倉橋唯放目遠眺這個南國氛圍強烈的半島城市。
說是城市其實并不太恰當,比起東京更有田野山村的氛圍。
地面最高點是覆蓋一層草地的高山。毛茸茸的綠色,火山口凹陷下去,宛若被神明大人偷吃了一口的抹茶布丁。
山腳和海岸線之間擺着整整齊齊的住房,海水和草木的味道混雜在一起,空氣鹹鹹的。正值花火大會前的旅遊旺季,漁船也頻頻出航趁海洋的寒暖流交彙之際來個大豐收。
因此哪怕是下雨天,路上的人流也相當密集。
她打算先去海岸的吊橋那裡走走,看看能不能碰到雨女“在橋邊徘徊”的情況。
“親愛的~快來!”
路邊有很多拍照的情侶和外國人,倉橋唯繞過那些人避免入鏡,卻被前方的長隊堵住,隻能盯着『注意野豬!』的告示牌跟随人群緩慢移動。
“美月,你走太快了,小心感冒。”
一對情侶中的男性跑到一旁氣喘籲籲地停下,跑的過程中把傘舉高以防雨水濺到他人。
而路邊終于等到人的女性扶住自己的草帽,蹲下來欣賞路邊的風景:“你看這些花,它們好漂亮。”
“是繡球!果然還是要雨天來拍照啊。”
男性将傘交給女性,調試戴在身上的相機,一邊贊歎一邊拍照,将這份美麗留做紀念。
藍白錦簇,引人矚目。
“親愛的,你看這個紫色的小花是什麼?”
“應該是是朝顔。”
“不過它不應該隻在早上盛開嗎?”
看到鏡頭裡出現了有些熟悉的紫色喇叭形狀小花,他第一反應是《源氏物語》裡提到的的“朝顔。”
站在兩個人旁邊的老爺爺聽到輕笑了一聲:“小夥子,這不是朝顔。”
“是夏堇。”
周圍沒有濕漉漉的人,也沒有看起來比較異常的美麗婦人,于是倉橋唯也向幾人所說的花朵看去。
花朵的枝莖細直,花瓣是一種偏向黑色的紫,像靜谧的夜晚,深邃而神秘,卻有一種向着陽光努力生長的感覺。
“這兩種花雖然外表很像,但是夏堇看上去更穩重,也能夠忍耐更高的自然溫度。”
“你又開始了,老頭子。”
老爺爺身旁的老奶奶見狀語氣像是責備,更多的是帶着無奈的笑意。
“您是園藝師嗎?”
“隻是個喜歡培育花園的老頭子罷了,不用太在意我的話,可能有點唐突了。”
“我們覺得很有趣!感謝您告訴我們這些知識。”
“爺爺奶奶,你們願意幫我們拍張照片嗎?”
男性并沒有為老爺爺的插話感到不快,而是禮貌地向兩個人提出請求。
“剛結婚吧。”
雖然人老了,但老花匠仍舊注意到了兩人手上的對戒。
聽到這句話,男生紅了臉,“是的。”
女性則是大大方方地說道:“我們在進行蜜月旅行!”
“哈哈哈,年輕就是好,不過我的拍照水平就比不上種花來得熟練了。”
“沒事的爺爺。隻要留下紀念,無論是怎樣的照片都彌足珍貴。”
“小夥子你這麼說,我也不好拒絕了。”
“謝謝爺爺!”
“看這裡,3,2,1。”
“Cheese!”
一個害羞一個開朗,兩人卻都帶着笑容,于花群簇擁中十指相扣。
滿頭白發的老爺爺笑眯眯地拿着相機給兩個人照相,老奶奶在開心地圍觀。
相機塑造出時間的一面鏡子。
一邊是執子之手的相遇,一邊是白頭偕老的陪伴。
此情此景,令注意到的人不禁為四人空出一段距離。
“哎呀,還是糊了。”
老爺爺看了看自己拍出來的照片,拍了一下腦袋。
“沒事!拍的很好!謝謝爺爺。”
男性看了看照片,盡管将遙遠的山峰、繡球花叢、人物這些美景和關鍵主體都拍到了,卻避免不了遠處背景裡的遊客出現在鏡頭裡,光是花叢中一把紅色的傘就能将畫面喧賓奪主。
“我們來張合照吧!”
女性不在意照片拍的糊不糊,開心地邀請兩位老人同他們一起留下紀念。
“可以嗎?把我們兩個看起來不怎麼浪漫的老家夥拍進蜜月旅行的照片裡。”
“當然可以!我的爺爺應該和您年紀差不多!他天天都在說【老頭子就不能浪漫了嗎?】。”
頭發花白的老人聞言笑呵呵地擡起頭,環視一圈,和倉橋唯對上視線。
“......”
她大概知道接下來會發生什麼了。
“小夥子,能幫個忙嗎?”
另外三個人向這邊看了過來。
雖然明白有咒具的作用四個人應該看不出什麼破綻,倉橋唯聽到【小夥子】這一稱呼還是有一些心虛。
頂着黑發少年的臉留下什麼“不熱心幫助他人”的壞印象可不太好。
“可以。”
她将傘夾在手臂底下,接過老人手中包着保鮮膜的便攜式數碼相機。
相機的屏幕并不大,上方顯示着電量和存儲空間,下方是當前的日期時間:
【012—0203 2005 7 4 1:36PM】。
屏幕外有按鍵圓盤,左按是切換到微距模式,右按是閃光燈,最上方的T和W鍵可以放大縮小鏡頭。
“按側上方那個按鈕就可以拍照了!”
男性以為倉橋唯不知道怎麼使用相機拍照,用手指做了一個【按下去】的手勢提醒道。
“謝謝。”
但她隻是第一次使用這個型号的相機,有點好奇。
看了看背景裡的遠方遊客,倉橋唯蹲下身,将相機的視角向上偏移,确保遠處的山峰在鏡頭内部,随後打開閃光燈進行對焦,一邊對焦一邊提醒四人:“我開了閃光燈,倒數到3的時候請不要眨眼。”
“好。”
“3,2,1。”
“Cheeese!”
白光一閃,畫面定格,倉橋唯走了過去,将照片給幾個人确認。
“哇——”
看到照片的女性發出了贊歎。
“拍的好好...”
男性看了之後也進行肯定。
還是那座山,人,路邊的繡球花,但遠處的遊客卻沒了蹤影,讓四人成為照片的主體和風景相得益彰,光線也變得明媚。
“這是怎麼做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