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网

繁體版 簡體版
恋上你看书网 > 清歡長有,娘子不常有 > 第36章 第三十五章

第36章 第三十五章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獎賞?”杜時笙一時有點摸不到頭腦。

小五兒點頭如搗蒜:“對對,要賞姑姑!咱們坊裡還是頭一遭有人被官府賞,大夥兒都在那誇姑姑呢!魏郎君當真是慧眼如炬!”

看着小五兒見縫插針不忘誇偶像,杜時笙哭笑不得,趕着他快去書塾。

“若是遲了,仔細先生罰你!”杜時笙點着手指唬他。

小五兒吐了吐舌頭,一溜煙兒向書塾跑去。

杜時笙也有些好奇,不過想着若如小五兒所講,坊門口露布處已有人圍觀,自己還是待無人之時再去為妙。

正想着,有一中年男子敲門來問:“這裡可是杜娘子家?”

杜時笙瞧他的一身裝扮,便認出是街上的索喚,遂點點頭。

“請杜娘子親啟。”索喚将一份柬帖送至杜時笙手中,便急匆匆離開了。

柬帖十分質樸簡單,裡面隻寫了幾個字“請杜娘子七日後申時,至夷和坊”。

落款是——葛薩敬約。

杜時笙瞧着那歪歪扭扭的字迹,心内欣喜異常,想來葛薩已是脫罪,平安回到家中了。

聯想前幾日聽說的淩王庶子案,杜時笙心念一動,葛薩已脫罪,大理寺要賞她,既是要賞,必是大案才會賞。而淩王庶子案又是大理寺主審,難不成……

她打了個寒噤。

原以為自己是卷進采花大盜案,未曾想竟是淩王庶子案嗎?那還不如采花大盜案更叫人安心,杜時笙隻想安安分分開食肆賺錢,可不想與那權勢扯上幹系。

如此想來,需得去廟上拜拜了,杜時笙對自己點頭道。

可這幾日天氣卻是陰沉得很,杜時笙的朝拜之行也就未能成行。

四月初七一大早,孫阿婆便瞧着陰雲密布的天,歎道:“瞧這樣子,似是有雨,阿彌陀佛,保佑今日明日可别下雨。”

杜時笙好奇道:“幹娘為何如此說?”

“常言道:小麥不怕神共鬼,隻怕七日八夜雨。這幾日下雨,主傷小麥,不是個好兆頭。”孫阿婆有些憂心忡忡。

杜時笙瞧了瞧那低垂的雲層,感覺這雨便不是今日,明日也是要下了。

“先帝年間,那一場雨從七日開始,連下了幾日,雨水又急又大。雁門、胥門幾處都淹了,決堤後,好些人連包裹都來不及收拾,就從家中跑了出去。還有好些人,連跑都跑不出去……”

孫阿婆回憶起先帝年間的那場災難,仍是心有餘悸。

“怎的這般嚴重?竟連京城都發水了嗎?”杜時笙驚詫道。

孫阿婆點點頭,皺着眉歎道:“幸而那時的水部郎中開閘放了水,京城周邊的這些百姓才免于一劫。可聽說,那郎中自己卻因此獲罪了,唉……”

“救百姓免于遭受水患,不是有功麼?”杜時笙覺得奇怪。

“聽說那年下遊的清水縣,萬畝良田都被遭了水患,當年顆粒無收……先帝便治了那水部郎中的罪。”孫阿婆陷入了對往事的回憶中,幽幽道,“那一年城外那麼多的流民,好些就活活餓死了……可這天災,誰又能左右呢!閘開與不開,苦的都是百姓啊!”

杜時笙聽了,也跟着搖頭歎息一回。遂又瞧了瞧天,隻盼這黑雲能漸漸散去,不要連日下雨。

是夜,果真下起了雨來,幸而不是很大,第二日晨間,便停了。

這一日,恰巧是浴佛節。

浴佛節,也稱佛誕節,正是農曆四月初八。

這一日,寺廟中僧尼置佛像于水盆,以五色香水淋佛頂,教信徒們從四面八方趕往寺廟,在佛像兩邊,遍插鮮花,其盛況甚為絢麗。

本朝佛教也算盛行,浴佛節之時,城中一百五十五座寺廟,皆有不少信衆提着香花、食盒前往,以求浴佛水飲之,相傳可治百病。

後世的《醉翁談錄》中有記載,這一日民間又流行食“阿彌飯”,辦“善會”,行“放生會”,各食肆皆售賣青精飯,街頭巷尾也有朝廷和當地世家富豪布舍錢财,提唱誦偈。更有不少信衆買魚、龜、螺、蚌等靈物,口念往生咒放之,竟日不絕。

因此,浴佛節這一日,城中是格外熱鬧的盛況。

孫阿婆自大郎海難之後,也一直禮佛祈福。

誰知,她夜裡卻發了急症,二更天便上吐下瀉不止。直到李郎中來看之時,孫阿婆已是無力下床之态了。

李郎中看了半晌,說是感染了寒濕穢邪之氣,緻脾胃受傷,須得卧床休息,流食将養幾日。

既如此,孫阿婆是不能去寺廟朝拜了,杜時笙原本欲在家中照顧她,她卻萬般不肯,定要讓杜時笙去廟中上香,給家中各人祈福。

杜時笙隻得做了些上香的花糕菓子,出門去了。

昨夜下了雨,杜時笙出發又晚了些,等她走到之時,寺中人潮已退去,卻仍有不少信衆在寺中焚香祈願,慢訴所求。

孫阿婆常去的禮佛之處,是西南城郊的安甯寺。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