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网

繁體版 簡體版
恋上你看书网 > 山河筆 > 第15章 桃花雪

第15章 桃花雪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起初兩錢一石,後來又五錢一石,再後面漲到八錢、一兩,甚至到了最後,十把精鐵好刀,都換不來一戶人家一月的口糧。

再也沒人願意買槐村的鐵器了,可槐村卻又根本沒别的辦法——這裡的人世代都是鐵匠,他們不會種地,也種不了地,隻有這麼苦苦熬着,等再過兩年糧價重新回落,槐村也早變得一貧如洗。

“祁姑娘不覺得很奇怪嗎。”

說到最後,裴環之就也覺得納悶:“那幾年各地都沒有打仗,也沒聽說有什麼災荒,怎麼糧食好好的就這麼貴?”

上位者看百步,看百年朝代之變遷,中位者看十步,看十年家門之榮辱,下位者看一步,莫使眼前行差踏錯步入深淵,但大部分人,都隻能回頭看。

甚至裴環之和槐村的這些人,即便再過十年二十年,他們也看不明白。

濟農變法以三年之政改變九州格局,對此裴環之不知道怎麼回事,但祁霁卻是一清二楚。

三年裡大康先抑後揚,先是開庫放糧造成市面上糧食充盈的假象,後又用低廉的糧價誘導各地毀耕棄田,最終成功拿到糧食定價權,糧價波動就也從大康輻射向九州中原。

而商貿貨運,兩錢一石的糧食從大康賣出去,在各地權貴商人的手中幾經輾轉,到了地方,自然會跟着層層加碼。

更别說為了鉗制各國貿易,祁霁曾把大康的糧價提高到五倍——擡高五倍,等地方百姓拿到手中時,真實的價格隻怕會暴漲十倍不止。

“可是,”祁霁聽罷皺了皺眉,“他們可以去大康。”

“他們中的有些人是去了大康。”裴環之想了想,“聽說大康這幾年頒布了不少新的法令,這些法令對外地人很包容。”

是有些新的法令,甚至這些法令就是祁霁頒發的。

“可大康卻也不是來者不拒。”裴環之又道。

當然。

民為邦本,自乾元八年藩王作亂,天下混戰不休,大康百姓的人數就一直在銳減,再加上後來五地割據,大康不光失去了國土,更失去了大量子民。

是以對于移民,從明豫元年父皇登基開始,大康一直都有還不錯的政策,甚至到了祁霁輔政那幾年,對移民的優政幾乎到了一個空前的力度:移民大康者,第一年可領救濟銀置屋開地,春種秋收時可至當地府衙調借器具牲畜,農忙時鄰裡鄉黨需對移民者有所優待,甚至還可減三年賦稅。

但也不是誰都歡迎。

法令要求,外來定居者,必須是舉家搬遷,入境十年内不得出境,且每個缺失勞動能力的百姓,都必須有一個青壯勞力攜帶,同時一個青壯勞力,最多隻能攜帶兩個喪失勞力的人。

如此一來,既對移民者有所篩選,又能讓那些青壯勞力可以安心地定居大康。

至于這個法令對槐村是否有效——祁霁默了片刻,這個法令由她制定實施,其間因果影響,她自然是再清楚不過。

當時正逢濟農變法剛結束,大康聲名大噪,再加上豐厚的糧産糧價,正是引民千載難逢的良機。對此祁霁夜以繼日苦思良久,幾乎是跟着濟農變法的腳步提出了引民優待的政策。

舉家搬遷,是為了讓這些百姓真的能在大康定居;入境十年内不得出境,是為了防止這些人裡混入其他勢力的奸細。

而對百姓和青壯勞力的要求則更是合理:外面的糧價居高不下,大康就算的上是一處桃源,而之所以願意打開國門給這些人安居之所,那自然也是希望他們定居在此日後能反哺大康。

是以對這些移民流寓者有所要求,目的就是要防止外面的那些老弱病殘一股腦地湧進來——這些人手難縛雞,入境不光做不了大康的助力,反而會成為負累。

若非如此,難道讓她去當個活菩薩,用大康百姓辛辛苦苦的血汗去救濟這些外地人?

為政者為國民之政。

身為大康公主,她并不覺得這有什麼不對。

隻是再想起槐村今日的景象,祁霁就又不由得眸色微凝。

沒想到先前裴環之口中的“災禍”,竟然是她。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