃,可先皇後才是一國之母、禁庭之尊。可修繕其陵寝,但不可越祖制而行之。”

蕭明慈忽然笑了起來,道:“說的不錯。先帝愛屋及烏,可朕畢竟不是先帝,太妃也不是朕的生母。便按你說的辦,禮部那幫人也無法拿朕怎麼辦,不是嗎?”

無意中,一滴“鶴血”從筆尖滴下,滑落在“先帝太妃陳氏”六字上。

崔凝華低着頭,聽女子自嘲道:“先帝愛美人,朕并不像他,愛那些個自作孽、不可活的蠢物。修繕她的陵寝,就當為朕積福罷。滄州之案,朕會繼續查下去,查到他心服口服為止!”

*

滄州,寶華寺

秦淩羽平躺在床上,額上搭着條浸了冷水的帕子降溫,睜着一雙眼,直勾勾地盯着天花闆發呆。

窗外,天應當已大亮了,鳥鳴聲不絕于耳,叽叽喳喳,十分吵鬧。

她覺得胸口壓得慌,便從燒得熱哄哄的被窩中伸出手,撐着床闆坐直了身子。待去掀被子時,方才發覺原來有兩床一模一樣的被子蓋在身上,不怪她覺得沉。

有人敲門:“公子,我來送藥。”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