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晚上,上梁村每一戶家裡都有小雞仔叽叽喳喳的聲音。
嬸子們極其給面子,五十隻小雞仔頃刻間就被她們瓜分了個幹淨。
要不是林回星特意給蘇家留了五隻小雞仔,那最後他們估計一隻都買不到。
唯一的意外,大概就是村裡以前沒人見過鵝,對養鵝也沒什麼信心,最後整整二十隻小鵝,一隻都沒有賣出去。
二十隻小鵝,五隻小雞,全都歸了蘇家。
林回星的意思是白送,奈何蘇雲嬌要強,說什麼都要用繡包包的錢買。
最後林回星隻能妥協:“要不這樣,錢我就不要了,等這些家禽長大後,給我一隻鵝就行。”
看着籠子裡那二十隻小鵝,蘇雲嬌想都沒想就一口答應了下來。
家裡一下子就擁有了這麼多小動物,蘇應文美得晚上吃飯都是端着飯碗蹲在籠子前吃的。
蘇雲嬌看着滿心歡喜的阿弟,心裡确實慢慢的擔憂和惆怅。
蘇雲嬌都快十五歲了,平常她就跟着季娥忙着家裡的活,對于自家有多少存糧她是再清楚不過了。
雖說有林回星之前給的兩大袋糧食,自家的糧食還不算緊張,但是要一下喂這麼多的家禽,還是有些負擔不起的。
林回星見小姑娘一副神思不屬的樣子,哪能不知道她在愁什麼:“沒事,這鵝和雞一樣,可以吃野菜和菜葉,要不了多少糧食,明天上午我教完你們繡法後,就和應文去割野菜。”
在現代林回星家裡也是喂過家禽的,他小時候就經常背着背簍、拿着鐮刀漫山遍野地找豬草,鵝兒腸。
而這些以前用來喂養家禽的野草,現在作為野菜也被端上了餐桌,很得大家的喜愛。
先前林回星還聽說鵝兒草燙火鍋一絕,不過他并未嘗試過。
上梁溝的人也不吃這玩意兒,之前林回星在村裡閑逛的時候就在路邊見過不少,明天他随便去外面扯一點回來,這些小雞小鵝就不會餓着了。
聽了林回星的話,蘇雲嬌緊皺着的眉頭總算松了下來:“那我明天也跟你們一起去。”
第二天林回星特意起了個大早,然而他起得早,村裡那些急着掙錢的嬸子們更早。
林回星到的時候,嬸子們已經在蘇家的院子裡等了許久了。
其實昨天晚上大家帶着小雞小鴨和包包回去的時候,就已經和家裡人感歎過一次了。
這手工活的材料準備得很齊全,除了針不是一個包一根之外,這每個包所用到的棉線那都是給得足足的。
在林回星來之前,嬸子們已經感慨過一遍這針有多纖細、光滑、絲線有多柔韌了。
這會兒林回星一到,她們就趕緊圍了上來,七嘴八舌地追問起包包的繡法了。
林回星見狀也沒耽擱,問蘇雲嬌拿了一個包就開始給大家做示範。
這刺子繡就是在挎包面上間隔着用白色的棉線繡出米字的繡花。
這次林回星拿的是簡單的款式,據派活的老闆說還有更複雜的樣式,需要用不同顔色的麻布拼接成一個包,整個包都得繡上平角針腳,不過那種包工價高,廠裡不怎麼往外發。
林回星教的繡法簡單到讓常年撚針拿線的嬸子都覺得不敢相信:“就這麼簡單?”
雖說上梁溝的人都不往衣裳上繡花,但是她們也聽别人說過,這繡花的花樣那都是極其精緻的,如今林回星教的這個繡法,簡直和亂繡沒有什麼區别。
上梁溝的嬸子們哪知道這種簡單古樸的樣式正是現代人所追求的僞老錢風。
雖然林回星本人也不太欣賞這種風格,但是他後來上網查過,這種純手工制作的挎包在網上賣得還挺好,雖然價格不便宜,但是買的人還是不少,
——嬸子們雖然不懂,但是嬸子們大感震驚。
再三确定隻用照着林回星的方法繡後,嬸子大娘們猶豫着總算是開始下針了。
林回星一一看過,發現嬸子們做得都不錯,就是偶爾有的地方需要提醒一下:“間隔得均勻一些,空隙不能差得太大。”
看着院子裡埋頭狂繡的嬸子大娘們,林回星滿意的點了點頭。
按照這個趨勢,這一百個包用不了兩天就能做完。
此時林回星隐隐有些懊悔了——早知道嬸子們這麼給力,昨天他就該多找老闆接點活了。
确定人人都上手了後,林回星就先跟蘇雲嬌、蘇應文去竈屋吃早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