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网

繁體版 簡體版
恋上你看书网 > 折得一枝春(科舉) > 第81章 華家姑娘們

第81章 華家姑娘們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春耕貸是指在春耕時分由官府出面給農戶發放貸款,用于購買良種、農具。秋收時官府再連同本利一并回收,其中利息隻收一分五厘。

蓁蓁提出這項政策,想來也是完全是出于利民角度。農戶靠天吃飯,能維持溫飽已是不易。但凡出個天災人禍,加之大乾高利貸橫行,想要繼續耕種要麼最好的辦法就是找大戶借錢。這樣一來,從宏觀來看必定導緻大量農戶失地、土地流向地主階級。

因而這項政令怎麼看怎麼好,一是能遏制民間高利貸,保證農戶們可靠土地養活自己。二是對官府能增加稅收穩定糧價。第三點也是最重要的一點,它能夠有效遏制土地兼并——這才是建元帝派她來淮南最重要的目的。

但這項政令壞就壞在,它太“好”了,對官府太好了。

年景好的時候,官府自然願意出錢放貸,畢竟到了秋收時也能收回來利息,穩賺不賠。但若是年景不好呢?

另外若是地方主事兒的官員心再黑一些,瞞上将春耕錢挪作抵用,欺下提高貸款利率,那就隻能是肥了他的褲腰帶,短了稅收苦了百姓。

哪怕官員本身沒問題也不行,一項政策自上而下,有些“可以”就會變成“應當”,到了基層就是“強制”。拿春耕貸舉例,朝廷若是鼓勵推行春耕貸,到他們沐縣就會變成與政績挂鈎的每年必須發放多少貸款的指标了。

如今春耕貸在淮南當然能成功,若蓁蓁将這個舉措上報以至于舉國推行,那她趙蓁蓁将來便是激化官民矛盾、加劇土地兼并的罪人,罪人下場可想而知。

趙惟明想到這些眉頭緊鎖,他滿腔熱血忠君為民的妹妹,不該走到如此結果。

“怎麼了?”甯不屈見他面色難看,不禁出言問道。

趙惟明歎了口氣,将全家召集起來講明這春耕貸利害。

饒是劉娘子見多識廣,聽完也倒吸一口涼氣:“照你這般說,一項為民謀利的舉措到最後竟會完全違背其初衷?這可真是……匪夷所思。”

“郎君打算怎麼辦?”

“先回信給蓁蓁提醒一二,再跟幾位夫子商讨下,我說的這些也不一定能成為事實。”

翹首以盼一個多月,蓁蓁的回信終于送到,她認可了兄長的推斷,卻并未放棄實施青苗貸。

她字裡行間全是一位青年官員的意氣風發:既已洞悉青苗貸利弊,那就除其害、揚其利,難道要做那剛探出腦袋便縮回去的王八不成?她趙蓁蓁在其位便要謀其政,謀其政就要成其事!

抛開兩人關系不看,這樣一位面臨困境着力解決迎難而上的青年官員能澤被一方,對大乾、對百姓都何其有幸。

而作為兄長,趙惟明又無比憂心妹妹一朝踏錯深陷漩渦。但是他們是家人,他應當成為蓁蓁最可靠的臂膀,而非打着為她好的旗号幹涉她的決定。

一家人面對這封信齊齊失了言語,趙丫丫也沒說話,沉默半晌後第一回主動進了書房溫習甯趙二人給她布置的功課。

到了下月旬假時她也沒回來,僅僅留了個隻言片語——進山剿匪,勿念、速歸。

趙惟明自然也被這一老一小鞭策,再次開啟了教書之餘燃燈半宿的生活狀态,還有兩年了,這回他無論如何也要把舉人考下來。

五月山下路,藕花滿汀洲。日子一回到正軌上,緊湊的安排讓一家人似乎每日過得都毫無波瀾。到了五月卻收着個好消息,高澤方來信說他補了巫山縣縣令的缺。

雖然巫山甚遠位置偏僻,但以高澤方的名次,等了一年多能等到一個縣令的缺,已經是足夠幸運了。

不過他家中小女如今也就七歲無法跟着遠行,他隻得帶自己大兒子和一個侄兒赴任,原本想要的考上之後一家人團聚的願景,仍是無法實現。

趙惟明替他高興,又替他心酸。他和高澤方都是他們鎮上數一數二“有出息”的人,但放眼整個大乾便是泯然衆人,普通人努力半生,仍是不得圓滿,處處遺憾。

這種遺憾讓他整個人在華家盯學生盯到眼睛都快冒出火星子了,快學!最好青年就成材!

這群小兔崽子擁有這麼好的條件還時不時打個盹兒浪費光陰,知不知道一步走晚了處處都受限!

這種恨不得把書塞進學生腦袋裡的架勢在華家二公子身上沒看出什麼成效來,反倒是平日裡不聲不響的二小姐給了他驚喜。

二小姐今年不過十歲,按過往這類貴族女子的人生不過是念幾年書再許婚出嫁,這些年随着女子為官的越來越多,她們便有了新出路——考女學。

女學并不好考,華家對下頭兩位姑娘能不能考女學也是不鹹不淡的态度。

但偏偏是在無人在意的角落,看似中庸的二小姐與她的卷王夫子趙惟明竟然一拍即合,你願意學多少我便教多少,開始了卷天卷地一天八個時辰的應試計劃。

趙惟明無法陪她八個時辰,小姑娘就讓身邊女使監督她,白天刷夫子特地給她收集來的考試真題,夜裡就練“面試”,練到夢裡說話都表達流暢不打磕巴為止。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