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溪猛地從床上坐起,一臉震驚的看着手機屏幕,但想到這是工作人員發過來的消息,陶溪重新将自己摔回床上。
斟酌片刻,開始輸入--
陶溪:“你們是在收集閱讀反饋嗎?”
陶溪:“當時剛看完,隻是有感而發,沒什麼參考價值。”
雖然時間很久了,但陶溪記得很清楚,他發完那一條評論之後,被很多人追着噴了很久。
幾秒鐘之後,
蓑翁:“沒關系,洗耳恭聽。”
回憶了一下當時的心境,陶溪繼續輸入--
陶溪:“作為手藝人,也是非遺文化傳承者的主角一,空有一身雕刻的手藝卻窮困潦倒,被人看不起,在遇到商人的主角二之後,在對方的幫助下,從賣出第一件作品開始,一步步将自己的作品送進拍賣行,辦展,最後成為衆人追捧的對象。”
陶溪:“主角二也在這一系列事件的發展中,經曆背叛,事業王國一夕垮塌,然後在主角一的扶持下,另辟蹊徑,抓住市場的風口,建立新的事業帝國。”
陶溪:“我承認蓑翁大大的文筆很好,着墨更多的也是圍繞在主角兩人的事業線,比如非遺文化面臨的困境,市場角逐下個人能力的渺小,資本控制下明珠蒙塵的無奈……”
陶溪:“但也因為對現實刻畫的太過用力,我總有種感覺,蓑翁是用了拟人化來講故事,主角一身上體現的更加明顯,他就是蒙塵的明珠,是我們沒落不被珍惜的傳統手藝文化,而男二就是現代資本,也可以說現代資本控制下的市場。”
陶溪:“資本在造神,而主角也隻是足夠幸運,被看中了而已。”
陶溪停下輸入的動作,眼睛一瞬不瞬的盯着屏幕。
許久,對話框中都沒再出現新的内容,而最上面那句“對方正在輸入……”卻一直沒有變過。
時間一分一秒過去,陶溪以為内容會很多,可當新消息跳出來的時候,意外的簡短--
蓑翁:“謝謝你的解讀。”
蓑翁:“你最喜歡哪一本?”
費盡心力的巴巴了那麼多,結果就得到一句簡單的謝謝解讀,陶溪有一種一拳砸在棉花上的無力感。
他想知道自己的想法是不是正确,對面雖然不是蓑翁本人,但和蓑翁一起工作的人肯定是最了解對方想法的。
陶溪:“我是不是說錯了?”
這次對方幾乎是立刻就發來了回複--
蓑翁:“個人的感受沒有對錯。”
陶溪無語。
蓑翁:“你還沒有回答我剛剛的問題。”
存了些許失落和怒氣的陶溪,再開口沒了一開始的小心翼翼。
陶溪:“《末日》和《漁船》,這兩本我都很喜歡。”
蓑翁:“為什麼?”
陶溪:“個人感受和個人喜好而已,沒有理由。”
看着對話框裡的内容,網絡另一端的秦涵景微微勾唇,腦海中閃現陶溪憤憤不平用力按着屏幕的模樣。
秦涵景剛要說話,對話框頂端突然又顯示“對方正在輸入……”
停下手上的動作,秦涵景靜靜等待。
陶溪:“《末日》是以核污水排放為起點的末世文,雖然整體基調偏向灰暗的絕望,但人類面對末世時的堅持和努力,人性的碰撞,讓人動容。”
陶溪:“開始以為是一念之差的巧合,最後謎底揭開,卻全部是有迹可循的個人選擇。”
陶溪:“主角一作為人類守衛者,主角二作為被感染者,可能唯一的一念之差,就是主角一在第一次遇到主角二的時候,明明理智告訴他正常人類不可能出現在那裡,可他還是放過了對方。”
陶溪:“一念之差的善念也直接影響了人類最後的結局。”
陶溪:“我喜歡絕望環境下人性中依然存在的那一抹善意和溫柔。”
看着一條一條的信息跳出來,秦涵景屏住呼吸,仿佛害怕驚擾了對面的陶溪。
如果說對于《黑紅》的理解,陶溪做了一份完美的閱讀理解答卷,發現了作者更深層次的用意和目的。
那麼對于《末日》,陶溪則看透了他寫這篇文的初衷。
秦涵景顫抖着手指,幾乎是迫不及待地輸入一行字--
蓑翁:“《漁船》呢?”
看着新蹦出來的消息,陶溪皺眉,怎麼還沒完了?
陶溪:“《末日》是幻想的浪漫和溫柔,《漁船》就是現實的殘酷和堅守。”
陶溪:“老漁船主兩個兒子,大兒子明明從小優秀,是标準的别人家的孩子,小兒子說聲混不吝都不過分,可老漁船主卻偏偏選擇了小兒子繼承漁船。”
陶溪:“因為他知道,小兒子這樣的壞孩子才能在這艘漁船上活下來。”
陶溪:“不光要活下來,還要從對手手裡撕下一塊肉,連皮帶血的拆解入腹。”
陶溪:“漁船面臨最大風浪的那一天,35年8月23号,現實中那一天咱們國家的軍艦應該扔出了幾顆花生米。”
陶溪:“至于性格溫良的大兒子,一路碩博,後來将先進的儀器武裝這艘漁船,最後殊途同歸。”
秦涵景注視着屏幕上的文字,姿勢久久沒有變過。
另一端的陶溪感覺自己做了一晚上的閱讀理解,被人牽着鼻子走了這許久,誰還沒點小脾氣!
陶溪:“你腎虛好點了嗎?”
心情瞬間舒暢了許多,陶溪關機睡覺,沒看到對方傳來的消息--
蓑翁:“腎虛的另有其人。”
蓑翁:“我是蓑翁本人。”
許久沒收到回複,秦涵景重新找到陶溪的那幾條評論,依次點贊之後,在院子裡站了許久,目光始終落在一牆之隔的某個房間。