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清風,對朗月,人逢喜事自當登山泛水,肆意酣歌。
趙惟明眼見自己榜上有名,這麼多年修身養性也還是沒忍住笑出了一排牙。
趙丫丫倒是沒他那讀書人的顧忌,高興地一巴掌拍過來差點沒把自家兒子摁趴在地上。
不過這會兒大家都注意不到這麼多細節,三人互相看看,皆是喜上眉梢。
嚴師兄這回名落孫山,不過因為此前有了心理準備,這會兒雖然失望,到底還繃得住,轉頭向三位同窗道賀。
三人連忙收起臉上的喜意,寬慰一二,也約着嚴師兄今晚趙記見,之前早約定好了趙惟明考中了得請客。
嚴師兄倒也坦蕩,直言心有戚戚不願歡飲。這話一出大家都不好留他了。送走嚴師兄後三人由各自家人擁簇着先行會家族中報喜了。
隻是個縣試,除了縣案首外,其餘人是沒有縣衙的差役敲鑼打鼓報喜的殊榮。趙惟明隻得自己去找趙夫子還有幾位相熟的同窗約着申時趙記用飯。
而趙丫丫則忙着回寶石村告知鄰裡喜訊,這些年雖然他們很少回村裡,但這畢竟是祖籍,一旦有大事了第一個就是得通知族裡。
一整天都是鬧哄哄的,趙惟明像是被喜訊推着走。一眨眼便已經回到他們家豆腐坊了,雙手還抱着一堆夫子和同窗給的禮物。
喜悅的浪潮一過,趙惟明的冷靜自持便回來了。
縣試雖然過了,還有不到倆月便是府試。他自打從孟夫子哪裡回來,就和孟、趙二位夫子商量好了,鉚足勁一次性過縣試、府試和院試,拿到秀才功名的。這次縣試不錯的名次也讓他有了不少信心。
因此不得不靜下心來,第二日就和趙丫丫說好,又重新回到趙夫子學堂當住校生了。
不過趙丫丫這陣子實在太過高興,兒子過了縣試,女兒也托人捎了包袱回來,說是連着仨月在女學名列前茅,每月都要多拿幾刀紙和幾鬥米豆。
她給換成銅錢,拿着給趙丫丫打了個鑲金珠子的簪子寄了回來。
趙丫丫現在三個金首飾,爹娘給一個,兒子女兒各給一個,這時候突然想起之前兒子說過的“人生巅峰”,她這也算是娘生巅峰了。
這不得好好慶祝一番!她宴請了周圍鄰裡和寶石村族人。不過趙惟明勸她别太招搖免得招人記恨,這才打消了戴金簪請客吃飯的想法。
隻是仍然插着倆根金簪子并着金耳環,去任嫂子店門前招搖過市,陰陽怪氣地讓任嫂子趕緊蹭蹭她福氣,蹭到了将來她兒子說不定也能考上呐!
可誰不知道,任嫂子那兒子是個睜眼瞎啊!
景平五年三月初七,縣試張榜确定了府試時間,就在下月初八,三月二十一要先去安慶府禮房報名。
趙丫丫早在縣試放榜時,就給府城裡的趙蓁蓁和王嬸嬸去信,托王嬸嬸先在府城找個離考院進的地方租半年房。
直接一步到位租到八月院試結束,兒子接下來能過府試院試在她看來是理所應當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