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布魯斯·韋恩的劃分,這個星球上有兩種人,普通人和超能力者。
而按照艾德琳的劃分,在布魯斯·韋恩圈出的“超能力者”的世界裡,還有兩種類型,“加持者”和“改造者”。
“加持者”,或者說外物加持者,比如布魯斯·韋恩,依靠高科技強化他的外在戰鬥力。
“改造者”,那些因為主觀,更多的是在絕對無奈的客觀情況下,自己的身體不得不進行了改造的人。比如遭遇了伽馬射線的班納博士,被迫接受軀體改造的艾德琳,還有,這個淩晨在特區街頭“蕩秋千”的男孩。
艾德琳覺得,也許自己也該考慮一下面罩或者頭套。
不,面罩太過于自欺欺人,和眼鏡的僞裝功能不分上下,還是像這個男孩一樣,用面罩實在點兒。
可是,自己那麼長的頭發,裹在面罩裡面會很不方便。
而且,這個男孩,他不知道困嗎?
深更半夜的特區街頭,就這麼充滿吸引力嗎?
既然知道這個世界還藏着許許多多和自己和班納一樣的特殊群體,艾德琳難免會因為同類間的惺惺相惜,為對方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事情,就好比——幫這位四處蕩秋千的男孩抹掉監控記錄。
頭套男孩的特區“夜遊”份外開心,艾德琳的特區“加班”費心費力。
***
霍奇特意給BAU申請到了兩周的“空窗期”,理論上,這兩周他們小組會盡可能地留在特區,處理一些遺留的文件工作。
他的小組成員們并非鋼鐵戰士,他們理應像每一個正常上班族一樣,朝九晚五,有足夠的時間處理自己的私人事務。
本着“空窗期”随時會被打破的擔憂,BAU成員們都盡量把重要的私人事務趕在前面完成,就好比瑞德的搬家計劃。
他搬去了一間新的公寓,治安更好一些,通勤時間也更短,唯一麻煩的就是他有太多的書了。而兩處公寓,偏偏都沒有電梯。
所以,這也是為什麼摩根會主動請纓去機場給艾德琳一個“驚喜”。他雖然有很多的裝修經驗,但是所有的房産裡的書加起來,都湊不夠瑞德這裡的十五分之一?
還好,羅西本着他有錢他歲數大的優勢,大手一揮,拯救了每一個前來幫忙搬家的人。
所以,即便艾德琳臨時“爽約”,瑞德依舊沒有休息,他很享受收拾書房的過程。
想到艾德琳在特區要待一周的時間,瑞德又選了幾本她可能感興趣的書,找了可能是加西亞送的包裝紙,把書包好。
正想着要寫一些什麼才好的時候,電話響了。
電話裡,JJ疲倦的嗓音裡滿是歉意,“抱歉,隻有我們休息是不行的。”
瑞德聽着電話裡的消息,下意識在包裝紙上寫下,“月亮在我面前,似近實遠,恰如人生中,諸多可望而不可及之物。”
等意識到寫的是什麼後,瑞德剛要塗改,電話裡JJ提醒他,“瑞德,你在聽嗎?”
“抱歉,我收拾些東西,馬上趕來。”瑞德隻得暫時把這些放在一邊,他得在混亂的箱子堆裡,最快地找到幾件換洗衣服。
“不用,案子就在特區,等會兒我開車經過你家樓下的時候捎上你。”JJ心裡總有些不太好的擔憂,但她更怕說出來擔憂就會變成真實。
隻是,存在一些擔憂的不僅僅隻有JJ。
霍奇站在案發現場,看着角落裡的兩個小孩,尤其是躲在後面的那個女孩,饒是專業如他,一時都不知道該怎麼開口。
***
彼得·帕克在幾個月前被一隻蜘蛛咬傷了,然後,他的世界開始颠覆。比如自己可以違背物理常識的倒挂在天花闆上爬行,又比如之所以能做到這樣,是因為自己違背了生物學常識能從身體裡發射出——蜘蛛網?
這一切,對于一個十五歲的男孩來說,太難了。
于是在陌生的城市裡,他決定好好地放松一下。直到,他的“蜘蛛感應”發現了一個跟在他身後的人。
一開始,彼得隻想甩開對方。但他很快發現,無論自己的速度如何,對方都能保持恰到好處的距離。
終于,在一個偏僻幽深的小巷裡,彼得從天而降,刻意壓着嗓子說,“嘿,你——是你?”
主動送來的頭套,不摘就沒道理了。艾德琳摘下男孩的頭套,“怎麼真是個小毛孩?”
掉馬危機中的彼得想要跳開,卻發現自己被死死地按着,他驚訝地看向對方,“難道你也是?”
“你認識我?”艾德琳想着剛剛男孩說的那句話,她怎麼對對方一點印象也沒有的,一番搜索後,“你是中城科技高中來參加學術十項全能比賽的,彼得·帕克?”
“我以為晚餐的時候,你沒在意我和奈德呢。”彼得的确沒想到,晚餐時全程沒擡頭的女孩居然記得了自己。
艾德琳沒讓這個善意的誤會延續下去,“我的确沒在意,你知道自己在做什麼嗎?你知道一個晚上有多少個監控探頭有可能拍到你嗎?”
“你還沒說,你叫什麼名字呢?”彼得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