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過得飛快,眨眼間就冬至了。
工作上的忙碌令小兩口聚少離多,近兩個月的時間裡賀聽瀾和傅彥幾乎沒見幾次面。
賀聽瀾初來乍到,發現軍械司的工作遠比自己想象的繁瑣。
雖說他輕松通過了考核,但軍械司裡的很多規矩和事宜都是賀聽瀾所不了解的。
好在負責帶他的主事張懷義人還不錯,帶着賀聽瀾在軍械司轉了一圈,事無巨細地講解了許多。
賀聽瀾感覺自己進步飛快。
然而等到真正幹起活來,賀聽瀾剛開始是有點落差的。
他原本以為自己的工作日常是畫設計圖紙,然後參與進重大的武器研究中,與各位高官大師坐在豪華堂屋裡,一邊飲茶一邊商讨。
想想就覺得很厲害。
結果沒想到是檢查兵器、甲胄是否符合軍用标準。
以及保養兵器。
頓時就變得接地氣了許多。
賀聽瀾花了二十天待在庫房裡,和其他技工們一塊挨個檢查弓箭是否有損壞、刀刃是否足夠鋒利、投石機操作起來是否順滑不卡頓……
簡直是又累又煩瑣。
不過幹了幾天下來,賀聽瀾覺得還挺新鮮的。
他還從沒見過這麼多軍用武器,整個庫房擺得滿滿當當,看都看不過來。
賀聽瀾也不知道原來在一批武器真正投入到戰場上之前,竟然還需要經過這麼多檢查步驟。
他和其他技工一塊,一邊清點各類武器的數量,一邊将它們分為“合格”、“需檢修”和“丢棄”三類。
這種事情做起來看似枯燥乏味,但其實也需要十分細心,萬一哪塊有一點點疏漏,都可能造成戰場上的重大失利。
一想到自己經手的這些最終會被用在戰場上,賀聽瀾突然感覺很有成就感。
就這麼幹了一個半月,賀聽瀾已經能閉着眼睛摸出每種武器的樣式和材質了。
這時,張懷義找到賀聽瀾,說從今天開始他可以不用去倉庫了。
賀聽瀾心中一陣雀躍,終于要換一些事情做了嗎?
隻見張懷義拎起一摞厚厚的書,将它放在賀聽瀾面前的書案上,“這些是我大梁軍隊的武器圖譜。”
然後又拎起第二摞書,“這些是齊國和北疆所用的武器圖譜。”
“給你十天的時間,比照分析我大梁軍隊在武器裝備上面的優劣勢,分别和北疆和齊國做對比,并給出改良方向。”
“是。”賀聽瀾行禮道。
張懷義離開後,賀聽瀾對着書案上的那兩摞書開始犯愁起來。
他這任務的跨越度還挺大的,昨天還在庫房裡檢查兵器質量,今天就要做戰略分析了。
不管怎麼說,先開幹!
賀聽瀾撸胳膊挽袖子,坐在書案面前就開始翻看圖譜。
圖譜記錄得很詳細,每種兵器的設計圖稿、所用原材料、鑄造工序、重量等信息全都一一記錄在冊。
雖說這兩摞書看起來吓人,但當賀聽瀾真正翻閱起來卻快得很。
賀聽瀾最喜歡看這種圖形為主、文字為輔的東西了,很快便陷進去了,看得無法自拔。
要想做比對,得先将這些武器按照類别分開來看。
例如弓弩類、刀劍類、長兵器、甲胄、戰車等等。
賀聽瀾一邊對照着圖譜,一邊在庫房裡尋找相對應的實物。
庫房中除了大梁軍隊的武器裝備,還有從戰場上繳獲來的北疆和齊國的兵器。
除此之外,還有前朝遺留下來的兵器,有些已經被淘汰不再使用了,但依舊保存在庫房中以作參考。
賀聽瀾一邊看圖譜,一邊将兵器在手中掂量掂量,腦海中瞬間浮現出很多實戰的畫面來。
他必須要參考着實物進行分析,又懶得在辦公區和庫房之間跑來跑去,幹脆就把筆墨紙硯都搬到了庫房,席地而坐。
于是在庫房工作的技工們一連好幾天都能看到一個神神叨叨的人,時而一手拿着圖譜、一手拿着兵器,嘴裡念叨着什麼,時而趴在地上寫寫畫畫。
技工們雖不明所以,但這畢竟是上官們的事情,也不好多嘴。
賀聽瀾為了節省時間,這十天一直住在兵部的臨時宿舍,每天睜開眼睛就是辦公,直到上下眼皮打架才去睡覺。
以至于張懷義都有點看不下去了,提醒道:“那啥,實在看不完也沒關系的,畢竟你才剛來沒多久,盡所能就行。”
“沒事!”賀聽瀾倒是絲毫不見疲态,精神抖擻道,“我都整理得差不多了,就差最後寫個報告。”
“那我先去辦公啦!”賀聽瀾笑着沖張懷義揮揮手,大步流星地朝着司房走去。
張懷義這幾天公事繁多,也沒怎麼好好休息,此刻頂着兩個黑眼圈,詫異地看着賀聽瀾活潑的背影。
年輕真好,張懷義感歎道,這都不累。
半下午時分,賀聽瀾興高采烈地來找張懷義,将一份報告遞給他,“張主事,我寫好了!”
“哦?這麼快?”張懷義連忙接過,迫不及待地打開一看……
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