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攤子上的生煎包與這根本,沒法比嘛!
還有這碗看起來就叫人食欲大增的粥,美味鹹香,潤滑爽口。
衆食客紛紛偷偷瞥過頭來,見這明大官人一口接一口地嘗着粥,與他們并無什麼分别。
看來這明大官人也不是這麼不好相處,再者,王婆子的家隻要稍微一打聽,便可知曉,他也沒去王婆子麻煩。
這邊大家都在偷看,那邊吳懷夕已經将新的吃食擺了出來。
小食攤前的木闆上,放着一排清明粑。
“吳小娘子,你這做朝食還不夠,怎麼還做上清明粑了。”
一食客眼尖,瞧見了木闆上的清明粑。與自家做的不同的是,那清明粑澤鮮亮,外形圓潤,如玉石般飽滿。
“做些自個兒嘗嘗,也想試着賣些。錢大哥要嘗嘗嗎,三文錢一個。”
吳懷夕用竹夾子夾起清明粑,那外皮像是與木闆難舍難分似的,分開得極慢,瞧着就黏糯。
清明粑做起來麻煩,要将艾葉切碎了揉進面粉裡,一般尋常人家就用普通的粗面,若是講究些,就用精面。
像外頭酥餅鋪子裡,要買來送禮的,就更加講究,要用上糯米粉。但那實在是貴價,一盒裝着六個清明粑的禮盒,要賣上五六十文錢。
“那嘗嘗。”
錢大哥拿起筷子将端上來的清明粑一夾,竟印出一個深深的坑,如此黏糯!
他索性直接用手揀起那清明粑,放進嘴裡。
清明粑外皮細膩,連艾葉的影子都瞧不見,卻能聞見艾葉的清香。嚼起來滿口的順滑軟糯。
内裡大有不同,芋頭與蛋黃沙沙的口感交錯,甜中又帶着一絲微鹹。
軟糯、香甜、清新......
這還是他平日裡嘗過的,粗糙的清明粑嗎?
“三文錢,用的是糯米粉,還是個我從來沒嘗過的餡。吳小娘子,快些給我多包幾個,我帶回家給我媳婦兒與孩子嘗嘗!”
“錢大哥,您剛剛嘗的是蛋黃芋泥餡、還有豆沙餡、花生芝麻餡、棗泥餡,你要哪些?”
“都要!都要!”
這錢大哥一帶頭,其他食客也紛紛想嘗嘗。一個清明粑而已,至于像沒吃過似的嗎?
然而這一到嘴裡,可就不同咯。
豆沙餡出了沙,甜而不膩,花生芝麻餡裹着糖漿,滿口酥香,棗泥餡棗香濃郁,口感細膩。
尤其是那外皮光滑黏糯,用了糯米粉,卻隻要三文錢!
“吳小娘子可接禮盒,這樣的美味,我想送給外婆嘗嘗。”
“對頭,可接禮盒,貴些也不打緊。”
“是接的,今日做得少些,若你們想要禮盒,便同我講,我明日一并做了。不過隻能用油紙包起來,描些花樣,并不是貴價的木盒,每樣兩枚,一共八枚,三十九文。”
“竟如何實惠!我訂兩個!”
“我也訂兩個!”
“我訂一個!”
若說是四十文錢,聽起來确實是貴了些,若說是三十九文,隻差一文錢,聽着可是三字開頭。
就像現代的九塊九、十九塊九、二十九塊九......聽着是便宜,這一通買下來,花下去大幾百。
“給我包幾個帶回去。”
明軒嘗了一隻清明粑,果然也是與衆不同,可他今日已經嘗了八隻生煎、一碗皮蛋瘦肉粥,若是再嘗上四五六七個。
是不是不太威嚴。
他咳嗽了兩聲,從這位吳小娘子這兒,帶回去了十個清明粑。
食客陸陸續續地走了,吳懷夕拿筆那麼一算。
今日朝食收入三百多文,清明粑收入一百多文。
還有這麼多三十九文的清明粑單子......
發财啦!
“仲玉,你嘗一個,特别好吃!”
明軒回了風味齋,見掌櫃的公子正在櫃台前仔細地算賬。他自己是個自來熟,來了這兒後,整個風味齋的夥計都混熟了,更何況掌櫃的公子呢。
仲玉瞥了一眼黏膩的清明粑。
“不吃。”
“你嘗一個嘛,仲玉,相信我。我可就給你一人吃......”
明軒強行将一個清明粑塞進了仲玉的手心。
仲玉無奈搖了搖頭,嘗了一口。
他眉心一顫,又嘗了一口。
果真如此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