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姐打來電話的時候,陶溪正打方向盤拐向去往火車站的路上,“喂?”
“到哪兒了?下班了嗎?”姐姐帶着冷感的聲音傳來。
“下班了,正在回家的路上。”
“今天這麼大的雨,直接回家,别再跑到火車站那條路上接人了,聽到沒?我聽人說隔壁村的那條河都快滿了,這種天别出去亂跑送人,咱家不缺那幾十塊錢。”
“……知道,再有一個小時我就到家了。”平時隻要半個小時的車程,這種天氣陶溪也不敢開得太快,隻能估摸着說了個時間。
聽着陶溪猶豫的語氣,憑着自己對他的了解,陶竹青哪裡還聽不出貓膩,“你不會又去火車站了吧?哎你……”
“沒有沒有,”陶溪打斷姐姐,“開車呢,姐,我先挂了哈。”
立即挂斷電話,陶溪長長吐出一口氣,看着不遠處的火車站,滿腦子想的是來都來了,就去看一眼。
有人接上就走,賺個油錢,沒人也不耽誤直接回家。
陶溪的運氣不錯,出站口站着幾個人,可能是因為接連幾天的大雨,人不多。
通往縣城的路都淹了幾條了,平時大排長龍的出租車倒是少了很多,但相比稀稀拉拉的乘客,顯然還是車多人少,更别說路邊還停着好幾輛等着捎人的私家車。
看到拖着行李的行人出來,各路司機立刻将車子湊上前招呼,頓時,雨幕裡更熱鬧了。
陶溪視線掃過去的時候,第一眼就注意到了人群中央的男人,目測将近一米九的身高,簡單的休閑襯衫和牛仔褲,藍色的雨傘撐在頭頂,遮住了大半面容,隻露了一個線條優越的下巴。
“有種人,隻是安靜地立在那裡,一切都将淪為陪襯。”
前幾天看到的一句話突然出現在腦海中,而這是作者對書中主角的描寫,陶溪第一次将三次元和二次元建立聯系。
那道身影就像是雨夜裡明燈,吸引着陶溪的視線。
就是他了!
一邊想着,陶溪一腳油門将車插進了衆多綠油油的出租車中間,搖下車窗,隔着厚重的雨幕揚起一張笑臉:“帥哥,去哪兒啊?要不要捎你一段?”
頓了下,陶溪又加上一句:“我比他們都便宜。”
藍色的雨傘動了動,陶溪清晰的感覺到對方投在自己身上的視線,于是嘴角一扯,笑得更加燦爛了,“送到家。”
好半晌沒有動靜,雨水落進車裡,打濕了副駕的座位,陶溪也不急,就那麼靜靜等待對方的答複,好像笃定對方會答應似的。
最後,陶溪赢了,不過和他預想的不太一樣。
“我們兩個人。”
男人的聲音和陶溪預想中的一樣低沉好聽,“沒事,上車吧。”
砰砰兩聲車門撞擊聲之後,車子穩穩地開了出去,這會兒的雨下得更大了。
“你們要去哪兒?”陶溪忍不住的又瞥了眼後視鏡,與一雙略帶冷意的視線對上。
“青柳鎮主街道紅綠燈路口西側超市,”窸窸窣窣一陣之後,男人旁邊坐着的圓頭圓腦的青年搶着說道,“麻煩把我們送到那裡放下就行。”
“你們不是本地人吧?第一次來?旅遊還是探親?”
“旅遊,我們是來旅遊的。”青年略顯局促的道。
綠州市雖然隻是一個縣級市,但曆史悠久,前幾年規劃成旅遊城市,外地遊客很常見。
“旅遊住在鎮子上可不方便,景點都在市裡,雖然青柳鎮算是綠洲市的郊區,但和開發的幾個景區一個南一個北,你們确定要去青柳鎮?”
作為一個土生土長的本地土著,陶溪身覺有義務給每一位上當受騙的遊客指點迷津。
“嗯,我們了解過,我哥這人不喜歡那種人工景點,所以才租了鎮子上的農家院,入鄉随俗才是真正的旅遊嘛!”
“呵呵呵,确實,”這話一聽就是托詞,不過陶溪也沒拆穿,視線再次掃向後視鏡,原本半眯着的眼睛倏地張開望來。
陶溪被寒潭似的目光冰了一下,眉頭微皺。
好警覺!
如果不是職業養成的習慣,這人的六覺多少有點問題。
出于一個中醫的職業習慣,陶溪想仔細觀察一下對方的面相,許是陶溪多次探視的目光太露骨,對方微微側開頭,加上車内光線昏暗,最後陶溪隻看到了幾縷碎發和遮擋住大半張面容的藍色口罩,隻得無奈作罷。
但從對方擰緊的眉頭,陶溪還是看出了疲累,倒是另一邊的小青年,興奮地看着窗外的景色,一路上手機都停下,不時傳來拍照的咔咔聲。
這麼大雨,也不知道拍到了什麼!
不過,現在的大城市的帥哥身體都這麼虛的嗎?
接下來的路程,陶溪知趣的沒再開口,半小時後,車子在超市門口停下。
“到了。”
“謝謝,多少錢?”說着小青年舉着手機一副準備掃碼付錢的架勢。
陶溪略一斟酌,報了個數字,“60。”
“好,轉過去了,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